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大學田見暉教授領導的團隊首次揭示了小鼠體外受精(IVF)胎兒出生性別比例失衡的機制,并且通過針對性地調整IVF培養體系,解決了IVF性別失衡問題。研究成果以“Impaired imprinted 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skewed sex ratio follow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X染色體失活不足導致體外受精胚胎性別失衡》)為題于2016年3月7日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在線發表(鏈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6/03/02/1523538113.full),IVF培養體系優化方案已申報發明ZL。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472092)等項目的資助。
體外受精(IVF)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優良種畜擴繁及人類的不育治療。在家畜方面,牛體外胚胎生產已成為最具潛力的快速擴繁技術,該技術比牛的正常繁殖速度提高了幾十到上百倍,近幾年在北美亦初步實現大規模應用。此外,目前全球每六對夫婦中就有一對存在不育問題,已有超過540萬的試管嬰兒通過IVF技術出生,并以每年35萬例的速度遞增。盡管如此,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家畜乃至人類的IVF技術面臨著多種短期或長期的健康風險,例如流產、性別比例失衡、出生前后發育缺陷、出生后多種疾病風險增加等問題。其中,性別比例失衡引起了科學界及公眾的廣泛關注,其機制始終不清楚。
XCI(X染色體失活)是早期發育中雌性胚胎為了平衡與雄性胚胎X染色體基因表達劑量而發生的特異性表觀修飾,通過這一表觀修飾使得雌性胚胎的一條X染色體表達沉默。田見暉教授團隊研究證實IVF導致的雌性胚胎XCI不足,從而引發雌性傾向的胚胎發育異常及出生性別失衡。同時,他們還發現Rnf12(Ring finger protein 12)和Xist(X-inactive specific transcript)這兩個調控XCI的核心因子的表達抑制是導致iXCI(imprinted 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不足的關鍵因素。研究人員在胚胎培養液中適時地加入低劑量的視黃酸可顯著改善IVF胚胎的iXCI狀態,緩解雌性胚胎的發育異常,并最終使出生性別比例得到恢復。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鄧增欽團隊與天津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張恒團隊合作,在《自然》(Nature)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basisfortheactivityofthetypeVIIC......
農業生產中過量施用氮肥反而會降低水稻產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南京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團隊首次在分子遺傳學層面闡明了過量施用氮肥導致水稻無效分蘗形成的機理,從水稻自然群體中發掘了氮高效優異單倍......
華中科技大學生命學院張珞穎團隊和薛宇團隊在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上合作發表了題為“Large-languagemodelsfacilitatediscoveryofthemole......
積極運動對人體健康具有多種益處,既往研究表明運動會改善包括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在內的多器官系統的生理狀態,能夠緩解代謝性疾病、癌癥等慢性疾病的進展。從機制上來看,肌肉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稱為肌肉因子......
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頡偉研究組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以長文形式發表了題為“早期胚胎多種SOX2-增強子互作模式調控多能性程序”(MultifacetedSOX2-chromatinintera......
真菌感染會對人類、動物和植物構成威脅,甚至帶來嚴重后果。來自德國杜塞爾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學(HHU)等機構的科學家,在一項最新研究中,闡明了真菌感染的一個重要分子機制。這一研究有望促進新型抗真菌藥物......
炎癥性腸病(IBD)是一種與消化系統相關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分為兩種主要疾病類型: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由于病因不清,目前IBD只能以緩解癥狀作為長期治療手段。前期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心理壓力可誘......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產品加工與功能評價團隊研究探討靜態高壓(HPP)對蜂王漿主蛋白(MRJPs)聚集行為的影響,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其調控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食品膠體(FoodH......
蓮來自蓮科蓮屬,是最古老的雙子葉植物種屬之一。目前現存的蓮屬植物僅有兩個種——亞洲蓮和美洲黃蓮,且花色差異明顯。亞洲蓮野生種的花色有紅色和白色,而美洲黃蓮的花色僅有黃色。先前研究表明,紅色亞洲蓮和美洲......
中醫藥在肺癌治療上積累了豐富經驗,也記載了不少具有抑癌、抗癌作用的中藥材,其中曝光率最高的要數“黃芩”。中醫理論認為其長于“清上焦之熱”,故多用于呼吸系統“實癥”。但它究竟如何發揮“扶正祛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