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12-28 17:41 原文鏈接: 環境污染責任險推廣難2015年全國投保企業減少

      核心閱讀

      環境污染責任險常被稱為“綠色保險”,是以市場手段應對環境污染風險、保障污染受害者合法權益的主要方式。該項試點工作啟動以來,企業投保情況和理賠情況卻并不理想。

      12月23日,環境保護部公布2015年全國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企業名單,包括17個省份的近4000家企業,涉及重金屬、石化、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處置、電力、醫藥、印染等行業。而去年12月4日,環保部公布的年度投保企業名單覆蓋了22個省份的近5000家企業。

      面對這份不如人意的成績單,環境保護部政策法規司環境政策處副處長賴曉東實在高興不起來。

      環境風險突出,化解風險的污染責任險投保卻在下滑

      環境污染責任險常被稱為“綠色保險”,是以市場手段應對環境污染風險、保障污染受害者合法權益的主要方式,也是強化高環境風險企業監管的重要機制。2007年,原國家環保總局會同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啟動試點工作。2013年,兩部門在總結前期6年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又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涉重金屬企業投保環責險,鼓勵石化、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危險廢物處理處置及其他高環境風險企業投保。

      也正是有了2013年的文件要求,環責險曾出現過良好的增長勢頭。“我們跟蹤了其中5個試點地區的投保情況,2013年投保企業數量大幅增長,2015年卻略有下降。”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環境經濟與管理政策研究部一直在承擔環責險的研究,從事這一工作的李萱博士對近幾年的情況了如指掌。

      “企業投保的意愿非常低,盡管我們對承保方案進行了修訂,從2013年12月至今年年底,試點兩年,只有57%的投保企業購買了環責險,目前為止沒有一家企業續保。”江西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處長林文一臉無奈。

      保險不見漲,潛在環境風險卻沒有絲毫減少,這是各地環保部門最為憂心的。今年5月,環保部公開表示,目前全國重大環境風險級別企業有4000多家。這些重大環境風險企業極易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是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潛在威脅。

      例如,2012年底,山西長治天脊集團苯胺罐區發生苯胺泄漏入河事故。因為涉事企業投保了環責險,受影響的周邊群眾第一時間得到了一定賠付。然而,時隔3年,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隴星銻業有限責任公司尾礦庫發生的尾砂泄漏,卻因涉事企業未投保環責險,而沒有讓受影響居民得到相應撫恤。

      法律政策掣肘、相關手段難促進,企業不愛環責險

      說到環責險的投保量下降,很多人非常不解。

      這兩年,有關環責險的政策利好一直不斷。2014年8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把與公眾利益關系密切的環境污染等領域作為責任保險發展重點;今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印發,提出深化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9月,《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要求,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

      不僅有政策,試點地區的推廣工作也都很給力。比如江蘇就把環責險推廣情況納入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責任狀”考評,還將投不投保當作企業信用評價的一項指標;安徽還專門出版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服務手冊。

      雖然風險指數不低,但因為有政策護航,不少保險公司都希望環責險成為業務增長的新驅動,積極性普遍較高。

      “公司有很多期待,我們專門成立了項目組,可即使大家很努力,還是趕不上傳統業務的增長。”中國平安財險股份有限公司環責險項目組的郭佳這樣說。

      政策不斷推動,保險公司也在努力,環責險為何還舉步維艱?

      最大的問題來自法律與政策的掣肘。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對環責險作出的規定是“鼓勵”,而各界原來一直期望的強制保險沒能入法。

      “鼓勵就是愛買就買,不買不能強求。在法制意識比較強的經濟發達省份,環責險推廣時確實因此常遭到企業質疑。”環保部環境政策與經濟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沈曉悅說。江蘇省環保廳政策法規處副處長賀震認為,法無授權不可違,現實中向企業硬推環責險,企業如果較真就可以把政府告上法庭,政府絕對要敗訴。

      “如果生態損害賠償讓企業難以負擔,公益訴訟的賠償額度又讓企業望而生畏,企業自然主動投保了。”賴曉東說。

      期待搭車新制定修訂法律,保險本身要提升服務水平

      囿于剛剛修訂的新環保法,本想以“強制”作為目標的環責險遭遇窘境。但在高風險領域實行強制,依舊是環保部門的目標。為尋求新制定修訂法律的支持,環保部門仍在努力,“希望不要錯過《土壤污染防治法》制定這班車”。

      有專家指出,強制與否在國外都有應用,但完全強制或完全放開都存在不同問題,如何破解,需要法律制度創新。

      “不能一直寄希望于強制,既然新環保法規定要鼓勵,政府就要出臺鼓勵政策,與法律對接,這樣才不會讓鼓勵條款變成空頭支票。”賀震建議。

      制度要創新,服務也得跟上。“從目前情況看,保險產品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從兩年試點來看,投保企業對承保方案、理賠手續、理賠率等都不滿意。同時,增值服務少,客戶體驗不佳,目前很多產品對于間接損失、生態損失都不予承保。”沈曉悅告訴記者。

      以理賠率為例,全國試點地區發生賠付的案例非常少,在全國環責險賠付最高的地區湖南,賠付比例也勉強維持在20%,遠低于類似保險的賠付水平。

      “很多保險公司對理賠環節作出規定,要縣級以上環保部門出具事故鑒定才能繼續進行。很多有小事故發生的企業,怕環保部門追責,只好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吞,不要賠付了。”湖南省環保廳法規處處長張龔說。

      11月底,環保部門與保險行業共同參與的環責險政策深化與創新研討會在深圳召開。沈曉悅透露,兩部門擬對保險事故損害鑒定與賠償、提升保險理賠服務與管理水平以及投保企業信息公開等作出規定。

      困難不小,但并非沒有轉機。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別濤表示,今年,針對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和侵權責任糾紛案件,最高法先后出臺兩個司法解釋,這意味著企業一旦發生污染事故,可能將面臨巨大的損害賠償金額。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明確企業發生嚴重影響生態環境事件、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將依法承擔生態環境修復或者貨幣賠償的責任。這些,為推廣環責險提供了新機遇。

    相關文章

    24套|這一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分析儀器中標結果花落誰家

    近日,四川省阿壩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的2項快速響應能力提升項目的中標結果公布,中標金額分別是409萬元和486.87萬元,中標品目包括環境污染防治設備和環保監測設備,涉及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

    科普:在線質譜儀在環境監測與分析中的應用

    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對于環境污染物的監測和分析顯得尤為重要。傳統的離線質譜儀雖然具有較高的分析精度,但無法滿足實時監測的需求。在線質譜儀的出現,為環境監測領域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它能夠實時、連續地監......

    養殖環境污染修復生物質材料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漁業生態環境研究室開展的養殖水污染修復生物質炭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研究表明水飛薊素改性磁性水熱炭在水環境污染控制中表現出良好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吸附性能明顯優于單......

    草海“無”草?聽聽調查數據怎么說

    草海位于云貴高原東部,貴州省西北部威寧縣城西南側,有“高原明珠”之稱,是貴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以保護完整的、典型的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和以黑頸鶴為代表的珍稀鳥類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其水草豐富而得名......

    粵港澳環境污染過程與控制聯合實驗室通過驗收

    近日,粵港澳環境污染過程與控制聯合實驗室項目驗收會在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召開。廣東省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組織專家進行現場驗收。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完成了平臺建設的預定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

    天大科研團隊研發出可用于美妝產品的新型光子顏料

    日前,天津大學教授宋東坡課題組成功研發具有靚麗結構色的光子晶體顏料。這種新型光子顏料具有生物安全性好、可降解的優點,有望為美妝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技術革新。該成果已發表于業內權威期刊《德國應用化學》。據介......

    俞使超:新污染物治理——新“病”還需新藥醫

    日前,國辦印發《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完成高關注、高產(用)量的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篩查,完成一批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對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實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新污染......

    生態環境部等14家單位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

    近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生態環境部聯合最高法、最高檢和科技部、公安部等11個相關部門共14家單位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震驚!僅在2019年,全球就有900萬人死于污染

    《柳葉刀·星球健康》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2019年全球有900萬人死于污染,占全球死亡人數的六分之一。瑞士全球健康與污染聯盟的RichFuller和同事于2015年首次評估了污染對過早死亡的影響,......

    令人驚訝!研究首次在活人肺部深處發現微塑料

    近年來,關于微塑料污染的新聞已屢見不鮮,但在活人的肺部深處發現微塑料污染還是第一次。4月6日,英國《衛報》報道了這個駭人聽聞的發現。這項研究的樣本取自13名接受手術的患者的肺部組織,其中11例發現微塑......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