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2015年8月20日,第四屆工業企業微生物安全控制技術與實踐研討會在京召開,吸引了來自全國的食品、藥品、化妝品等工業企業QA/QC、研發、法規、技術、生產等相關部門高管及專業技術人員;全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檢驗檢疫、第三方檢測實驗室等機構技術負責人及微生物實驗室技術人員等200余人的到場參加。研討會由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中國微生物學會工業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發酵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
第四屆工業企業微生物安全控制技術與實踐研討會會議現場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劉秀梅
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劉秀梅作了題為《食品微生物風險管理及高危食品過程控制》的報告。劉秀梅首先介紹了食品中微生物的危害,并提到在中國食源性致病因素中,微生物性因素在患病人數中比率最大。隨后為大家介紹了CAC微生物風險管理原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微生物風險控制措施以及高危食品的微生物風險控制。她談到,致病微生物是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安全的魁首,CCFH微生物導則強調的核心是過程控制,執行GHP和HACCP體系優于終產品檢驗。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 胡昌勤
來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胡昌勤為大家帶來題為《藥品微生物檢驗進展》的報告。他首先介紹了藥品微生物檢驗的面臨的挑戰、特點以及基礎,隨后介紹了中國藥典微生物控制體系,并詳細介紹了2015版中國藥典的特點。他指出,2015版藥典在檢驗理念上有所轉變:實驗者由嚴格按照標準檢驗,向按統一原則,選擇適宜的方法轉變,同時在致病菌鑒定策略上也有所轉變。他在報告中指出,中藥標準要引領國際發展,如何在中藥的發展過程中形成獨特的微生物限量標準,是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P&G新加坡創新中心 JQ Liu
P&G新加坡創新中心的JQ Liu為大家帶來題為《Advanced Analytical Tools for Rapid Microbial Limit Testing and Identification in Consumer Product Industry》的報告。在報告中向大家分享了保潔公司在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到的MALDI-TOF-MS、Celsis等先進的微生物檢測技術。
美國典型菌種保藏中心(ATCC)Shunchang Jong
來自美國典型菌種保藏中心(ATCC)的Shunchang Jong為大家帶來題為《美國FDA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食品產業的微生物安全管制新典范》的報告。他在報告中介紹了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SMA)、FDA落實食品安全法案的法規制定程序、FDA延誤了公布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某些法規提案、FDA當前食品設施的注冊法規等內容。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王娉
來自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的王娉為大家帶來題為《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檢測關鍵技術及試劑盒研發》的報告。王娉在報告中首先介紹了微生物的檢測標準以及發展快速檢測的必要性。她為大家介紹了現有的快速檢測方法,包括特異性(免疫)磁性富集、螺旋平板計數、濾膜法、測試片法、流式細胞計數(FCM)、固相細胞計數(SPC)、免疫方法、MALDI-TOF等眾多現有的快速檢測方法的優缺點。隨后王娉介紹了其所在實驗室對于快速檢測試劑盒的研發情況。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李鳳琴
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李鳳琴為大家帶來題為《嬰幼兒食品中微生物性有害因素污染、評估及控制》的報告。她首先為大家介紹了蠟樣芽孢桿菌與食源性疾病的情況,并介紹了嬰兒配方乳粉中蠟樣芽孢桿菌風險的評估工作,其風險控制方法為:乳制品保存于4℃以下、充分清洗生產設備、避免產品重新巴氏滅菌、工程不使用剩余產品、確保退回產品標記清楚并與待售產品分開,防止錯將退回產品重新銷售。隨后,李鳳琴還向大家分享了食品中黃曲霉毒素的危害和評估工作。
臺灣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BCRC) 袁國芳
來自臺灣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BCRC)的袁國芳為大家帶來題為《臺灣食品產業微生物安全控制技術與實踐》的報告。她在報告中為大家介紹了臺灣的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規范、食品之良好衛生規范準則、食品產業微生物安全控制技術、食品安全管制系統準則等內容。
梅里埃診斷產品有限公司 Gary Boniface
來自梅里埃診斷產品有限公司的Gary Boniface為大家帶來了題為《Quantitative Strains in Industrial Microbiology:Technology & Manufactureing process of BioBall product range》的報告。
與會者合影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創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產業集群行動方案(2023-2025年)》,方案指出要持續強化長三角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創新協同,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多方聯動,開展以產......
風味獨特的紅酒、鮮香解膩的腐乳、清甜綿密的酸奶、樸實無華的饅頭……生活中這些常見的食物,都有一個共同的制作過程——發酵。藏著“極簡人類吃貨史”的發酵食品,是“傳承百萬年的美味”。從另一個層面講,植物食......
GB/T5750-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于2023年3月17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以替代實施16年之久的GB/T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
一、什么是生活飲用水呢?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生活飲用水是指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用于日常飲用以及洗滌的水。我國居民的飲用水主要有自來水(包含二次供水)、井水、礦泉水、直飲水等。從飲水與健康的角度講,......
苯并咪唑類殺菌劑(BZD)是一類含有苯并咪唑環的內吸性殺菌劑。最常用的BZDs有苯菌靈、多菌靈(CBZ)、甲基硫菌靈(TPM)、噻菌靈(TBZ)、麥穗寧(FBZ)等。在現代農學中,BZDs被廣泛用于預......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種植廢棄物清潔轉化與高值利用創新團隊,揭示了不同秸稈熱解炭促進厭氧發酵性能及微生物組學特性,實現了秸稈熱解炭的高效高值利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生物資源技......
2023年10月4日,斯坦福大學JohnP.A.Ioannidis教授團隊發布了最新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這是該團隊公布的第六個版本,涵蓋了全球范圍內的科學家。在此次的榜單中,特別值得注意的......
——水質宣貫會同期技術能力提升專題實訓10月7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水質檢測專業委員會主辦,內蒙古綠色生態產業促進會協辦的“《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23)宣貫會”在內......
——中國化學會第24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樣品制備分會成功舉辦10月9日下午,中國化學會第24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的樣品制備分會場報告,多位學者圍繞食品、制藥、環境、生命科學等應用,分享了樣品制備方面最......
近期,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梁玉婷研究員課題組聯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等,在合成菌群(SynComs)協助水稻耐酸抗鋁的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