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介紹
中國版精準醫療論證已完成,“十三五”規劃啟動,為全面落實國家科技部精準醫學發展規劃,在中關村管委會的指導下,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臨床應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分會以及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主辦,生命科學領域頂尖雜志 Science 和首都醫科大學檢驗診斷學系聯合主辦的“第一屆生命組學與精準醫學大會”,于2015 年 12 月 11 日-13 日在北京空管科技交流中心召開,會期 3 天。本次大會協辦單位包括 ABO 聯盟、北京市臨床質譜國際科研合作示范基地、中關村生物質譜轉化醫學開放實驗室、北京市計算中心、國家醫學分析儀器中心、北京市中檢體外診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子診斷與精準診療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會議以大會報告、分會場口頭報告等形式進行,并設置四個分會場,交流圍繞精準醫學發展中的熱點問題和基礎問題,涉及腫瘤方向、微生物方向、出生缺陷和臨床蛋白、慢性病方向等。此次大會是醫療健康行業的一次盛會,也是業界同仁的一次重要機遇!
“精準醫學”概念首次于2011 年在美國醫學界提出,2015 年初,奧巴馬又在美國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學計劃”,希望精準醫學可以引領一個醫學新時代。2015 年 2 月 26 日,《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精準醫學新計劃”的文章,提出“精準醫學” 項目的短期目標是為癌癥治療找到更多更好的治療手段,長期目標則是為實現多種疾病的個性化治療提供有價值的信息。2015 年 3 月 20 日另一篇名為“精準醫學時代即將到來”的文章發表在《癌癥發現》雜志上。
在中國,早在 10 年前國家的“十一五”計劃就布局了精準醫學相關研究。我國科技部 2015 年 3 月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準備啟動精準醫療計劃。同時,精準醫療已被列入“十三五”健康保障發展問題研究的重大專項之一。我國將在 “十三五”期間啟動“精準醫療重點科技研發計劃”,重力推動發展精準醫學,這將為我國醫療方式帶來全新變革。
12 月 12 日,第一屆生命組學與精準醫學大會開幕式和領導致辭在北京市空管科技交流中心會議廳舉行。美國科學院院士 Charles Cantor、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實驗診斷中心主任康熙雄教授、CNHUPO 理事長復旦大學楊芃原教授、北京同仁醫院檢驗科主任魯辛辛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指標發現及臨床轉化研究所副主任張真教授、北京高血壓聯盟王共宇主任、北京毅新博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慶偉(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等匯集大會開幕式現場。中關村管委會、ABO 聯盟、衛計委、中國醫師協會領導做大會致辭。
大會提出目前我國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位于國際前沿水平,部分疾病臨床研究位于國際前列,臨床資源豐富,病種全,病例多,樣本量大,擁有一批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基地和團隊,在精準醫學開展的工作基礎方面,中國并不落后于西方國家。在技術平臺支持方面,我國積極鼓勵自主創新,涌現出了一大批國產臨床檢驗優秀企業代表。以臨床高端檢驗儀器質譜儀為例,2014 年,北京毅新博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飛行時間質譜儀獲得了 CFDA 和 FDA 的批準,并針對優生優育、腫瘤、感染與傳染等領域開發了多款配套臨床檢驗試劑,標志著我國質譜技術在精準醫學應用上實現了重大突破。但中國的精準醫學發展依然面臨諸多問題,發展緩慢。本次會議正是為促進我國精準醫學技術發展而舉辦,重點關注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以及推動行業標準規范的形成。 大會聯合業界權威、知名專家、醫療工作者及產業精英重點圍繞出生缺陷防控、腫瘤預警及精準治療、精準微生物檢驗、個體化用藥等重大疾病領域,針對最新研究進展、技術應用路線、行業進展與趨勢、最新診斷技術等熱點議題進行廣泛討論,旨在促進政府、科研單位、醫療機構、企業等多方交流與合作。同時在本次大會上成立了“精準檢測和精準診斷專業委員會”,共同推動我國精準醫學的健康發展。
“精準檢測和精準診斷專家委員會”為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的下設專業委員會,由檢驗界的奠基人與帶頭人康熙雄主任牽頭,全國各地區從事分子診斷、檢測的單位和個人組成的專業性、非營業性的學術團體。旨在開展精準檢測和精準診斷在檢驗與臨床診斷上的創新、推廣與實踐,在出生缺陷防控、微生物快速檢測、腫瘤精準檢測等領域形成相關專家共識草案,推送精準醫學臨床應用,提升人民健康生活指數,節約國家醫療費用支出,實現預防醫學與個體化醫療的突破,共商精準診斷在臨床應用方面的相關問題。 本屆大會共設置 5 個主要會議議題:一、生命組學與精準醫學,新平臺新技術;二、精準醫學在出生缺陷防控領域的前沿進展;三、精準醫學在微生物快速檢測領域的前沿進展;四、精準醫學在慢性疾病領域的前沿進展;五、精準醫學在腫瘤精準檢測領域的前沿進展;六、創業投資助力精準醫學發展。國內知名院士和美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作主題報告,深入解讀和剖析精準醫學領域的國家政策及發展趨勢。大會明確了精準醫學的概念和內涵,基于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糖基組學及分子成像五大組學的研究進展確定精準醫學技術平臺,形成精準醫學中心實驗室建設方案。 大會的另一項突出成果是成立了精準醫學投資聯盟。12 月 13 日下午,軟銀賽富、海通證券、華共資本、鼎暉投資、凱輝投資等多家國際頂級投資公司在大會上共同討論精準醫學的投資機會,成立了精準醫學投資聯盟,更快更好地推進精準醫學發展。
本屆大會得到了北京毅新博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OYOTE、島津公司、Thermo Fisher、Agena、中國醫藥集團、復星醫藥、CardinalHealth 的大力贊助與支持。
精準醫學是對現有醫療模式的革新和革命,本質上是通過基因組、蛋白質組等組學技術和醫學前沿技術,對于大樣本人群與特定疾病類型進行生物標記物的分析與鑒定、驗證與應用,從而精確尋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療的靶點,為患者提供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治療措施,最終實現對于疾病和特定患者進行個性化精準治療的目的,提高疾病診治與預防的效益。本次大會搭建了產學研一體化交流平臺,加強了精準檢測與精準診斷領域的學術交流與信息溝通,推動了精準檢測和精準診斷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發展我國的精準醫學檢測和診斷事業,將時刻影響未來醫療模式,直接惠及國計民生,為人類健康與社會文明進步做出貢獻。
大會宣傳聯系人:
張瑾老師:13911077591 陳捷老師:13611248076
9月3日,浙江省科學技術廳發布“浙江省科技廳發布全省重點實驗室申報工作通知”。內容如下:各設區市科技局,各有關單位:為強力推進創新深化和深入實施“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加快培育高能級科創平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17.shtm中新網廣州8月19日電題:尋找打開創新疫苗之門的鑰匙王驥:探索新型疫苗技術發展道路作......
近日,《中華醫學雜志》刊登了一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馬丁撰寫的題為《精準醫學時代下婦科腫瘤防治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的文章。文章指出,婦科腫瘤嚴重威脅著全球女性的健康,其中以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最為常......
6月10日在廣州舉行的第十四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高層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理事長賀福初發表題為“大科學計劃與國家使命”主旨演講。他指出,人類基因組計劃開......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1年10月13日,為促進蛋白質組學的研究和學科發展,增進國際間合作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主辦,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命組學研究......
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全球抗擊肺結核的努力正在獲得一些強大的工具。精準醫學已經用于非傳染性疾病(例如癌癥)的診斷和治療,它和遠程醫學等醫療技術有可能促進結核病的預防和治療,妙佑醫療國際(MayoClin......
安捷倫已同意以5.5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總部位于華盛頓的癌癥測試開發商ResolutionBioscience。如果ResolutionBioscience實現某些里程碑,該交易需要安捷倫額外支付1......
2021年1月11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作為活躍在全球精準醫學前沿的基因測序公司,因美納(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LMN)宣布與多家腫瘤領域合作伙伴達成全新合作,將進一步推動標準化腫瘤精準診療產品......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部分項目綜合績效評價結論公示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2020年度部分項目綜合績效評價結論公示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綜......
近日,國際人類蛋白質組組織公布了2020年度權威獎勵獲獎名單,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賀福初榮獲蛋白質組學杰出成就獎。賀福初院士率先提出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科學目標與技術路線,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