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1-22 13:34 原文鏈接: JNCI:攜帶新易感基因,患卵巢癌風險比常人高3倍!

      日前,《th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期刊發表一篇文章,證實相比于正常女性,攜帶有易感基因BRIP1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增加了3倍。之前的研究已經證實BRIP1基因與卵巢癌有關聯,但是最新研究首次完成了對其癌變風險的量化分析。

      數據統計,每年全球會出現超過21,000新增卵巢癌患者,超過14,000女性死于卵巢癌。作為女性健康的“大殺手”之一,卵巢癌早期階段很難檢測出來,且癌細胞擴散速度快,對化療易產生抗藥性。因為卵巢位置較深,沒有有效的檢測技術用于癌癥初期階段。 75%-85%女性卵巢癌在晚期才被診斷出來,那個時候癌細胞已經擴散,預后效果很差。

      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卵巢癌早期檢測方法。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人員正在攻克這一難題,以找到簡單的檢測流程或者篩選方法用于卵巢癌預測和檢測。

      易感基因BRIP:患卵巢癌風險比常人高3倍

      特定突變會顯著增加或降低患癌風險,挖掘這些突變基因對患癌風險預測具有重要意義。來自于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以8000名歐洲女性的基因組信息為分析對象,囊括了約3250名卵巢癌患者、3400名健康女性以及2000名家族有過卵巢癌疾病史的女性。

      數據顯示,攜帶有BRIP突變的女性在中老年時期更易被診斷出癌癥。結果分析得出,每1000名中平均會有18名女性患卵巢癌,但是這種如果攜帶有突變的BRIP1基因,風險就會高出3倍。BRIP1基因突變后,會抑制細胞DNA正常修復過程,且隨著時間推移,損害進一步加深直至導致癌變。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夠為卵巢癌的風險監測提供了很好的指標,有望應用于基因篩查中,以便預測女性患癌風險,從而提前干預、及時治療。

      其他卵巢癌高危基因和生物標志物

      目前,針對卵巢癌風險基因的研究已有很多報道,確定的高危基因包括:BRCA1、BRCA2、STK11。

      卵巢癌的生物標志物根據其組織病理類型可分為多種亞型,其中上皮來源性腫瘤是最為常見的類型,現有腫瘤標志物大多也與卵巢上皮性癌密切相關,包括血清CA125、人附睪蛋白4,是目前卵巢癌檢測和術后檢測應用最廣泛的生物標志物。

      備注:文章編譯、整理自Mail Online、Cancer Research UK網站。

    相關文章

    多個新乳腺癌易感基因確定

    英國劍橋大學和加拿大拉瓦爾大學的科學家開展了一項大規模國際合作,確定了至少4個與乳腺癌相關的新基因,這些基因最終可能被納入檢測,以確定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并為開發新療法提供參考。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

    中國漢族人群重型痤瘡的遺傳易感基因研究取得進展

    痤瘡,俗稱青春痘,是因皮脂腺與毛孔的堵塞,使皮脂外流不暢所致的一種常見炎癥性皮膚病。痤瘡的發病由多基因共同調控,也可受到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多方面的影響,是一種復雜性疾病。根據Pillsbury分類法在......

    外顯子測序發現兒童腎母細胞瘤新的Wilms腫瘤易感基因

    腎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兒童腎癌,其具有遺傳異質性。雖然目前已經鑒定出了幾種Wilms腫瘤易感基因,但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可能存在更多的易感基因。來自倫敦腫瘤研究所的NazneenRahman教授及其研究團......

    基因檢測在質疑聲中日益“親民”多個企業涉足并嶄露頭角

    醫務人員正在進行血樣檢測。在口腔內刮一刮,取下一點口腔黏膜,即可進行簡單的基因檢測。看似“高大上”的基因檢測,其實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的多個領域,商業基因檢測正在質疑聲中日益“親民”。在資本市場,基因檢測......

    我國科學家鑒定出抑郁癥易感基因和遺傳變異位點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社會挫敗引起的自尊下降和壓力增大導致的抑郁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面對社會挫敗,不同的人表現出很大的差異,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一直以來未被解答。在973計劃支持下,華中科技大學陳建......

    北大教授MolPsychiatry:四個中國人精神分裂癥易感基因

    來自北京大學第六醫院,清華大學生科院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Commonvariantson2p16.1,6p22.1and10q24.32areassociatedwithschizophreni......

    國內口腔專家新發現14個唇腭裂易感基因

    近日,武大口腔醫學院邊專教授團隊和安徽醫科大學孫良丹教授團隊合作完成的唇腭裂易感基因研究取得新進展。發現了14個新的非綜合征型唇腭裂相關易感基因,將唇腭裂遺傳機制的研究更進一步。相關成果在自然子刊在線......

    中美科學家合作研究發現自身免疫病共有易感基因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風濕病研究所與南卡羅來納醫科大學等研究機構合作研究發現易感基因,與多種自身免疫疾病相關,為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原發性干燥綜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療干預找到了......

    201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哪些易感基因受關注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8月17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其中面上項目16934項、重點項目612項、創新研究群體項目38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中山大學科學家團隊發現新的鼻咽癌易感基因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和貝錦新教授研究團隊聯合北京醫院、北京蛋白組研究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加坡基因組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完成了一項鼻咽癌遺傳學研究,發現了兩個新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