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工業化的崛起,我國大力發展現代高科技儀器儀表,推動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業為此做出巨大的努力,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加快儀器儀表發展的步伐。
儀器儀表行業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大力發展現代高科技儀器儀表是實現新型工業化的必經之路,也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
“十二五”以來,我國對儀器儀表行業非常重視,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先后出臺儀器儀表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傳感器及智能化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戰略新興產業智能制造、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等政策。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通過行業企業的不懈努力,儀器儀表行業在整體規模、運行質量、技術進步、企業結構調整等方面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為全面實現行業“十二五”規劃目標(在技術進步、結構調整、企業素質提高的推動下“產銷翻番、產值過萬億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取得顯著成績
一是產業規模繼續壯大,2014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收入達到8700億元。二是流程工業用控制系統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其技術指標、產品質量已可與跨國公司同臺競爭并經常勝出。三是科學儀器和流程工業用主干現場儀表進步明顯。四是傳統優勢產品發展平穩,以智能電表為代表的供應用儀表、光學顯微鏡為代表的光學儀器行業等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取得較大進展。五是行業整體實力顯著提升,為“十三五”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影響行業穩定發展的問題和瓶頸依然存在。如行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共性技術、基礎技術等前瞻性技術研究缺失等,嚴重制約行業長遠發展。
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儀協)第六屆理事會從2011年4月換屆到2015年10月,任期4年。4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全面改革、穩定發展的艱巨任務,理事會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的正確領導下,在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幫助下,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適應新變化、新要求為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改進、提高中儀協的工作質量,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促進了行業健康發展。
第一,當好行業發展的參謀、助手。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好服務行業、服務政府的重點工作,為行業發展創造條件。積極參與行業規劃及有關專項工作;認真做好“十二五”規劃的落實工作,主動聯系、協助政府部門,積極幫助行業、會員企業申請和落實規劃項目;參加與行業企業相關的各種項目評審工作;圓滿完成政府委托的各項任務。
第二,勤勉盡責,做好信息服務和行業宣傳等基礎工作。強化信息服務工作;加快統計平臺建設工作;加大行業發展宣傳力度,繼續辦好CISILE展會和科學儀器發展年會,為推進行業進步提供交流平臺;做好出國培訓、考察交流和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評審等工作。
第三,創新工作思路,摸索擴大服務領域和范圍的工作方法和路徑。全體理事會成員主動調整思路,全方位開展合作;積極承擔工信部下達的“兩化融合”課題任務,扎實推進企業生產過程信息化試點示范;促進國產儀器的市場開拓;完成職業大典儀器儀表專業修典基礎工作;參與中國自動化服務品牌評選活動;組織企業間的溝通交流活動等。
第四,全體成員共同努力。中儀協理事會所屬自動化儀表分會、電工儀器儀表分會、分析儀器分會、光學儀器分會、試驗機分會、實驗室儀器分會、傳感器分會、測繪儀器分會等積極發揮分支機構的作用,進一步推進開展專業對口的行業服務工作和活動。
第五,加強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工作,為中儀協持續、科學發展夯實基礎。推進行業協會完善服務、提升能力、規范運作;結合社團改革,完善內部機制;加強對各分會工作的規范管理和組織引導;發展會員隊伍,擴大中儀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完善秘書處制度建設,建立工作目標考評體系。
未來理事會工作重點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儀協面臨錯綜復雜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一方面,政府職能的轉變、支持發展各種社會中介服務組織、政府向社團組織購買服務等給協會組織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空間。另一方面,“一業多會”的社團組織形式和優勝劣汰、進退有序的社團組織發展機制,以及來自業內各種中介組織和服務機構的激烈競爭,對協會組織的發展理念、人才隊伍、整體實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來,中儀協七屆理事會將圍繞扎實穩妥地向一流社團邁進的發展目標,針對行業發展對協會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認真分析協會具備的條件、基礎和各種資源,揚長避短,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完成重點工作,形成核心競爭力,為確保中儀協健康、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未來中儀協將重點做好諸項工作:繼續加強信息工作。要在行業和企業經濟數據采集和深度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協會的優勢;準確了解掌握行業和企業發展的動態信息,及時進行宣傳發布。
努力參與行業發展相關政策、規劃和項目,為行業發展爭取更有利的政策支持。幫助企業在政策和項目信息獲取、項目申報材料組織等方面提供咨詢服務。
繼續推進兩化融合,提升行業整體實力。利用“儀器儀表行業企業生產過程信息化示范及推廣應用”試點項目取得的成果,加強培訓、咨詢和推廣工作。
舉辦有影響力的行業活動,打造協會服務品牌。在繼續辦好科儀展和科學儀器年會的同時,在自動化儀表、供應用儀表、傳感器和功能材料等領域加大拓展力度,組織培育好專業領域的大型活動,提高中儀協的影響力和服務面。
不斷摸索、嘗試新的工作內容,逐步實現行業服務工作差異化。通過協調、組織,更好地實現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結合支持行業發展;在行業聯合、兼并重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作用;開展重點產品市場狀況調查等工作。
密切與會員企業的聯系,更多地走訪企業。開展各種形式的互動交流,更好地發揮會員企業在協會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充分利用和合理配備資源,發揮企業和科研院所一線、年富力強的專家作用。完成專家委的重新組建工作,提升協會參與政府規劃、項目支撐能力和服務會員企業的業務水平。
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以開放、合作的心態,積極開展與兄弟協會、學會、行業機構的合作,爭取在對外交流、舉辦境外展覽、行業咨詢報告等方面取得進展。
要適應社團分支機構管理新的要求,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分支機構建設和工作開展,使各分支機構的活動更加具有活力和特色。
進一步加強中儀協秘書處自身建設,培養年輕化、職業化的人才隊伍,全面提升秘書處工作的執行力。強化內部經濟核算和指標考核,嚴格獎罰制度,鼓勵多渠道創收,提升協會組織的經濟實力。
2022年12月28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的“十屆四次理事會(擴大)會議”以線上會議的方式順利召開。本次會議旨在匯報2022年分會的工作總結和2023年的工作計劃,以及分享分析儀器科技......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八屆七次理事(通訊)會議中審議通過了關于2022年申請入會的新會員企業,企業名單如下: 序號企業名稱主要產品專業1. 開封市......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按照《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之規定對2022年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進行了嚴格認真的形式審查、初評、會評,共評選出一等獎21項,其中科技進步獎12項,技術發......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評審委員會按照《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之規定對2022年科學技術獎申報項目進行了嚴格認真的形式審查、初評、會評,共評選出一等獎21項,其中科技進步獎12項,技術發......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8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總計87.89萬億元,同比增長8.4;利潤總額55254.0億元,同比下降2.1%;營業收入利潤率為6.29%,同......
2022年8月3日,由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聯合北京中儀雄鷹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
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發布《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計量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發展目標,提出到2025年,全省建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工業機器人、風電裝備、航空航天新材料、軌道交通零......
7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2年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狀況。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702.2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1-6月份規模以上儀器儀......
中廣核技(000881)6月30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中廣核核技術所持30%貝谷科技股權、擬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成都久源所持21%貝谷科技股權、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吉安云科通所持......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簡稱:分子細胞卓越中心)成立于2015年,前身為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簡稱:生化與細胞所),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科技進步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