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是防范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重點時期,大家要對照風險清單,對轄區食品藥品生產經營單位逐一排查。”1月20日,江北區華新街街道食品藥品監管所負責人正向執法人員部署工作,記者在現場目睹了這一幕。
據了解,自去年以來,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開展了食品藥品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設,率先在食品生產行業探索建立安全風險指標評價體系,根據食品安全風險事項等級,建立風險等級檔案和對應的監管“臺賬”,把監管關口前移,變被動為主動,加強風險管控。
搭建平臺收集風險信息
“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說到底是風險管理。作為監管部門,最擔心的是不知道可能的風險點在哪里,最被動的是怕成為救火員。根據國內外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先進經驗,我們積極創新監管模式,把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處置有機結合起來,大力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掌握監管工作的主動權。”市食安辦主任、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夏永鵬說。去年,市食安辦出臺了《食品安全風險管理辦法》,按照“統籌組織、部門協作、分級管理”模式,通過搭建食品藥品安全風險管理信息平臺,對食品藥品監管、農業、衛生計生、檢驗檢疫、質監等行政機關,在日常管理、監督執法以及相關技術機構中收集的風險信息進行匯總、研判后,對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或潛在危害采取預防性的安全保障措施。
去年,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依托食品抽驗、快速檢測系統,實現了地產品種全覆蓋抽檢監測,并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行業“潛規則”、涉嫌違法添加等涉及標準外的食品風險指標監測3083批次,檢出問題食品79批次。同時,利用案件查辦、日常監管、廣告與互聯網監測、輿情監測、12331舉報投訴等系統,廣泛收集食品藥品安全風險信息。通過定期收集農業、衛生計生、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的食品日常監管、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結果,及時發現了一批風險隱患。
加強研判建立風險清單
為加強對風險信息的研判,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去年組建了食品藥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不定期地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再評價及風險評估,對敏感性、行業性、區域性問題的風險因素、風險程度,及時進行分類評估,提出分級管理意見。去年,針對白酒、食用油、大米中的風險信息,該專家委員會開展了5次專題評估。
“我們還在爭取與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合作建立食品藥品風險檢驗檢測聯合實驗室。”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實驗室將專門針對國家標準以外的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開展科技攻關。根據風險研判結果,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食品生產環節初步建立了包括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使用非食用物質等的風險清單,制定了《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風險分級管理辦法(試行)》,對食品生產風險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根據風險清單,建立監管臺賬,對轄區的食品生產企業開展分類有效的動態監管。”墊江縣食品藥品監管分局食品監管一科負責人說,風險清單使監管部門增強了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及時性和問題處置的有效性。
掛單整改強化風險處置
針對發現的各類風險隱患,全市食品藥品監管系統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建立監管“臺賬”,實行“掛單”整改,確保問題產品100%核查處置、發現的問題100%再檢。
據了解,去年,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風險等級較高、涉及面較廣的突出風險隱患,組織開展了白酒和食用油、凍肉及制品等食品專項整治5個,立案查處2265 件,取締無證經營12家,吊銷許可證16個。針對學校食堂及周邊食品經營網點潛在安全風險較大的情況,會同教育部門開展了拉網式排查和集中整治,發現和整改隱患3279起,立案處罰235起,取締無證經營和流動攤販242戶次,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品經營供餐網點持證率由2013年的73.38%提升到2015年的95%。聯合衛生計生等部門開展了地產中藥飲片專項治理,聯合公安機關開展了化妝品經營重點場所專項整治等,有效打擊了一批違規違法行為,防范了一批風險隱患。
加強預警發布風險提示
發現的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如何讓市民知曉,提高防范意識?對此,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積極加強工作創新,及時開展風險交流預警。
“購買一般蔬菜先用清水至少沖洗3遍,然后泡入淡鹽水中再沖洗一遍。對包心類蔬菜,可先切開,放在清水中浸泡10-2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以清除殘附的農藥……”去年12月30日,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該局公眾信息網發布了《關于3批次食用農產品不合格的通告》,針對市民日常食用的豆芽菜、鮮食用菌等,發布了抽檢監測信息,提示了防范不合格食品安全風險的小常識。
按照科學、客觀、及時、公開原則,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充分利用互聯網、電視、報紙等,去年主動發布食品抽檢信息18期近2萬批次,其中不合格產品805批次,提示監管部門加強監管,督促行業協會加強自律,提醒公眾準確甄別、正確使用,社會反響良好。
各有關單位及專家: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牽頭制定的《人工智能平臺技術要求第1部分:食品生產》標準項目已被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批準立項。為廣泛吸納各相關方參與,充分依托各方資源開展食品生產領域人工智能平臺技術......
一、標準制定背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食品產業增長加速,消費者對高質量食品的需求不斷增加,食品行業質量提升迫切需要食品質量標準的支撐。由全國食品質量控制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13)組織和......
近日,海南省市場監管局、海南省知識產權局出臺《關于服務食品生產高質量發展的十一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從食品安全、質量管理、知識產權等方面入手,凝聚市場監管合力,提升食品生產質量水平。《措施》著......
今年以來,張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日常監管、飛行檢查、體系檢查、抽檢監測等相關內容,聚焦重點企業、重點區域、重點品種,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根據生產的品種、管理制度落實、過程控制、原輔料采購、出廠檢驗、成品......
過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水和太陽光能生產農作物和食物是人類獲取糧食的主要途徑,但該過程非常低效,只有大約1%的太陽光能量被用于植物生長,轉化為生物質能。近日,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特拉華大學的研究......
1月份已經過去,現在隨食品伙伴網一起,回顧一下過去一個月食品行業熱點新聞吧!《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公布3月1日起施行2020年1月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日前,拉薩市市場監管局開展食品生產質量安全專項檢查。加強對重點生產企業的專項檢查、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的督查,以及約談5家企業,要求企業負責人加強管理,加大投入,及時排查自身存在的安全隱患,切實把好食品生......
11月13日,上海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市教委、市農業農村委在金山區舉行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罰沒物品集中公開銷毀活動。今年以來,上海圍繞嚴厲打擊食品生產經營環節違法違......
為進一步提高基層市場監管食品生產安全監管能力和食品生產企業落實食品生產安全主體責任能力,針對食品生產及監管中存在的應對體系檢查能力差、食品標簽、食品營養標簽屢被職業打假人投訴舉報的亂象。2019年9月......
福建省龍海市市場監管局加強食品生產企業監管,對生產過程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絕不姑息,堅決依法從嚴懲處。截至今年8月20日,已查處食品生產違法案件63件,罰沒款358.5萬元。龍海市市場監管局加強宣傳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