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8-20 17:16 原文鏈接: 蝴蝶都去哪兒了

      

    帝王蝶的遷徙

      每個夏天,雌性帝王蝶會來到北美洲北部的繁殖地,搜尋花蜜、伴侶和一種乳草屬植物,它們會將卵產在這種植物上。而且,帝王蝶還有忠實的“觀眾”。數千志愿者會定期前來觀察這種魅力非凡的黑色和桔色昆蟲,以便幫助科學家追蹤這些蝴蝶種群的發展趨勢。當然,也有人在它們南方的家園等著這些蝴蝶。現在,針對這些記錄和其他數據的最系統分析提出疑問,研究人員對帝王蝶在其墨西哥越冬地數量出現急劇下降的原因了解多少?

      冬天,墨西哥中部丘陵地帶的森林都會變成一片橙色和黑色的海洋,但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天,這種景象卻不再有。科學家曾報告,帝王蝶在森林中的棲息地面積已少至不足一公頃,這一數據創自1993年開始收集數據以來的最低值。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已經將帝王蝶種群劃在瀕危物種的“紅線”之內,并將帝王蝶的遷徙定為“瀕危生物現象”。

      近日,《美國昆蟲學協會年報》刊登了數篇有關帝王蝶的研究,讓這個問題更加撲朔迷離。一篇論文指出,雖然在過去20年里,冬季棲息地帝王蝶的數量出現銳減,但在位于美國東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夏季繁殖地區,這些蝴蝶的數量沒有出現同樣的急劇下降。還有研究人員發現,一些秋季遷徙的帝王蝶也沒有出現大量減少的趨勢。同時,一項研究推斷,這些蝴蝶產卵總量可能較少。

      其中一篇論文的作者、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喬治城大學生態學家Leslie Ries表示,這些發現“提出了一個謎題”。它們“讓我想弄清,我們是否真的掌握了有力證據,能說自己知道墨西哥帝王蝶數量銳減的原因”。而這些不確定,可能為試圖保護這些蝴蝶的環保主義者提出了問題。

      帝王蝶復雜的種群結構和生命周期可能部分加劇了問題的模糊性。每年春天,許多帝王蝶從墨西哥飛往美國東南部,并在這里產下3代中的第一代,這些后代會使這種蝴蝶總體數量上升。然后,后代在這里度過夏天,并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南部的乳草屬植物上進行繁殖,到秋天,最后一代將再次長途跋涉回到墨西哥。而其他地區的帝王蝶則有不同的遷徙和繁殖模式。

      而這樣的遷徙和繁殖周期讓人們難以掌握夏天和秋天的帝王蝶數量,但研究人員同意一件事情:在過去20年中,返回其已知的最大越冬地——墨西哥中部的高地森林的帝王蝶數量已經下降了超過90%。許多人指責稱,造成這種下降的罪魁禍首是抗除草劑農作物的種植,這些作物使得人們大量使用農藥去除野草。但尚沒有研究系統地調查這些地區的帝王蝶種群發展趨勢。

      這些新論文將有助于填補空白。其中一篇論文使用了公民科學家18年來收集的帝王蝶觀察資料。1997年至2014年間,所有歷史上的帝王蝶東部繁育地區都至少發現了若干這種蝴蝶(一些品種在遙遠的西部繁殖),這表明帝王蝶夏季種群數量并沒有太大變化。在第二項研究中,科學家分析了志愿者在1993年~2014年從數百個夏季繁殖地點收集的數據,結果顯示其種群數量沒有出現統計學上的明顯變化。

      Ries表示,這些結論與冬季數據間存在“分離”。原因是,如果乳草屬植物的減少驅動了冬季帝王蝶數量的銳減,那么夏季的數量也應該減少。

      Ries等人指出,一個可能的答案是,志愿者應當在受除草劑影響嚴重的農業區域而非在公園和保護區等受歡迎的蝴蝶觀賞區取樣。另一個觀點是,過去7~8年夏季的數據確實折射了帝王蝶數量下降,雖然在統計學上十分微弱。“如果他們有9~10年的數據,或許就能得出統計明顯的結果。”未參與這些研究的弗吉尼亞州斯威特布萊爾學院昆蟲學家Lincoln Brower說。

      其他研究人員表示,產卵研究顯示,夏季的帝王蝶也在“苦苦掙扎”。研究發現,自2006年以來,帝王蝶在乳草屬植物上產的卵的密度在下降。“這非常可怕。”明尼蘇達大學生物學家Karen Oberhauser說。

      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結果也提醒人們注意更好地理解帝王蝶在其秋季遷徙時發生了什么。其中兩項研究調查了密歇根北部和加拿大安大略湖地區觀測站收集的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14年遷徙的帝王蝶數據。安大略湖的數據顯示出緩和的減少,但密歇根的數據沒有顯著變化趨勢。其中一篇論文的聯合作者、喬治亞大學生態學家Andrew Davis表示,這顯示在遷徙過程中,帝王蝶的死亡出現在更南邊,這可能與冬季數量銳減有關。他表示,遷徙的帝王蝶面臨各種挑戰,例如捕食者、寄生蟲,甚至高速汽車。“死亡數量極大,但我們不知道具體數目。”

      這些研究將有助于政府部分和環保組織集中時間和金錢到正確的解決方案上。當前,美國野生動物保護局等機構正致力于保護或恢復乳草屬植物棲息地。“但如果帝王蝶是在遷徙過程中死去的,我不確定在遷徙之初生產更多蝴蝶便是答案。”Davis說。因此還需要保護帝王蝶遷徙路徑等其他措施。

    相關文章

    2024年上半年中國電子顯微鏡進出口盤點:進口金額破62億,出口顯著增長

    電子顯微鏡作為高精度的分析儀器,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納米技術等領域,能夠對物質結構進行微觀觀測和精密檢測。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市場對高端顯微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顯示,2......

    科學家揭示大腦估測數量新機制

    一個多世紀以來,科學家發現人們一般都很擅長目測4個及以下的物品數量。但是,面對更大的數字時,人們對數量的判斷能力就會明顯下降,估計的速度更慢,也更容易出錯。如今,科學家發現了其中的原因:大腦在評估4個......

    國外研究揭示了遷徙飛蛾的長距離飛行路徑控制

    國外研究團隊近日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昆蟲是世界上最小的飛行遷徙者,它們即使在不利的風條件下也能保持完美的直線飛行路徑。像許多昆蟲一樣,天蛾(hawkmoths)這個物種是多代遷移的,......

    遷徙候鳥在這里找到“家的感覺”

    “我的鬧鐘是大雁和天鵝的叫聲。”時下,中國北疆氣溫回升,正是大批候鳥北歸時。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市黑山頭鎮嘎密山奶牛村村民趙德剛每天早晨推開窗,就能看到一幅活靈活現的“百鳥翔集圖”。5月22日,鴛鴦在......

    化石里,讀出史前巨鯊的遷徙故事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員蓋志琨的辦公室就在北京動物園對面。與動物園中生龍活虎的飛禽走獸形成某種奇妙的呼應,他的辦公室里堆放著數億年前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它們被......

    中國式“被高引”陷阱需警惕

    當下,在國內“破五唯”、規范SCI相關指標使用等評價改革實踐中,“高被引”指標顯得尤為突出。“高被引”之所以仍深受重視,源于國內很大程度上把高被引論文等同于頂尖高質量論文,而這又是基于高被引論文在國際......

    學科精度大比拼!A+類學科占比排名有這些高校!

    1981年,國務院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制定了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制度,中國學位制度從此建立。時光流轉40年,作為國民教育最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已累計為國家培養輸送1000多萬......

    Science:DNA證據解釋了古人與犬一起遷徙

    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利用DNA證據,解釋了大約11000年前上個冰河時代末期狗和人類之間的遷徙伙伴關系。目前,人類和狗的早期關系的面貌正變得越來越清晰。7000年前利比亞巖化中描......

    我國SCI論文數量居世界第二撤稿量卻居榜首達44%是為何

    依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報告,目前中國發表的SCI論文數量已經居于世界第二位。同時,中國SCI論文的質量與被引用情況也持續提高。但略顯尷尬的是,我國論文的撤稿量也同樣非常高,占世界44%。01中國......

    中國學者Nature發文:遷徙進化實驗揭示合成生物建構原理

    11月7日,Nature雜志以長文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合成生物學創新研究院劉陳立研究員實驗室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華泰立教授實驗室的合作成果“空間擴展生境定植的進化穩定性策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