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小鼠進行研究發現高劑量可卡因會通過觸發過度自噬導致腦細胞死亡,同時他們還發現了一種小分子化合物能夠改善這一情況。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PNAS上。
在1990年發現腦細胞使用一氧化氮進行細胞交流之后,Solomon Snyder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就一直致力于后續工作的研究。他們在2013年發現一氧化氮能夠結合GAPDH參與可卡因誘導的細胞死亡過程,但具體機制沒有得到深入研究。
為了解答這一問題,研究團隊以小鼠腦部神經元細胞為研究對象,清晰地觀察到可卡因能夠通過過度激活的自噬過程造成神經元細胞死亡。正常的自噬過程能夠幫助清除細胞內的“垃圾”,將這些大分子殘骸儲存在膜泡中,隨后再與包含許多水解酶的溶酶體進行融合,降解膜泡中的成分。但是當該過程失去控制,就會引起細胞死亡。而該研究發現可卡因誘導神經元細胞死亡正是利用了這一機制。
由于研究人員已經知道一氧化氮和GAPDH參與上述過程,他們隨后檢測了一種已知可以干擾一氧化氮與GPADH相互作用的編號為CGP3466B的化合物能否阻止可卡因誘導的自噬發生。他們同時檢測了其他已知的可以阻止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的化合物,但結果表明只有CGP3466B能夠保護小鼠神經元細胞避免受到可卡因損傷。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在雌鼠懷孕期間接受可卡因刺激還會導致仔鼠的腦神經元細胞發生過度自噬。
文章另外一位作者Maged M. Harraz博士表示:“既然現在已經知道可卡因只能通過誘導自噬而非另外兩種細胞死亡方式造成細胞死亡,那么就可以針對性開發靶向治療方法抑制可卡因的毒性作用。”研究人員希望這項工作能夠最終幫助成年人以及兒童避免受到可卡因對大腦的傷害。
你或許對多巴胺有所耳聞,它被譽為“快樂激素”,是大腦中一種重要的化學信使,負責傳遞愉悅感。通常,大腦依靠一種名為多巴胺轉運蛋白(DAT)的蛋白質來管理多巴胺的濃度,確保我們不會對每一次體驗都產生過度的......
此前已有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對大腦造成嚴重破壞,導致學習能力下降、記憶混亂等。但其背后的機制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現在,一項針對小鼠的研究表明,上述睡眠不足導致的結果,部分可能源于腦細胞相互連接方式的改......
中新網7月23日電據英國天空新聞網當地時間7月22日報道,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巴西海岸附近海域的鯊魚可卡因檢測呈陽性。在測試的13條鯊魚中,均發現了這種情況。圖片來源:英國天空新聞網報道截圖報道稱......
幾十年來,人們對癌癥和心臟病等常見疾病進行了大量研究,這些疾病的治療方法因此得到了極大的推進。然而,有許多疾病只影響少數人。這些疾病常常不受關注,相關研究也很少。其中包括很多罕見的遺傳性疾病,例如DO......
美國科學家發現,可卡因成癮會擾亂多巴胺神經元,多巴胺神經元控制著人們如何感知獎勵以及從中學習經驗。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神經元》期刊。動物和人類研究中都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可卡因成癮會影響大腦中多巴胺信號......
一項在老鼠身上進行的新研究可能解開了困擾部分人許久的謎團——暈動病。據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報道,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已經弄清楚大腦中的哪些細胞會誤解內耳、眼睛和腿部的感......
當科學家第一次在顯微鏡下觀察大腦組織時,他們看到的是難以捉摸、雜亂無章的混沌狀態。19世紀,現代神經科學之父圣地亞哥·拉蒙·卡哈爾將這種體驗比作“走進了擁有千億棵樹的森林”。多年來,他試圖寫一本帶插圖......
12日,同時發表在《科學》《科學進展》和《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的21項研究,公布并詳細解釋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人類腦細胞圖譜。這些研究對3000多種人類腦細胞類型進行了特征分析,闡明了某些人類腦細胞與......
100多年來,科學家們一致認為,離散的腦細胞集合通過一系列相互連接的纖維向其他大腦區域發出信號。在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將數學模型應用于大腦活動,發現大腦功能可能更多地與形狀有關,而不是與連通性有關。......
盡管技術在不斷進步,但人腦在幾個方面仍然優于計算機。雖然計算機可以比人類更快地進行數學計算,但人腦能夠處理復雜的感官信息,并輕松地適應新的經驗。這種能力仍然是計算機無法企及的,而人腦在完成這一壯舉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