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變態反應組織(WAO)統計,近30年間,過敏性疾病的發生率至少增加了3倍,目前全球總患病率已達22%。預計在20年后,工業化國家50%的人口將患上過敏性疾病。過敏,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委員王永春教授介紹說,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過敏性哮喘等。以哮喘為例,季節性過敏如不經治療,25%~38%將發展為哮喘,最終成為慢性哮喘、肺氣腫、肺心病。我國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超過20%,治療費用也占所有疾病系列的前列。
嬰幼兒過敏發生率持續增加。數據表明,食物過敏在兒童中的發病率已達5%~8%,而特應性皮炎(濕疹)在發達地區兒童中的發病率,從上世紀60年代的3%上升至90年代的10%。在中國,約1/5的兒童遭受過敏困擾,這一數字接近發達國家兒童過敏的發病率。過去10年,僅上海14歲以下兒童哮喘發病率就增加了1.53倍。
過敏是一種“文明病”,有學者研究發現,發達地區和城市的發病比例高于非發達地區和鄉村。王永春說,除了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過敏患者增多,可能與下面幾個原因有關。
1.衣食住行全面改變。過去的衣服多為棉線,如今的化纖、尼龍等材質多了,可能導致過敏。半成品、方便食品中,防腐、保鮮、著色等化學制劑都是引起過敏的危險物質。室內裝修使用的油漆、涂料、壁紙等含有復雜過敏性物質。現代社會出差、旅行機會越來越多,“水土不服”也是種過敏反應。
2.過度清潔“慣壞”免疫系統。現代人注重衛生,過度清潔使人們與微生物“隔絕”了,免疫系統得不到“實戰”的機會,抗過敏能力就會明顯下降。
3.飲食習慣和偏好改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刊載了一項研究,對比了意大利與非洲兩個村子兒童的日常食譜和腸道菌群。結果顯示,意大利孩子的飲食富含糖和動物油脂,熱量高,而非洲兒童以吃素為主,后者腸道細菌種類多樣,遠高于前者。
4.精神壓力過大。美國研究發現,精神壓力會加劇過敏癥患者的癥狀。調查發現,39%的過敏患者比正常人更容易感受到精神壓力。
防治過敏,首先要了解自己對哪些東西過敏,平時就可有的放矢,遠離過敏原。其次,春夏季遠離花粉;少吃海鮮等易致過敏的食物;家中常打掃,潮濕地區的家庭不要鋪地毯,經常清理盆栽。使用抽濕機和空調將濕度控制在50%以下,能有效減少螨蟲的繁殖。再次,學會和細菌和平相處,不要像對待敵人一樣把細菌消除得干干凈凈,適度使用消毒劑。最后,親近自然,多外出運動。經常到郊外、農場游玩,讓孩子多接觸小動物,強化免疫系統,還能緩解壓力,有助于降低發生過敏的幾率。
一、制定背景兒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讓孩子們健康成長關系祖國和民族未來,也是每個家庭最大的愿望和期盼。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提高基本生育和兒童醫療公共服務水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完善生育......
國衛辦婦幼發〔2024〕3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教育廳(教委、局)、財政廳(局)、醫保局、中醫藥局:人民健康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和內在要求。為進一步提高......
流感是人類面臨的主要公共健康問題之一,兒童是流感的高發人群及重癥病例的高危人群。為此,2024年由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兒科專業委員會牽頭,組建由包括兒童呼吸科、感染科等多個學科25位專家組成的指南工作組,......
12月3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與北京一輕日用化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輕日化”)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整合各自優勢資源,聚焦于兒童皮膚健康、營養保健及生長發育等健康產......
近年來,兒童智能手表已成為不少學生眼中的潮流必備單品。中國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兒童智能手表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當前我國5歲至12歲的兒童數量約為1.7億,大......
近期,《柳葉刀·公共衛生》發表了一項來自美國癌癥協會的研究,科學家們對2300余萬名美國癌癥患者和730余萬例癌癥死亡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34種癌癥中有17種的發病率在年輕人中猛增,腸癌、腎癌、胰腺癌......
近年來,不少父母都會隨身攜帶“哄娃神器”,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每當孩子鬧別扭,就播放他們喜歡的卡通片,或者讓他們玩游戲,以安撫他們的情緒。那么,這種方式對孩子在未來生活中情緒調節有什么影響呢?匈牙......
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用品質量安全監管,保護兒童和學生健康成長,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務院婦兒工委辦公室、全國婦聯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2024年兒童......
兒童天性好動,玩耍時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把受傷的牙齒放到牛奶里保存,這個做法科學嗎?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介紹,將牙齒放入牛奶或者生理鹽水中都可以。專家介紹,磕掉的......
兒童天性好動,玩耍時難免會有磕磕碰碰,不少家長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把受傷的牙齒放到牛奶里保存,這個做法科學嗎?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介紹,將牙齒放入牛奶或者生理鹽水中都可以。專家介紹,磕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