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引發全球公共衛生擔憂同時,各國疫苗企業爭相宣布研發相關疫苗,在疫苗研發領域一直相對落后的中國企業迄今尚無動作。僅有三家機構在技術門檻不高的病毒快速檢測試劑上開發出產品。
寨卡病毒是在美洲發現的一種蟲媒病毒,自2014年2月,在智利發現首位本土病例后,寨卡病毒開始在美洲、歐洲和全球蔓延。世界衛生組織(WTO)已經宣布寨卡病毒爆發已經為全球緊急事件。據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全球感染寨卡病毒的最新報告指出,已證實在34個國家境內有確診病例,其中27個國家在拉丁美洲。
2月15日,中國衛計委官網通報,廣東省確診一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成為中國發現的第二例寨卡病毒感染者。今年2月9日,一名在廣東工作的江西籍男子被確診為首例寨卡病毒感染者。2月14日,第一位確診患者痊愈出院。目前,第二例寨卡病毒感染者正接受隔離治療。
寨卡病毒通過蚊子傳播,盡管大多數人的癥狀較輕或者根本沒有癥狀,但人們懷疑寨卡病毒會導致可怕的先天缺陷(新生兒小頭癥),同時呼吁孕婦不要前往疫區。
迄今為止,針對寨卡病毒還沒有被證實有效的疫苗。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已在物色寨卡病毒可能的疫苗制造商。目前已發現大約有15個藥品制造商或診療機構,正在攻克寨卡病毒疫苗難關。其中,美國和印度的兩家機構在這一領域處于領先位置。美國總統奧巴馬也要求國會緊急撥款18億美元,用于應對寨卡病毒和在國內外傳播這種病毒的蚊蟲。
疫苗被認為是全球生物研發最熱門的領域。但中國在疫苗研發方面一直較為落后,即使是基礎疫苗領域,菌種也多來自跨國藥企。
中國已有三家機構宣布開發出了寨卡病毒的快速檢測試劑,分別是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出血熱室、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遺傳與產前診斷中心和清華控股旗下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下稱博奧集團)。
除寨卡病毒的快速檢測試劑外,博奧集團還稱,已經應用新技術高效制備出了寨卡病毒的假病毒顆粒,可用于科研或產品開發的標準品或參考品。但和疫苗相比,檢測試劑的技術含量和市場價值較低。
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表示,預防寨卡病毒的疫苗的面世至少還需要18個月的時間。但與此同時,已有多家公司表示,研發寨卡病毒的疫苗已獲得階段性成果。
2月5日,印度海得拉巴的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宣稱,他們開發出了世界上首個針對寨卡病毒的疫苗,一旦通過審批,4個月內就能生產100萬支疫苗。“我們可能是世界上首家申請寨卡病毒疫苗ZL的公司,早在9個月前就提出了申請。” 印度海得拉巴的巴拉特生物技術公司總裁克里希納·埃拉稱,公司利用官方進口的寨卡病毒開發出了兩種候選疫苗,不過進行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驗還需很長時間。希納·埃拉稱,他已經尋求政府的支持,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已著手提供幫助。
研制出登革熱疫苗的法國制藥巨頭賽諾菲也表示已啟動了一項研發寨卡疫苗的項目。寨卡病毒與登革病毒相近,兩者同屬于黃病毒屬。賽諾菲表示,公司在研制針對黃病毒屬病毒的疫苗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其生產的用于預防黃熱病、乙型腦炎以及登革熱等傳染性疾病的疫苗均已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批準使用。去年12月,該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個登革熱疫苗先后在墨西哥、菲律賓和巴西獲得許可。
美國生物醫藥公司紐琳基因公司(NewLink Genetics)表示,正在研究寨卡病毒感染的治療方法。此前該公司曾和默克公司(Merck Co)開發出了埃博拉病毒疫苗,并在臨床試驗中被證明有效。紐琳基因公司首席執行長Charles Link也表示,紐琳基因公司目前還沒有對任何寨卡疫苗進行人體試驗,研制還需要一段時間。
韓國生物醫藥公司GeneOne Life Science Inc.和美國生物技術公司Inovio Pharmaceuticals正在聯合研究預防和治療寨卡病毒感染的DNA疫苗。據路透社稱,Inovio很有可能成為首家推出寨卡疫苗的公司,其疫苗也許年底之前就可以使用在有限的緊急情況中。
寨卡病毒是一種主要由媒介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等)傳播的黃病毒。近日,南方醫科大學教授陳曉光團隊研究發現寨卡病毒而非登革病毒-2可以通過血餐和人工尿液感染騷擾阿蚊,被感染的蚊子可以通過叮咬將寨卡病毒......
蚊媒病毒是以蚊蟲作為傳播媒介的病毒的統稱,其中寨卡病毒、登革病毒在內的多種病毒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嚴重威脅。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揭示蚊蟲傾向于叮咬病毒感染者從而造成疫病加速傳播的機制,相關成果在《Ce......
寨卡病毒是一類蚊媒傳播病原,感染孕婦可引起新生兒小頭畸形。2015-16年寨卡疫情成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目前尚無獲批疫苗。寨卡病毒與登革病毒的抗原性接近,屬一個超血清家族。最新的人群隊列研究發現,......
得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分校的醫學研究人員首次表明,對懷孕的小鼠進行單次更高劑量的疫苗接種可以安全地保護她和她的胎兒免受寨卡病毒的感染。相關結果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上。......
得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分校的醫學研究人員首次表明,對懷孕的小鼠進行單次更高劑量的疫苗接種可以安全地保護她和她的胎兒免受寨卡病毒的感染。相關結果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上。......
Zika等傳染病的傳播取決于許多不同的因素,包括環境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等。近來,很多研究希望預測寨卡病毒在全球和局部水平上預測寨卡病毒的傳播風險,但是仍然沒有很好地理解傳播的時空格局。最近,來自Goe......
眾所周知,開發能夠適應不同病毒復制機制的藥物將極大地提高不同類型傳染病的治療手段。在一項新的工作中,坦普爾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表明,利用現有藥物來治療其它類型病毒性疾病實際上是可能的。坦普爾的研究人員......
2019年8月27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金俠課題組和王海坤課題組合作研究論文“ZIKVinfectioninducesrobu......
寨卡病毒(ZIKV)等黃病毒科病毒在全球廣泛流行,引起較大危害,而目前尚無批準的特效藥物和疫苗用于防治。ZIKV的囊膜蛋白(E蛋白)在病毒感染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一個理想的抗病毒靶標。在天然病毒粒......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瞄準傳播寨卡病毒蚊子唾液中的一種蛋白,減少了小鼠的寨卡感染率。這項發現指出了針對寨卡病毒和類似的蚊媒病毒疫苗開發策略。研究發表在《NatureMicrobiology》。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