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時,一塊10年前的月餅,再次引發了公眾對食品安全這一熱點話題的高度關注。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的方先生稱,自己家里有盒“古董月餅”,生產日期是2005年,到現在已經有10個年頭了,可是看上去卻完好無損。不少網友認為,月餅能放這么久一定是防腐劑添加太多。
9月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息稱,在近期抽檢的360批次月餅中,不合格樣品14批次,占3.9%;129批次蜂產品中,不合格樣品2批次,占1.6%。
不可否認,隨著食品安全法的升級改版,食品安全問題較以往已有所改觀,但其中仍存在食品行業不夠規范,基層執法不嚴等問題。
一塊10年前的月餅
古董月餅,是方先生從自己家里翻出來的。從表面看,這盒月餅與普通月餅并沒有什么不同,外皮金黃飽滿,花紋精致清晰。但是,仔細看生產日期,是2005年的9月3日。方先生當場切開一塊月餅,結果發現月餅的餡料依舊完好。許多網友認為,方先生家的月餅之所以完好,是因為防腐劑太多了,由此引發了對食品安全的討論。
隨著中秋的臨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也加大了食品安全抽檢工作。盡管抽檢的不合格月餅樣品只有14批次,但存在的問題卻不容忽視。
記者梳理發現,這些不合格月餅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防腐劑超標、菌落總數超標、酸價超標等。
食藥總局認為,菌落總數超標,說明有的生產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衛生條件控制不嚴、貯存不當等問題;防腐劑超標,說明有的生產企業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或原料本身存在問題。個別樣品酸價、過氧化值不合格,說明產品生產經營過程可能存在原料把關不嚴、過程監控不足、貯存條件不當等問題。
抽檢跟著熱點走
近年來,隨著中央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食藥監督總局對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頻次與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抽檢結果不僅會及時在網上公開,而且抽檢工作與時俱進,對社會關注度高的食品加大了抽檢力度。
記者查閱了食藥總局公布的2014年及201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抽檢結果發現,2015年抽檢批次明顯增多。今年上半年,食藥監總局在全國范圍內抽檢了24類食品樣品33252批次,在2014年,則是20類食品樣品8429批次。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顯示,抽檢發現的主要問題有四類:一是發現禁限用農獸藥殘留超標,占不合格樣品總數的2.8%。主要是部分樣品中檢出克百威、氯霉素、孔雀石綠、“瘦肉精”和恩諾沙星等禁限用農獸藥。
二是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占不合格樣品的19.3%。主要是個別樣品中檢出硼砂、羅丹明B、富馬酸二甲酯和罌粟堿等非食用物質,部分樣品中發現防腐劑、甜味劑和著色劑等添加劑不合格。
三是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占不合格樣品的35.0%。主要是部分樣品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和霉菌等指標超標。但也有個別樣品檢出銅綠假單胞菌、單增李斯特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四是重金屬指標不合格,占不合格樣品的12.7%。主要是部分樣品鋁、鉛、鎘等指標超出標準限值。五是品質指標不合格,占不合格樣品的31.9%。主要是部分樣品酸價、酒精度和電導率等項目不合格。
2014年上半年抽檢結果發現的主要問題有兩類:一是微生物超標問題較為突出。醬鹵肉制品、熟肉干制品、釀造/配制醬油、釀造/配制食醋、蜂蜜、熟制動物性水產品(可直接食用)、熱加工糕點等多批次樣品檢出微生物項目超過標準規定值。微生物超標問題顯示出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存在操作不當、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清洗消毒措施不到位等問題,特別是在夏季氣溫較高條件下問題更易發生。
二是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問題時有發生。抽檢發現個別肉制品、調味品、蜂產品中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甜味劑、防腐劑等問題,顯示出有的企業生產加工過程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添加劑行為。
此外,在201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過程中,食藥監部門特別加強了對社會關注度較高的食品抽檢,如嬰幼兒配方乳粉,上半年抽檢樣品916批次,檢出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19批次,占樣品總數2.1%;檢出不符合產品包裝標簽明示問題的(非直接的食品安全風險)樣品36批次,占樣品總數3.9%。
執法保持高壓態勢
在利益驅動下,當前食藥違法犯罪手段更加隱蔽,如“禁用名單”之外違法添加物頻現,再如有的企業一邊生產少量合法產品應付抽查抽驗,一邊生產大量違法產品用于營利;利用互聯網售假問題更加凸顯,從原料、加工、包裝到倉儲、銷售、廣告,整個違法過程全部在網上運作,更具隱蔽性、欺騙性、迷惑性。
不難看出,基層執法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防線。
“基層執法不嚴是監管失守的癥結所在。標準也好,法規也罷,九龍獨龍都得靠蝦兵蟹將去完成任務。”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對《法制日報》記者說。
對于抽檢不合格的產品,食藥總局是這樣處理的:部署地方相關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不合格產品及其生產經營企業及時開展核查處置,依法立案查處,并責令違法生產經營企業及時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全國食藥稽查執法也一直保持著高壓態勢。今年上半年,共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1186件,聯合公安機關查處食藥違法案14萬余件。
最高人民檢察院瀆職侵權檢察廳副廳級檢察員霍亞鵬透露,2014年至2015年6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犯罪嫌疑人5212人,起訴12871人。立案查辦食品安全領域貪賄案405件486人,瀆職案429件652人。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一庭副庭長管應時透露,2014年,全國各級法院審結危害食藥安全犯罪案件1.1萬余件,判處罪犯1.3萬余人。
企業自律尤為重要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認為,隨著食品安全法的改版升級,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和治理已有所改觀,但隱患仍存在。如沒有形成監管合力,企業缺乏自律等。
長期從事食品安全問題研究的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說,監管部門日常監督檢查、檢測的頻次和力度并不為外界所知,而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焦慮情緒,普通人對食品安全的信心不足,這種信息不對稱使得一有風吹草動,便很容易引發公眾恐慌心理,媒體的傳播效應也會導致個別或局部食品安全風險事件被放大。
他認為,總體來說,近年來,食品安全治理政策創新是有成效的。只是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過多,同時系統和科學的理論指導尚不足,加之社會轉型期不法分子利益驅動行為時有發生,因此當前我國還處于食品安全風險易發期和高發期。
事實上,中央已經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納入社會治理創新的范疇。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正在牽頭研究制定《對食品藥品嚴重失信者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屆時,發改、財政、國土、金融、稅務等十幾個部門將采取聯合懲戒措施,對嚴重失信者的新上項目、招標投標、土地使用、融資貸款、納稅等多個方面實施限制和懲戒措施。
“食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而不是監管出來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南開大學教授宋華琳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如何通過他律和自律相結合,從而規范食品行業,引導和促進食品行業健康發展,成為當務之急。
劉俊海亦認為,企業自律規則對于食品安全尤為重要。源頭管理,有助于消除食品行業多年以來存在的誠信現象。
乍一看,唾液似乎是很無聊的東西,不過是讓入口的食物更加順滑,但現實并不是如此,唾液與進入口腔的所有東西相互作用,即使它99%是水,但它也對我們所品嘗到的味道有影響。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陳......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3)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微生物和快速檢測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第十五屆中......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3)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微生物和快速檢測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第十五屆中......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3)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微生物和快速檢測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第十五屆中......
——美正生物亮相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隆重開幕。美正生物帶來了食品快檢試劑和耗材,以及生物相關小型實驗儀器。分析測試百科網邀請到美......
2023年3月18日,由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舉辦(相關鏈接:促高質量發展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開幕)會議同期舉辦了“食品檢測樣品前處理專題論壇”,......
2023年3月18日,由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舉辦(相關鏈接:促高質量發展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開幕)會議同期舉辦了“食品檢測樣品前處理專題論壇”,......
奧地利科學家的開發的一種新工具能預測一個國家未來最多30天內面臨食物獲取不足(或糧食不安全)的個體比例。作者指出,這種工具有望指導面臨糧食不安全風險的國家制定決策,從而做出更及時的響應。相關研究近日發......
《食品工業科技》開始征稿啦!1979年創刊,國家綜合性科技期刊,輕工行業優秀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北京食品學會“突出貢獻單位”。本次征稿范圍如下圖所示,欄目設置為:未來食品、研究與探討、生物工程、工......
隨著現代分析技術的不斷進步,食品化學危害物的定向檢測方法得到快速發展,為食品質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該類方法都是事先選定目標物,所涵蓋的被測物數量僅僅是食品中潛在化學危害物的“冰山一角”,無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