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7-09 14:41 原文鏈接: 博士培養改革:從“延時”動刀

       ●推行四年基本學制不是簡單地延長一年,而是要調整和豐富培養環節的結構性元素。

      ●申請考核制把評價和考核的權力交給各院系,是日后全國范圍內博士生培養體制改革的方向。

      7月3日,是北京某“985工程”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曉希離校的日子。被本校某專業錄取、即將繼續讀博的她剛回到家,還沒有來得及享受許多同齡人已經沒機會享受的暑假,爸爸的一句嘮叨就破壞了她的愉快心情——“以前是三年,現在又說要讀四年了。”

      在決定讀博之前,曉希就知道自己專業的學制是四年。不過,之前只是在少數高校的部分學院部分專業進行試點的博士生四年學制,在教育專家們看來,似乎將要作為博士培養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而推廣開來。

      6月下旬,中國人民大學發布《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綜合改革若干要點》,宣布自2016級博士生開始,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生基本學制將從三年延長至四年。而在此之前,廈門大學、北京大學以及中國人民大學都已經開始了博士生學制改為四年的探索。

      博士生培養周期延長一年,人才培養單位為什么要這樣做?此舉又會為博士生培養帶來哪些影響呢?

      三年博士多延期

      “雖然目前國內的博士生學制普遍為三年,但是,事實上延期畢業的學生很多。尤其是理工科領域的博士生,相當一部分學生無法如期畢業。”華東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侯定凱說。

      因此,他認為,培養單位把博士生學制從三年延長到四年的做法,與其說是一種探索,倒不如說是對如今博士生普遍延期畢業的現狀的一種承認和肯定。

      此前,根據媒體所報道的數據,近年來華東師大能在三年時間內完成博士學業、順利獲得學位的學生只有30%左右。而根據教育部的統一規定,通常博士生的學籍可以保留六年時間。侯定凱補充道,現行《高等教育法》規定,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業年限為3~4年。制度本來是有彈性的,現在更關鍵的一點是如何從招生、培養過程去把關質量。

      新浪微博上著名的博士生分享平臺“PETD亞洲善待博士組織”曾刊登過這樣一則投稿:網友手書一段化用的經典古文——“庭有枇杷樹,博一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落款為“一個延期博士的自白”。雖然這是博士生的自我調侃之作,卻也折射出了博士延期的現狀。

      在現實中,博士生申請延期的原因多種多樣,卻也都不難理解。

      “博士不同于本科、碩士,畢竟年齡較大,因此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生活問題,例如結婚生子,牽扯他們精力的雜事比較多,自然也會影響到他們的修業時間。另外,一些學校規定博士論文答辯前必須完成頂尖期刊發表論文的任務,這也給學生很大的壓力,會導致畢業時間的延后。

      在微博等網絡平臺上,不少博士生都“吐槽”了自己的延期情況。其中,有的人是沒有達到畢業要求,例如發表文章的數量不夠等。但也有部分博士生控訴自己的“老板(導師)”,稱導師“嗜好延畢學生”“壓榨勞動力”,認為是自己在實驗室里表現不錯才被導師出于私心留下繼續干活的。

      從有選擇到沒選擇

      應該說,博士生學制由三年變為四年,雖然可以被視為對延期畢業情況的規范化、制度化,但是,高校出臺這樣的政策還是會給學生、家長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曉希的爸爸就是個例子。

      “事實上,我爸對我讀博的決定不是特別支持,但也尊重我的選擇。盡管我跟他解釋過讀博需要四年這件事,但他還是對多出來的一年耿耿于懷。”曉希告訴記者,起初父親不同意,勉強同意后,得知原來女兒要讀四年而非他認為的三年,在博士復試的那段時間里仍然表達過還是希望女兒直接就業的想法。

      不過,決定投身學術的曉希對學制延長卻沒什么意見。她向記者分析道:“即使還是三年制的博士,我也可能延期,比起美國、日本一些高校的人文社科博士生,四年的時間并不算長,他們的博士讀上六、七年,乃至十年都不稀奇。”

      畢竟,延期畢業可能是部分學生由于自身原因作出的主動選擇,希望且達到要求的學生依然可以在三年內如期畢業,但當學制調整為四年時,相當于所有學生都“沒得選”地延期了一年。對于這樣的變化,有的人情愿,比如曉希,同樣的,也有人就此表現出猶豫之意。

      對此,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鄭若玲表示:“讀博的時間成本多了一年,學生的選擇就會更慎重。”

      她表示,盡管目前我國博士生的培養規模已經非常大,但是博士生的培養質量卻不容樂觀。因此,學制延長會使得之前可能存在的希望在短期內“混”一張博士文憑的學生對讀博心生退意,這樣一來,可能會過濾掉一部分這樣的學生進入讀博的行列。

      “無論延長學制改革是否有把這類帶有功利色彩讀博的同學‘趕出去’的初衷,但客觀上的確會在這方面起到一定作用。”鄭若玲說。

      如何用好這一年

      在采訪中,專家們也向記者表達了對此番博士生學制改革的關注重點,那便是,學制延長一年后,相應的博士生培養方案會作出哪些改變,多出來的這一年時間該怎么用。

      侯定凱說:“如何利用好延長的這一年時間特別重要,應當真正對學生有幫助。事實上,如果不是整體上重新設計4年的培養計劃,只是讓學生在實驗室里為他們的導師多做一年工,那意義就不是很大了。”

      對于中國人民大學以后所要招收的四年制博士生來說,他們四年博士生涯中的半年或一年,可能會用于出國學習。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吳曉求對此有一番解釋。

      他說:“推行四年基本學制不是簡單地延長一年,而是要調整和豐富培養環節的結構性元素。”而吳曉求提到的第一個重要的結構性元素就是創造條件讓博士生在校期間有半年到一年出國聯合培養的學習經歷,從而“拓展國際視野,提升學術研究的國際水準,培養博士生在東西方兩個平臺自由行走的能力”。

      學校為學生創造更多、更好的學習資源當然值得鼓勵,但是,我們也應當意識到,延長學制本身也許會造成導師資源的緊張。這是身為高校教師的侯定凱特別向記者提醒的。

      “這其中的邏輯也很簡單。對于導師來說,博士生學制為三年時,他同時需要指導三屆學生,延長一年后,他就需要帶四屆學生。對于導師來說,這增加了他的責任和壓力。”他分析道。

      值得肯定的探索

      提到博士生培養改革,就不得不提到伴隨四年制博士生培養而來的申請制。這被教育專家視為改革的一大亮點。

      自2012級博士生起,北京大學開始在部分院系試點博士生招生的申請考核制,由院系對遞交入學申請的學生進行篩選,合格者再接受能力測試。換言之,申請者不再需要參加全國統一的博士生入學考試。近年來,除北大外,廈門大學等試點院系也是通過申請考核制選拔博士生。博士生招生的申請審核制也是人民大學改革的重點之一。

      吳曉求說,這是為了“選拔有學術理想、學術興趣濃厚和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型人才,避免用同一標尺和僵化的考試方式去衡量所有的考生”。他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希望根據學科特點和導師、學院意愿,在部分學院推行博士生招生的申請審核制,強調對博士生科研潛力、已有科研成果和未來科研設想的考察,突出學院和導師在博士生錄取工作中的學術評價自主權。

      身為博士生導師,鄭若玲對申請考核制的情況較為了解,也十分贊同。最近,她正在開展的一項研究課題,也正是關于博士生招生的“申請考核制”招生方式改革的。為此,她走訪了廈大正在試點改革的部分院系的博士生導師。

      “參加全國統考的話,英語這一門單科成績有‘一票否決權’,會把一些有學術潛力的學生拒之門外。”鄭若玲說,但是,語言能力并不等于學術能力,“因此,很多時候我們招進來的博士生是外語專業的畢業生。”

      在她看來,申請考核制把評價和考核的權力交給各院系,是更為科學的做法,也是日后全國范圍內博士生培養體制改革的方向。

      在拜訪了多個試點院系的教師之后,再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鄭若玲認為,目前通過申請考核制進入廈大的四年制博士生,與以往的博士生相比,在學術表現上的確相對出色。“也許,在學習時間延長的前提下,還愿意讀博的學生,相對更愿意潛心學術,也更耐得住寂寞吧。”她分析道。

      至于有人可能會擔心的院系教師擁有招生權力而導致招生腐敗的問題,鄭若玲解釋,申請考核制也有相應的制度保證其公平性,“鮮有教授愿意拿自己的學術聲譽冒險,而且,大費周章招收一些不合格的學生,對導師也是個很大的麻煩事。”

    相關文章

    中國科協青托工程專項計劃首批托舉3000余名博士生

    記者4日在此間獲悉,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首批入選3226人,他們將在拓寬學術視野、增強學術鍛煉、加快學術成長等方面獲得專項培養,托舉期為2025年1月至2026年12月。中國科協于2......

    明晰博士生“進站”意愿,避免博士后成“博士候”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博士后隊伍建設,并相繼出臺了多項相關政策文件。比如,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發布,明確提出要推動高校將博士后作為教師重要......

    中國科協開展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試點開展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博士生專項計劃的通知科協辦發組字〔2024〕22號各全國學會、協會、研究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各有關高校科協:為深入貫徹黨的......

    學制延長成趨勢,專業碩士培養如何提質

    “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學制延長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別敦榮告訴記者。之所以形成這個結論,別敦榮表示,是由于近幾年密集的高校學制調整。近日,廣西師范大學發布公告,將2025級部分專業碩......

    大規模擴招后,博士生教育面臨三大挑戰

     ■郭英劍近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了最新一批博士學位授權點名單,引發了學界與社會有關博士生擴招的熱議。事實上,早在202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與教育部印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

    湖南學子在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賽中摘20金

    8月20日,第33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在廣州閉幕。來自30個省區市代表隊的577名隊員參賽,共產生金牌獲得者150名,銀牌260名,銅牌167名。據了解,該競賽總分前50名同學,將進入國家集......

    優化培養模式構建合理的博士生考評機制

    博士研究生作為我國人才培養的最高層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結合點。近年來,我國博士生招生規模繼續呈擴張趨勢,截至2023年在校博士生已達61.25萬人。然而,與之相隨的是博士生延期畢業率居高不下,......

    提升博士生培養質量,難點如何突破

    編者按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最高層次,是衡量一個國家教育競爭力的關鍵標志,也是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的主渠道。近期,圍繞研究生教育,不少高校開啟了一系列改革,無論是學制的變化、導學關系的改革還是碩博點......

    這個選擇,他們不后悔!

    編者按國家獎學金、朱李月華獎學金、中國科學院大學三好學生、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永清環保獎學金……在國科大博士生李強和陳高杰看來,優秀是追求,也是一種習慣。昔日的少年已成長為青年人才,他們追逐科學夢......

    博士生教育該如何為公共利益服務

     《洛杉磯書評》是美國一本著名的文學評論雜志,其內容涵蓋國內外的圖書評論。前不久,該刊發表了一篇題為《博士生教育的未來》的文章,作者為紐約城市大學研究生中心公共實驗室主任哈特曼與同校的人類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