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干細胞(CSC)是腫瘤中的一群特殊細胞,它們可以通過自我更新和分化,啟動并維持癌癥的發展。這些細胞相當于是癌癥的“種子”,不僅能支持腫瘤的生長,還會促使癌轉移和復發。
邁阿密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在Cancer Research雜志上發表文章指出,腫瘤周圍的脂肪會促進癌癥干細胞的擴張和侵襲。正因如此,肥胖的人更容易患乳腺癌,而且癌細胞更有侵襲性。
肥胖會造成胰島素、血糖和血脂水平紊亂,進而引發高血壓、Ⅱ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等代謝問題。除 此之外,肥胖還會讓人更容易患上某些癌癥。據統計,多達20%的癌癥相關死亡可以歸咎于肥胖。肥胖女性更年期之后患乳腺癌的風險更大,預后情況也比較差。 肥胖相關脂肪會引起局部炎癥,阻礙脂肪細胞的成熟。不過科學家們還不清楚肥胖推動癌癥發展的具體機制。
邁阿密大學的研究人員將脂肪細胞與乳腺癌細胞共同培養,以評估脂肪對腫瘤侵襲性和轉移能力的影響。他們發現,未成熟 脂肪細胞與癌細胞之間的互作,會增加促炎癥細胞因子的釋放。長期與脂肪細胞或細胞因子在一起,癌細胞中的CSC會越來越多,它們移植到小鼠體內后轉移能力 更強。
進一步研究表明,這些未成熟脂肪細胞或細胞因子激活了癌細胞的Src,導致轉錄因子Sox2和miRNA-302b激活。SRC抑制劑能夠減少細胞因子的生產,降低CSC所占的比例。這種藥物有望成為治療乳腺癌的新途徑。
近年來關于肥胖與癌癥的研究都集中在預防癌癥的行為干預方面了,但是對于全球將近7億的肥胖成人來說,除了減肥植物,更有效的措施是減輕他們患病風險,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等組織指出,肥胖相關的癌癥就會是下個十年,癌癥研究領域最為緊迫的問題。
去年六月,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Cell出版社旗下子刊《Cell Reports》上發表文章,揭示了肥胖和癌癥發展共享的一個分子機制。研究顯示,這個重要的機制由肝臟SirT1介導。
今年一月,南京醫科大學和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本期Cell Metabolism雜志上發表文章,全面探討了肥胖與癌癥之間的復雜關系。文章的通訊作者是南京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的孫倍成教授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Michael Karin。
低熱量飲食和間歇性禁食已被證明有許多健康益處,被認為能夠延緩年齡相關疾病的發生,甚至延長壽命。這一現象背后有許多復雜的機制。麻省理工學院之前的研究顯示,禁食發揮其有益作用的一種方式是通過提高腸道干細胞......
低熱量飲食和間歇性禁食已被證明有許多健康益處,被認為能夠延緩年齡相關疾病的發生,甚至延長壽命。這一現象背后有許多復雜的機制。麻省理工學院之前的研究顯示,禁食發揮其有益作用的一種方式是通過提高腸道干細胞......
在數百萬年的人類進化過程中,與飲食相關的營養供應是影響人類生理的環境因素中的一個關鍵因素,人類進化過程中見證了與人類生理和病理適應相關的重大飲食變化。然而,盡管對飲食與人類健康和疾病之間的聯系進行了廣......
記者8月21日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醫院骨科、腫瘤模型與個體化診治研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教授黎志宏團隊在骨腫瘤、骨轉移瘤及納米材料領域獲系列新成果。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化療藥物耐藥是......
何裕民對于很多不是很活躍的腫瘤,完全可以用“一停、二看、三通過”的方法來對付它,這可以看作是另一類“將軍思維”。現實中,誰都知道作出哲學思考頗難,而"將軍思維"也非易事,但癌癥又是......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癥完全可以預防。大量研究證實,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遠離致癌物、接種疫苗、保持樂觀心態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癥風險。不過,網絡上有關預防癌癥的說法五花八門。“人乳頭瘤病......
預防的說法靠譜嗎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癥完全可以預防。大量研究證實,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遠離致癌物、接種疫苗、保持樂觀心態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癌癥風險。不過,網絡上有關預防癌癥......
全球首次!鐘南山團隊呼吁急需建立腫瘤學-呼吸學學科。腫瘤學-呼吸學2024年7月26日,鐘南山院士團隊在TrendsinCancer期刊上發表一篇名為Oncology-Respirology:adis......
腸癌多組學研究成果發布 結直腸癌被稱為“沉默殺手”,全球每年結直腸癌新增病例約190萬例,發病率居所有癌癥第三位。更可怕的是,約2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發生轉移,其死亡率更是高居各類癌癥第二位......
科技日報北京8月6日電(記者張夢然)據日本東京大學官網最新報道,該大學藥學研究生院團隊發現,將能再生身體的簡單生物體基因轉移到普通果蠅體內,轉移后的基因抑制了果蠅與年齡相關的腸道問題。這表明具有高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