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12-23 16:21 原文鏈接: 多重因素疊加造成新能源消納難

      針對一個時期以來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消納難,特別是“三北”地區限電棄風、限電棄光日益嚴峻等社會熱點,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張正陵今天在京表示,近兩年經濟增速放緩、用電需求增速減慢、消納市場總量不足的大背景,與新能源集中的“三北”地區電源結構單一,靈活調節電源比重低,采暖期供熱機組比重大,以及電網發展滯后、新能源送出能力受限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今年新能源消納矛盾更加突出。

       風電、光伏年發電量夠一個中等發達省份之用

       張正陵表示,經過近十年發展,我國新能源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風電規模全球最大、光伏發電增長全球最快。2014年我國并網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全年發電量近1800億千瓦時,相當于一個中等發達省份的全年用電量。

       他透露,截至2015年11月,國家電網調度范圍新能源并網裝機容量合計達到14626萬千瓦,占總裝機的12.4%。1—11月,新能源累計發電量2317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5.6%。國家電網是目前全球接入新能源規模最大的電網。

       在標志新能源開發利用水平的“全年發電小時數”上,張正陵介紹,今年1—11月,國網調度范圍風電累計發電小時數1583小時,預計全年1800小時。“十二五”期間,該數值在1800—2046之間波動,年均1905小時。今年前11個月,風電裝機量靠前的蒙東、蒙西、甘肅、冀北風電累計發電量占用電量比例分別達到36%、13%、12%、11%;風電瞬時出力占本地發電總出力比例的最大值分別為45%、28%、32%、35%。風電運行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基本相當。太陽能發電方面,今年前11個月,累計發電小時數1148小時,預計全年1226小時,“十二五”年均1295小時。寧夏、青海預計全年達到或超過1500小時。

       發電小時數下降的不光是新能源

       作為經濟態勢最直接的“晴雨表”,用電量指標是當下經濟新常態的最佳注腳。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國網調度范圍內用電量同比增長0.4%,增速比上年低2.6個百分點,其中東北、華北、西北地區分別為-1.8%、-1.5%,2%。與此“一降”相對應的是,包括新能源在內的各類電源裝機保持較快增長:截至11月底,國網調度范圍內電源總裝機同比增長9.9%,超過用電需求增速9.5個百分點。

       這一升一降,使新增的用電市場已無法支撐各類電源的快速增長,導致新能源和火電、核電利用小時數均出現下降。張正陵透露,1—11月,國網調度范圍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利用小時數同比分別下降356、311、94、45小時。可見“新能源下降得算是少的”。

       系統調峰能力嚴重不足是新能源消納難的重要疊加因素

       談到公眾關注的棄風、棄光現象,張正陵表示,截至11月底,國網調度范圍內,19個省區基本不棄風,23個省區基本不棄光。棄風比例超過15%的省份4個,棄光比例超過15%的省份2個。只有新疆、甘肅、吉林棄風比例超過30%,甘肅棄光比例超過30%。

       究其原因,張正陵分析,大規模新能源消納一直都是世界性難題,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新能源消納問題更為突出。表現在:風資源集中、規模大,遠離負荷中心,難以就地消納。另一方面,我國電源結構以火電為主,占比達到67%,特別是“三北”地區,占比達到70%;全國抽水蓄能、燃氣等靈活調節電源比重僅為6%,“三北”地區不足4%。其中,東北、西北地區抽水蓄能等靈活調節電源比重只有1.5%、0.8%。

       影響系統調峰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供熱機組比重。“冬季采暖是重大民生問題,必須給予保證”,但由于供熱機組生產電能的同時又要滿足熱負荷需求,不能深度調峰,調峰能力下降較大,一般僅為20%左右。目前,“三北”地區火電機組中,供熱機組占有很大比重,7個省區超過40%,電網調峰更加困難,成為新能源消納難的重要疊加因素。

       根本上還得靠新能源送出和跨省跨區消納

       “破解棄風、棄光難題,根本上還得靠新能源送出和跨省跨區更大范圍內消納。”張正陵表示。但現實是,國家先后頒布了“十二五”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專項規劃,“十二五”電網規劃卻至今沒有出臺,新能源基地送出通道得不到落實:國家規劃了9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其中7個在“三北”地區,目前僅安排了哈密、酒泉、蒙西等3個基地的跨區輸電項目。

       另一方面,電網項目核準滯后于新能源項目,新能源富集地區不同程度都存在跨省跨區通道能力不足問題,“已成為制約新能源消納的剛性約束”。張正陵舉例說,甘肅酒泉風電基地裝機規模已超過12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近600萬千瓦,但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2015年5月核準建設,預計2017年才能投產,外送通道建設滯后2—3年。

       由此他建議,當前正值國家“十三五”能源電力規劃編制的關鍵時期,要做到新能源與消納市場、新能源與其他電源、電源與電網“三個統籌”,改變過去各類電源各自為政,只發布專項規劃的做法,實現電力系統整體統一規劃。

    相關文章

    久久為功|以綠色為底色為世界貢獻減排與發展方案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數據,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5.1億千瓦,中國貢獻超過一半。我國在綠色能源領域持續深耕、久久為功,為世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注入強勁動力。近年來,我國將能源綠色......

    首屆城市新能源高峰論壇亮相未來科學城

    1月20日,首屆城市新能源高峰論壇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舉行。政府領導、行業協會、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約300余人齊聚論壇,從“雙碳”領域政策解讀、頂層規劃、能源轉型、智慧運營、前沿能源技術應用等方面......

    新建1萬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樁!上海政府報告出爐

    2024年1月23日上午,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開幕,市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上海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生產總值達到4.72萬億元,增長5%。地方一般......

    國家能源局:加快培育綠色電力消費市場

    國家能源局日前印發《2024年能源監管工作要點》,其中提出,有序推進新能源參與市場交易。加強市場機制創新,逐步擴大新能源市場化交易比例,實現新能源發展與市場建設協調推進,更好發揮市場促進消納作用。加快......

    山東大學成立新能源并網數字孿生聯合實驗室

    1月16日,山東大學—科梁信息新能源并網數字孿生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山東大學舉行。山東大學副校長朱德建、上海科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桑蘇明出席儀式并致辭。朱德建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共建聯合實驗室是......

    新能源汽車和碳排放如何雙管齊下?

    打磨了好幾年,法規性質的關于碳市場建設的頂層設計文件《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于1月5日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的審議。前一天,也就是1月4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工信部......

    鈉離子電池“高光之年”到來?新能源汽車開啟2.0時代

    2024年1月4日,比亞迪(徐州)鈉離子電池項目開工,總投資100億元,主要生產鈉離子電池電芯以及PACK等相關配套產品,計劃年產能30GWh。2023年12月27、28日,兩款搭載鈉離子電池的A00......

    新能源業務快速發展飛龍股份預計去年凈利潤最高增長232.81%

    1月4日晚間,飛龍股份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億元至2.8億元,同比增長197.15%至232.81%;扣非后凈利潤2.2億元至2.5億元,同比增......

    四部門聯合發布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實施意見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以及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加強新能源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旨在深入貫徹中央精神,積極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

    新能源汽車輻射強,會致癌?專家這么說······

    近期,有流言稱:新能源汽車的輻射很強,長期開這類車會導致癌癥。對此,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的2023年12月“科學”流言榜給出解答:該說法沒有科學依據。新能源汽車確實......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