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4-25 15:23 原文鏈接: MIT學術大牛談如何做成果轉化和避免創業三大失誤

      羅伯特-蘭格,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著名教授,三院院士, 他是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世界知名的頂級專家,并具商業奇才,成功把實驗室的科學發現和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世界的治療方法和診療試劑,設備和藥品。

      他創辦了大約30家初創公司,并擁有大約1100項專利。他也是世界上引用最多的論文作者之一。

      蘭格其實并不適合一個連續創業者的標準定義——他沒有經歷過正規的商業培訓,他43年的職業生涯幾乎主要花在了學術界。

      在70年代, 作為一個年輕的工程師,不想在石油行業謀事,而是在醫療領域從事創新研發的工作,這種職業觀與當時更資深的高級研究員有點格格不入,他們普遍認為蘭格的早期想法是愚蠢的。

      但是蘭格如今被生物科技界廣泛認為是世界頂級的生物醫學工程師,已從他在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實驗室培育出許多大獲成功又有臨床價值的技術,產品和治療方法。

      他一家實驗室的(成果轉化), 已經比許多生物技術公司做的更多更好  -其中的成功案例,包括第一個使用新的給藥機制將化療藥直接輸送到腫瘤部位,這項技術最近轉讓給日本制藥公司衛材(Eisai).

      另一項創新技術, 是研制了一種可以以不同的速率釋放多種藥物的陰道內環。波士頓的Juniper制藥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購買了這項技術和裝置的專利許可。

      在劍橋,馬薩諸塞州的麻省理工學院, 羅伯特-蘭格在運行管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醫學實驗室,他的實驗室有超過1000萬美元的年度研發預算。從他實驗室,通過他學生及合作者,先后培育孵化了大約30家生物科技企業, 他的實驗室已經申請與獲得1100項專利, 其中大約300個已授權給制藥,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械公司。

      他先后發表了1300篇科學論文,是世界上引用最多的工程師。他是麻省理工學院僅有的11位學院特技教授之一,這是該校最高級別的榮譽。蘭格贏得了幾乎世界上每一個主要工程和技術獎。2013年,奧巴馬總統授予他技術和創新的國家科學獎章, 這是美國國家級別的科學家最高榮譽。

      去年10月,蘭格獲得了著名的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最佳工程師的150萬美元獎。評獎委員會稱,他已經通過他的創造發明,改善了全球范圍至少20億人的生活和健康。

      但是,忙于應對許多講演及采訪, 并沒有影響他繼續創新效率。眼下他正試圖將一些原來必須每天服用的藥物, 改型成緩慢釋放的長效藥物,患者可以在幾周,幾月甚至按年服用。他的一個原初型項目是一個可溶解的星形膠囊。當患者吞咽后,該膠囊被溶解并在胃中膨脹。由于其奇怪的星狀,無法通過消化道,所以該藥物會在一段時間保持在那里,并緩慢釋放藥物。

      這種類型的藥物輸送和服用方式,特別適用發展中國家的患者,因為那里的病人獲得藥品和醫療服務的機會有限。這就是為什么比爾·蓋茨曾要求蘭格發明一種植入性裝置,為女性提供節育和避孕藥的穩定釋放,并讓使用者可自主調節甚至關閉給藥及其劑量。

      微芯片 MicroChips公司,就是2013年從蘭格實驗室催生孵化的, 并預計將在2018年向市場推出產品。

      不過,蘭格追求創造突破性的醫療器械和治療方法的路徑, 并不完全一帆風順。他最初涉足學術研究時,前九個研究經費的提案和資金申請均被否決。201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校園里的一個周末聚會上, 他談到自己曾經因為苦于尋找合適公司患過抑郁癥。

      在他的運營許多項目的空隙,蘭格在麻省理工學院接受國際商業時報(IBT)記者采訪, 講述他的創新創業經驗,大致介紹在什么恰當的時候推出一個新公司,如何找到最完美的首席執行官等。

      蘭格與IBT記者訪談時,談到他是如何知道什么時候是最佳的創業節點,他如何選擇學生,以及為什么大多數教授在其成果轉化和商業化過程時會失敗,問題出在哪里。

      國際財經時報(IBT):你在什么階段意識到應該為某一個項目推出新的公司?

      羅伯特蘭格:我之前開公司,我希望它的技術是相當先進的。我感覺我們在這一領域有很好的機會。我們必須已經將它(項目)推進到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有一篇或若干篇高質量的論文。我們大概有概念驗證(Proof-of-concept)的動物實驗數據。我們有一個專利。通常如果它將是一個公司,它應該有能用于很多項目或多種應用的平臺技術。

      IBT:MIT的學生必須具備哪些素質和要求才有資格進入你的實驗室工作?

      蘭格:我們每年有大約有5000個的申請人,但是,還是很難找到我期待已久的超級巨星。我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我認識的人告訴我或向我推薦。如果來自哈佛或斯坦福的人說,這是最好的人選,我就相信。

      IBT:在那些5000申請人中,每年有多少學生被你錄用加入實驗室?

      蘭格:5到10個。

      IBT:你的一個特色是與學生共同創辦生物技術公司。這幾年,你看到哪些變化, 比如那些熱衷于追求學術生涯與那些想要成為企業家的學生比例有任何變化?

      蘭格:我們看到(現在年輕人)對這二個領域都很有興趣。三十年前,沒有人會想到創辦公司。現在,學生來這里,他們對辦公司越來越感興趣。但我仍然不認為這是多數。

      IBT:作為一個生物技術產業化的老手,針對藥品的價格日益攀升, 你是否擔憂?

      蘭格:我完全理解人們在價格問題上的擔憂,但現在價格管制趨嚴,這對我們正在試圖開發的,和我們正在試圖讓外部世界分享的成果,會有很不利的影響。

      因為(創新有風險),許多項目很難得到投資者。他們可以投資于互聯網或投資憂步。他們為什么要投資我們?我寧愿看到投資到醫藥研發。

      我認為,長遠來看,它(價格)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在短期內,會影響到所有的公司,包括我們的實驗室  -因為我們總是在籌集資金。在有些地方,你可以通過轉讓權益籌集到資金,你也可能寄托某種希望融到足夠的錢。融錢之所以重要, 是因為除非你募集到足夠資金,否則你就沒有機會做你希望做的項目和創新。我們這一行,融資并不很容易。

      IBT:甚至在贏得女王獎等眾多獎項后,你還很難找到資金做研究嗎?

      蘭格:答案是肯定的。

      我仍然在申請研究經費時得到拒絕。我認為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遭遇。不過我很幸運,不同的基金會經常來找我  -蓋茨基金會,青少年糖尿病研究基金會。他們到我們這里來考察, 部分原因是我們已經能夠創造東西來幫助別人。

      IBT:你已經在成果轉化和商業化,從實驗室的發現到新療法和產品的轉讓取得巨大成功。你認為在創業初期,教授和生物技術創業者最容易犯哪些常見錯誤?

      蘭格:我覺得一個(錯誤)是太早開始創業。我覺得在醫療創新方面,很容易失敗。它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它需要很長時間。

      第二個原因是創業者沒有找到合適的合作伙伴。即使是投資人, 有的投資人就是比其他投資人要更合適,更有經驗和資源。

      第三個  -這是最難的  -就是尋找合適能干的CEO。當人問我為什么有些公司做得比別人更好? 頭號原因可能就是CEO。其實我不吝惜,做老總(CEO) 的為何獲得這么多錢,甚至上百萬美元的年薪。他們是值得的。對我來說,它(合適的高層操盤手)一直是一個最大的區別。

      IBT:你對一個CEO看重他/她什么?

      蘭格:他們是聰明的人,并能以不同的方式汲取知識。我想我必須喜歡他們。

      我想,他們應該有內在驅動,我想他們是有魅力的。

      對我來說,尋找優秀的CEO, 幾乎是在做銷售  -吸引一位優秀的CEO, 你不想過度承諾,因為這是很糟糕,同樣,你也不想過于保守, 重要的是。你想讓這個人認同你公司的理念和愿景,即,我們的創新和技術可以改變世界,你必須相信這一點。

    相關文章

    去年新認定項目751項,上海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十強出爐

    “2022上海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百佳表彰會”日前舉行。10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業化發展有特色、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突出的項目榮獲2021年度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自主創新十強”稱號。截至2022年......

    目標1000億元!安徽發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近日,安徽省科技廳發布《關于加快安徽科技大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力爭在“十四五”末,促成科技成果交易轉化項目金額達到1000億元,培養專業持證技術經紀(經理)人2000人,累計......

    北京開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改革試點

    近日,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聯合市教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及市衛生健康委制定了《關于開展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改革試點實施方案》(......

    在全局謀劃中持續提升成果轉化確定性

    2022年是中國科技創新政策承上啟下之年。2021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實落地。2022年1月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系統觀念,把握好重點突破與全面部署的關系、近期工作與長遠謀劃的關......

    金博獎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12月29日,第十一屆金博獎總決賽及頒獎典禮在廣州市黃埔區舉行。2023年中國黃埔博士論壇同期啟動。藉次活動,主辦方希望以匯聚全球博士人才為抓手,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戰略,......

    浙江杭州將設立總規模5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基金

    12月1日,杭州市科學技術局、杭州市財政局印發《構筑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高質量轉移轉化。其中提出,將設立總規模50億元的科技成果轉化基金。......

    讓科研人員放開手腳謀轉化

    ◎本報記者雍黎超長距離的油氣管道、電纜或橋隧大壩等大型工程如果出現結構健康問題,可否在遠端監測室第一時間發現?由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朱濤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光纖多維智能感知技術”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良好的......

    成果轉化收入近1億元,他們為什么悉數捐出?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沈春蕾今年7月,有一位80歲的老人再次向河南農業大學(以下簡稱河南農大)捐款300萬元,這筆錢是他所獲河南省科學技術杰出貢獻獎的獎金。此次捐款將用于人才培養和科研創新工作。這位老......

    北科院:將建設中試熟化平臺推進成果轉化落地

    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北科院)舉辦媒體溝通會,北科院城市安全與環境科學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市計算中心有限公司等18家北科院下屬單位和內設機構負責人作報告,向來訪媒體介紹職責定位、......

    別讓科技成果轉化“為錢所困”

    “我們也想做成果轉化,技術和團隊都是現成的,但沒有錢啊!”某大學教授的這句肺腑之言說出了很多科研人員的心聲。近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在其成立后國家科技成......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