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1-19 13:51 原文鏈接: 12家生鮮電商果蔬農殘檢測合格率97.6%

      網購果蔬、禽肉等生鮮,已是許多年輕消費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這一“買買買”趨勢還在不斷上漲。在如此龐大的市場規模背后,國內主流生鮮電商平臺的冷鏈配送、貨品品質、食品安全究竟如何呢?

       從2015年12月起,新京報記者對國內12家生鮮電商展開了一系列體驗,從冷鏈溫控、送達周期、退換貨售后服務三大環節進行橫向對比,記錄每個環節的詳細數據。同時,聯合天津海吉星農產品檢測中心等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果蔬、肉禽類、三文魚等42個樣品進行農藥殘留、重金屬、菌落總數、大腸菌群等檢測。

       新京報記者對這一體驗和檢測環節得到的402份數據樣本梳理顯示,91%的生鮮電商能按承諾時間送達,平均冷鏈配送溫度為-5℃;97.6%的樣品農殘檢測合格,重金屬100%合格;最快退款時間3小時,最慢為24小時。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體驗中也暴露出部分生鮮電商的供應鏈和食品安全存在問題:16%貨品在收到貨時出現發蔫、腐爛。有電商出售的金橘,農殘抑制率為62.97%,高出國家限值標準。而在網站上宣稱“不使用農藥化肥”的生態果蔬,有兩種樣品檢出了毒死蜱、滴滴涕農殘。

       記者體驗1

       送達時間比拼:最快2小時 最晚65小時

       時效性是決定生鮮品質關鍵因素。新京報記者分批在12家生鮮電商購買了56份果蔬、三文魚、牛羊肉等生鮮,指定送到同一收貨地點。

       統計“下單——送達”時間,易果生鮮、天天果園、中糧我買網等10家的送達時間較集中,均控制在16小時至22.5小時。送達最快的為愛鮮蜂,2小時即收到貨。送達時間最晚的是伯果兒,接近65小時。

       不過,測驗顯示,目前國內幾家代表性電商配送時間較為接近。愛鮮蜂為社區O2O平臺,其商業模式是就近采購,所以在“配送時間”測驗中占優;伯果兒的商業模式是定期發貨,不做庫存,所有產品采用預售模式,收集訂單后,從基地采摘,再空運到各城市,然后同城配送,每周固定2次,所以其配送時間相對較久。

       按各電商承諾時間,91%生鮮電商能按時送達,周期平均控制在20小時上下,未超出24小時。

       記者體驗2

       “最后一公里”溫控比拼:平均溫度-5℃

       冷鏈運輸中,果蔬和肉禽對溫度有不同的要求。目前主流生鮮電商的冷鏈配送大多采用冰袋+保溫箱的形式來保持溫度。新京報記者選取冷鮮肉、三文魚等對冷藏要求高的貨品,使用紅外線測溫儀,收貨后第一時間對其表面溫度進行實測。

       天天果園、易果生鮮、壹家壹站等電商,對肉類均采取保溫箱+制冷劑的配送方式,符合其宣傳的全程冷鏈配送承諾。不過,也有某電商在“最后一公里”存在“脫冷”,其凍巴沙魚片,包裝箱里除冷凍狀態的貨品外,并未采用任何冰塊等制冷措施。

       經過實際測溫,情況不錯。12家電商均控制在0℃以下,平均溫度-5℃,溫度最低為易果生鮮,新京報記者打開所購買的丹麥豬排包裝箱后,箱內含3個保鮮冰袋,還有一個-78℃的干冰冰袋。對豬排表面紅外測溫,溫度顯示-16℃。

       新京報記者從8家電商購買了8份三文魚樣品,有4家使用泡沫箱、1家使用保鮮包、2家使用可回收冷藏箱,冰袋數量普遍為2個,喵鮮生和易果生鮮則用了3個冰袋。順豐優選、本來生活、沱沱工社、喵鮮生、易果生鮮的三文魚送達時的溫控狀態很好,處于冷藏或冰凍狀態,在0℃以下。也有部分三文魚溫控不理想,比如1號生鮮挪威三文魚切身的包裝上對貯存要求是“-18℃以下”,但送達時產品處于一般冰鮮狀態,觸感稍軟。

       另有一款品名為“美威冰鮮”三文魚,貯存要求是0-4℃,標明“開袋即食”,但送達時未有任何冷藏措施,直接常溫配送,產品已部分解凍,包裝袋內有液體流動。

       記者體驗3

       退換貨售后比拼:最快3小時退款 最慢1天

       生鮮果蔬一旦在最后一公里“脫冷”,不可避免出現腐爛,售后服務便成為影響消費者重復購買率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消費者黏性和口碑等。

       天天果園、本來生活、1號生鮮等電商平臺在送貨環節中,快遞員均主動打開包裝提供驗貨,當場驗貨比例達91%。

       新京報記者在12家平臺購買34個果蔬樣品,涉及蘋果、進口紅柚、草莓、楊桃等27個品類,大部分果蔬的新鮮度較好。在驗貨環節,3家電商平臺的臺灣紅龍楊桃、紅顏草莓、西柚、牛油果、獼猴桃等7個水果品類,送達時出現了發蔫、腐敗的現象。

       隨后,新京報記者聯系3家平臺申請退換貨處理,在上傳照片等材料后,2家電商在3小時之內主動聯系進行處理,一家客服根據照片預估商品腐爛比例后,當場退還了50%貨款到賬戶余額,另一家電商當天安排工作人員上門取貨檢測后,也退還了品相不佳的商品余額。而最后一家電商也在24小時后退還了貨品價格。

    相關文章

    抗色素干擾農殘檢測新技術研發成功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在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發出近紅外仿生熒光探針抗干擾檢測農藥殘留新技術。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生物傳感與生物電子》(Biosens......

    331種農殘檢測新國標SCIEX培訓班(上海站)成功舉辦

    SCIEX于2021年11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DemoLab成功舉辦了專門針對GB23200.121-2021LCMSMS農殘標準的高級培訓班。該標準即《植物源性食品中331種農藥及其代謝物殘留量......

    2020藥典關鍵點解讀,多位專家探討檢測中疑難解決方案

    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中藥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十一版藥典,2020版中國藥典的編制,正值“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期間,是我國健康中國建設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

    農殘檢測新標準發布!看GB2763—2019較以往有何變化?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農業農村部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告2019年第5號,《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9,代替GB2763—2016和GB......

    昆明官渡區將開放11個農殘檢測實驗室

    為確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官渡區撥付專項經費在王旗營蔬菜批發市場、五里多農博廣場、下臨江里農貿市場、關上標準化農貿市場等農貿市場,建立了11個農殘檢測實驗室,負責全區66個農貿市場及2個大型綜合批發市場......

    蒲公英、香椿等6種野菜農殘檢測,薺菜超標!

    清明節前后,新鮮野菜上了餐桌,但吃野菜中毒現象每年都會發生,還能放心吃野菜嗎?為啥吃野菜會中毒?說起吃野菜中毒,原因有二:一是認錯了野菜,誤食有毒的植物。比如前幾天有報道,有人誤食了野芹菜導致食物中毒......

    江西建全省首支專業農殘檢測隊伍

    9月10日記者獲悉,為讓群眾吃上放心菜,南昌縣今年共投入資金20萬元統一購置農殘檢測設備,同時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6名農殘檢測員,在全省建立了第一支專業的農殘檢測隊伍。南昌縣城建成區的13個農貿市場每天......

    農藥使用與農殘:矛盾與挑戰并存

    ——訪歐盟農殘參比實驗室負責人AmadeoRodríguezFernández-Alba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由SCIEX公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聯合舉辦的“中歐食品安全分析新......

    玉米從田間端上餐桌先過四道檢驗關

    7月18日上午,天氣轉晴,成都新都區黃桷樹廣場,不少市民提著剛買的蔬菜來檢測。隨后,農產品檢測員莊黎黎,先后接過玉米、青椒、絲瓜等8組蔬菜開展檢測。近年來,為保障農產品質量與安全,成都已建立起市、縣、......

    厲害了!農殘檢測可精確到小數點后4位

    昨日是全國食品質量安全周“實驗室開放日”,成都市農產品安全檢測中心迎來了參觀的媒體和市民。1500平方米的實驗室,總價值近3000萬元的各類先進檢測設備,讓參觀者們連稱“放心”。據悉,目前我市農產品安......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