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護膚品、咖啡、茶、紅酒、維生素等富含抗氧化劑的日常生活佳品,在特定條件下可能是一把雙刃劍。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鄭宏庭教授率領的團隊最新研究證實,日常生活中和臨床某些抗氧化劑可能會促進腫瘤轉移。這一題為《激活NRF2通路的抗氧化的抗糖尿病藥物加速腫瘤轉移》的原創性論著4月13日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子刊《科學—轉化醫學》上,并因此提出,在制定某些糖尿病合并腫瘤患者降糖治療方案時,需更加謹慎。
據了解,糖尿病與腫瘤的相關性早在1910年就有學者提出,且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證據表明:糖尿病與腫瘤密切相關。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上升,糖尿病合并腫瘤患者人群日益增多。近5年來,鄭宏庭團隊利用小鼠開展試驗,將肝癌、結腸癌和健康小鼠分別使用抗氧化劑藥物進行對比,發現使用抗氧化劑藥物的小鼠體內腫瘤病灶發生了轉移。經過進一步研究證實,某些抗氧化劑藥物能提高腫瘤細胞活性,從而會加速腫瘤病灶的轉移與侵襲。
這項研究成果顛覆了以往對抗氧化劑的單一認識,對糖尿病合并腫瘤患者降糖藥物選擇和抗氧化劑的選用具有重要意義,警示需謹慎對待抗氧化劑在腫瘤患者中的使用。《科學—轉化醫學》在配發的點評中說到:“既往膳食元素中的抗氧化劑常用于癌癥預防,但該研究顯示抗氧化劑可能是一把雙刃劍,甚至并無益處,故抗氧化劑應當慎用,尤其對糖尿病已經合并發生的腫瘤。”同時,作為該期重點論著,Science門戶網站“EurekAlert”與“MedPak”還刊登了研究組的照片和介紹。
一項針對老鼠的研究表明,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抗氧化劑補充劑可能刺激腫瘤內血管的形成,從而導致肺癌變大和擴散。一位研究人員強調,患有癌癥的人不應該在飲食中避免這些抗氧化劑,但通過補充劑攝入超過所需的......
科技日報記者4月8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蔡尚團隊在《細胞》期刊在線發表最新研究論文,首次證實乳腺癌組織中存在多種獨特的“胞內菌”,并揭示它們在腫瘤轉移定植過程中所起的關鍵作用。這項研究鑒定......
近期,復旦大學研究團隊在《ACSNano》上發表了題為“SequentiallyTriggeredBacterialOuterMembraneVesiclesforMacrophageMetaboli......
《自然》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濃度棕櫚油包含的一種膳食脂肪酸中,會促進小鼠口腔癌和皮膚癌細胞的轉移。脂肪酸的攝入和代謝變化一直被認為與癌細胞轉移有關。癌細胞轉移是指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的......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癌癥研究論文稱,科研人員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高濃度暴露在棕櫚油包含的一種膳食脂肪酸中,會促進小鼠口腔癌和皮膚癌細胞的轉移。這項研究結果或能幫助找到癌癥新的療法。該論......
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雖然在血液中的數量僅占不足5%,但作用很大,不僅具有殺傷細菌、寄生蟲的功能,也是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中極為重要的效應細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沈華浩教授和應頌敏教授......
細胞間串擾在癌癥進展和轉移中起重要作用。然而,這些癌細胞之間如何相互作用尚不十分清楚。腫瘤細胞釋放的外泌體已被證明是有效的細胞間信號介體。2021年5月26日,復旦大學欽倫秀及董瓊珠共同通訊在Sign......
近日,ActaPharmacologicaSinica(2021,42(3):323-339)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基于微納操作機器人的腫瘤轉移過程中多尺度機械特性研究綜述論文......
NIH資助的ShikharMehrotra博士和Xue-ZhongYu博士及其他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medicalUniversityofSouthcarolina)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改進免疫治療的......
腫瘤轉移是癌癥致死的首要原因。長久以來,對腫瘤轉移機理的研究一直聚焦于腫瘤與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然而在近年來,由于外泌體被發現可以作為包括腫瘤在內細胞之間信息傳遞的一種新方式,腫瘤轉移研究領域再度變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