近日,關于鎘超標大米的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其實,早在2002年,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就曾對全國市場稻米進行了安全性抽檢。結果顯示,稻米中超標最嚴重的重金屬是鉛,超標率28.4%;其次就是鎘,超標率10.3%。那么,我們食用的大米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請看專家解讀——
鎘一直穩定地存在于大自然中,與人類相安無事。是人類的工業革命將安靜的鎘發掘出來,成了一個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多面手”:塑膠、電鍍金屬外殼、顏料、油漆、染料、電池,還有核子反應爐的原件,都可見到鎘的身影。但是,鎘并不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而是動植物的一大殺手。1912年,日本富士山地區煉鋅的金屬公司已經開始發生鎘污染,但在40多年后,鎘中毒患者才得以確診。
鎘對身體危害最嚴重的是結締組織損傷、生殖系統功能障礙、腎損傷、致畸和致癌。最新研究成果還表明,鎘能引發人類乳腺癌。
人體不易吸收 水產品超標更嚴重
水稻是對鎘吸收很強的大宗谷類作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被污染了,谷物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并富集鎘。稻田中的鎘從哪里來的呢?一是工業廢氣中的鎘伴隨著粉塵隨風擴散,經過雨淋和自然沉降進入土壤。二是未經處理或處理不達標的工業廢水中的鎘隨著污水灌溉進入土壤。另外,施用含鎘元素的化肥或施肥不妥,以及長期施肥、大量施肥,都會加深土壤對鎘的沉積。
新生兒體內無鎘,鎘都是后天通過外界環境進入人體的。我們應該了解,鎘并不容易被消化道吸收,人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鎘只有1%~5%被胃腸道吸收,所以食用鎘污染大米僅僅是機體攝入鎘的一種可能,要大量長期食用才會導致慢性中毒。
有數據表明,水產品和動物腎臟的鎘超標比例要比大米高得多,有這兩種食物偏好的人將存在更大風險。現有文獻還指出,蔬菜可能也是人類鎘暴露的主要來源。雖然同一植物在不同類型的土壤中生長,但同一類植物的不同品種,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鎘富集程度都會有很大差異。由于蔬菜可食部分具有更大的生物量,一般情況下,食用蔬菜也可能引起較高的鎘暴露風險。
煙草也富集鎘 煙霧中一半鎘被吸入
鎘還可以通過空氣、皮膚進入人體內。空氣中鎘含量很低,由空氣攝入的量不高。但是居住在電子垃圾污染區的孕婦,妊娠期常在街區活動,就可能導致原本應該無鎘入世的初生嬰兒,剛到這個世界上就背負了鎘負荷。
吸煙是吸入鎘的一大渠道。煙霧中近一半的鎘都會被人體吸入,最終大約有30%會被人體吸收,這個數值是經消化道吸收的6倍。每抽一包香煙至少會有約2微克的鎘吸收進入人體。煙草和稻谷一樣,也是富集鎘的。生長在鎘污染土壤中的煙草制成的香煙,攝入量還會成倍增加。與煙相比,酒還算不錯,就算其中有鎘也主要都到了酒糟里。不過話說回來,到了酒糟里也就是到了豬肉里。最終還是人類接最后一棒。
另外,當心不要用鍍鎘容器貯藏酸性食物。還要提醒愛美的女士們,盡管鎘對皮膚的穿透力并不好,但是長時間佩戴含鎘的手鏈、項鏈等劣質飾品,對身體也是不利的。還有孩子那些色彩鮮艷的玩具,也要注意鎘污染的問題。美國有9個州已經或正在考慮立法限制兒童產品中的鎘。有些藥材因為生長土壤和自身富集的原因,也會被鎘污染。
避免環境鎘污染 個人也能有作為
聯合國國際環境規劃署和國際勞動衛生重金屬委員會把鎘列為重點研究的環境污染物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則將其作為優先研究的食物污染物源。這些年中國政府在這方面的科研投入也很多,但是還期待著進一步的研究。比如說鎘沉積在體內,半衰期可以長達40年,但現代醫學還沒有妙手回春的好方法。比如說鎘污染土壤的治理,也還不能規模化應用。
目前,含鎘的食品若不借助儀器檢測,肉眼不能識別。對于個人而言,食物的多樣化、戒煙、不去大氣污染嚴重的區域都是很好的規避措施。另外,減少鎘污染還應該從我做起:至少我們可以要求自己盡量購買環保電池,使用了含鎘電池應集中回收,不要隨便丟掉。
大米含鎘會怎樣
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主任 郝鳳桐
據報道,重金屬鎘正通過污染土壤侵入稻米,中國多地市場上約10%大米鎘超標。我國65%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稻米中重金屬污染將取代農藥,成為主要公共衛生問題。
鎘污染比較普遍 對動植物都有影響
鎘在常溫下為銀白色或略帶藍色光澤的軟質金屬。自20世紀初以來,鎘的產量及用途不斷增加,全世界每年向環境中釋放的鎘達3萬噸,其中82%~94%會進入土壤中。
近年來在我國由鎘等重金屬引起的土壤污染問題已有較多報道。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對南方某省鎘污染水灌溉導致的污染地區所做的研究表明,大米鎘含量超標率為71.69%,肉禽蛋類未超限量。2005~2009年對南方某省食品鎘污染情況進行的調查,鎘的檢出率為64.4%,超標率為7.3%;鎘超標食品涉及糧食、水果、食用菌、水產品、動物內臟等,說明在一些地區鎘污染情況比較普遍。
研究證實,土壤中鎘超標可能對農作物和人體都會帶來危害。因此在制訂環境質量標準中,需要考慮鎘對植物生長產生毒害作用的閾值,以及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閾值。研究結果顯示,植物毒性臨界值一般高于人體毒害臨界值,也就是說在未顯示出植物生長異常的土壤鎘含量的情況下,也許已經對人體造成了傷害。
鎘會損害多系統 但短期不會顯現
曾發生在日本富山縣的“痛痛病”,是鎘環境污染進而導致人體慢性鎘中毒的典型案例。鎘及其化合物可經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長期接觸一定劑量的鎘主要導致腎臟損害,造成鈣、磷和維生素D代謝障礙,進而造成骨質軟化和疏松,嚴重者極易發生病理性骨折。流行病學研究提示,慢性鎘中毒者可能出現神經、免疫、生殖系統損害,以及腫瘤高發。
現在,臨床中能夠確認的環境污染所導致的慢性鎘中毒病例仍屬個案。由于衛生標準的制定需要安全系數方面的考慮,以及人體內在的代謝能力,所以短期攝入鎘超標食品并不意味著傷害會立即顯現。
目前環境鎘污染帶有顯著的地域性,城市居民由于消費大米來源多樣化,且城市的食品安全監測體系相對完善,所以面臨顯著鎘污染威脅的人群當屬在污染地區自己生產、自己消費的群體。
鎘污染的現實威脅在于土壤一旦被污染,恢復到無污染狀態則需要很長時間。另外,目前醫學的發展還沒有特效的解毒藥物可供使用,而進入人體的鎘生物學半衰期長達10~30年。鎘污染的現實威脅還在于,污染的食品不僅局限于大米。所以,應對環境鎘污染的有效手段,依然是預防為主。
覆蓋有實驗室培育的牛細胞的大米可以作為可持續食品系統的新型食品成分。韓國延世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米粒上涂上魚明膠和食品級酶,作為牛成肌細胞和脂肪組織源性間充質干細胞(adMSC)的支架,合成含有有組織的肉......
在2月14日發表于《物質》的一項研究中,大米被用作培養牛肌肉和脂肪細胞的“支架”,從而產生了一種可食用的牛肉-大米組合,它可以像普通大米一樣烹制。粉紅色的“雜交”牛肉-大米。圖片來源:韓國延世大學韓國......
據京東超市發布的名為《2023糧油調味線上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1月到9月,京東超市銷售的糧油調味成交額比2019年同期增長大幅增長,其中,南北干貨、調味品、方便食品的成交額增長幅度都超過一倍......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金健米業(600127)、北大荒(600598)、蘇墾農發(601952)、東方集團(600811)等等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大米產量;中國大米消費量1、中國大米產量小幅波動變化從大米的......
大米是大部分亞洲人的日常主食,但食用受污染的大米卻有可能帶來健康風險。日前,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團隊表示,通過建立一種在全球范圍內量化無機砷(iAs)流量和嵌入式健康風險(EHR)的方法......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研究員吳正巖、副研究員張嘉團隊與東華大學教授蔡冬清合作,利用煙草廢液和廢鐵渣為原料制備出鐵基碳微球,為鎘污染水體和土壤的修復......
我國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控刻不容緩。安全利用在污染(尤其是輕微污染)土壤中產出安全的農產品,是我國當前階段農田污染的重要治理策略。《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我國的安全利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與時間截點,但......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生態中心在讀研究生孫碩在導師莊萍副研究員的指導下,開展體內外試驗揭示飲食策略能降低大米中鎘的生物有效性。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上。據悉,這是國內第一次關于膳食成分......
現行國家標準《糧食、油料檢驗碎米檢驗法》檢測儀器較貴、時間長、速度慢,不適用于大米生產過程中碎米含量檢驗與控制。碎米含量快速檢驗法可有效解決這些問題。1實驗原理根據大米生產過程中碎米含量誤差小于土2%......
本世紀初以來,大米汞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全球居民關注的新議題。自水稻富集甲基汞的現象在中國貴州萬山汞礦區被報道后,食用大米被證實為汞礦區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徑。作為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大米的汞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