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5-09 10:28 原文鏈接: 科研倫理和論文發表道德

      大多數科研人員和醫師都熟悉科研倫理的概念,特別是在以動物和人作為研究對象時。大多數研究開始前也的確需要從所在研究機構的倫理審查委員會處獲得批準。此外,就論文發表(包括醫學媒體機構的使用)、作者署名、內容轉載和數據的有效性也有相關規定。違反科研倫理和論文發表道德規范的行為會造成拒稿甚至被一些期刊禁止投稿。這些行為包括哪些、又該如何避免呢?

      下列做法將被視為不符合科研倫理和論文道德規范:

      人和動物研究對象的不當使用

      署名不端

      一稿多投

      重復發表

      剽竊

      捏造或篡改數據

      多數人可能對第一條最為熟悉。使用人和動物作為試驗對象的研究應遵守1975年《赫爾辛基宣言》中規定的倫理標準(世界醫學協會2000年于愛丁堡修訂),該宣言也促成了倫理委員會的建立。這些規范旨在確保人和動物研究對象的福祉,并規定研究必須要具備受試人提供的知情同意書;即他們已被告知試驗的目的和性質,且同意接受此試驗。所有使用人和動物為實驗對象的研究必須遵守《赫爾辛基宣言》;如果未能遵守,研究者必須解釋其所用研究方法的根據并從當地或研究機構的倫理審查機構獲得批準。

      署名不端問題出版社很想消滅,但現在仍常可見到。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ICMJE);http://www.icmje.org]已經就署名資格制訂了指南。根據ICMJE指南,署名資格必須基于:①對研究的構思/設計或數據的獲取/分析/解釋具有實質性貢獻;②參與撰寫論文,或對重要知識部分進行關鍵性修改;③同意終稿發表。這三條必須全部滿足才能具備署名資格。相對次要的貢獻者可在“致謝”部分列出。應當注意的是,一些期刊有自己的署名規定,通常含在《稿約》中。

      “一稿多投”是指同時將同一個稿件投到多家期刊。這也許能為你節省些時間,但是一旦被發現你的論文就會被拒稿,并且有可能被禁止向這些期刊投稿。這種險完全不值得去冒。期刊編輯之間會定期會談,并就可疑稿件進行互相交流。另外,不同的期刊也可能把你的稿件送交同一名審稿人審讀,這樣你的多投行為就會被發現。所以,在收到一個期刊的最終決定之前不應投到下一個期刊。

      “重復發表”是指論文中包含之前已發表過的結果。期刊編輯要求論文具有原創性內容,并已于1969年形成政策:“僅考慮發表滿足以下條件的稿件:其實質性內容沒有在他處發表過,也沒有同時投稿到其他地方”。這被稱為Ingelfinger規則,以《新英格蘭醫學》當時的編輯Franz Ingelfinger命名。該規則旨在避免期刊發表之前已發表過從而已失去原創性的材料。ICMJE指南(III.D.2重復發表)重申了該規則,申明“期刊編輯不愿收到此類稿件:其內容大部分已發表過,或包含在另一已投出或已錄用的論文中”。這個規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例外,其中包括學術會議演講稿及其摘要(盡管是例外,在投稿時還是需要公開說明此情況),以及研究者由于政府的考慮或公共健康的關系而必須發布的數據。

      最后三種學術不端行為是:剽竊、捏造和篡改數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把它們列為學術不端的鑒戒。剽竊是指“擅用他人的思想、方法、結果、或語言而未申明出處。這包括通過秘密審讀他人論文或經費申請書所獲取的信息”(出自Federal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1999)。轉述是允許的,但其方式要恰當。如果要進行直接轉述就要用引號表明,不然就需要變換說法。捏造是指無中生有地制造并報道數據,篡改則是指對試驗進行操縱,或更改已獲得的數據,導致所報道文獻不能準確反映真實的研究狀況。所有學術不端都有嚴重后果,從拒稿到解雇,以及可能的法律訴訟。

      最后,不披露潛在的經濟或其他利益沖突也可能被視作不端行為。作者投稿時通常會被要求申明有無利益沖突,其中包括是否有能影響你行為的經濟或個人關系,例如你的工作情況、顧問身份和持股情況。利益沖突并不一定是壞事或論文發表的障礙,但應予申明。

      科研人員、工程師和醫師要知道那些是合乎倫理的行為,哪些是不端行為,這樣他們才能避免后者。行為符合倫理能讓同行、同事和期刊編輯對你有信心;而行為不端則可導致失去資助、解雇、禁止投稿、甚至法律訴訟。所以,務必要知道界限在那里。

    相關文章

    “公鼠懷孕”論文一波三折:發表到撤稿再到停止撤稿

    6月上旬,一篇在在線學術期刊bioRxiv預印本發表的研究論文《Aratmodelofpregnancyinthemaleparabiont》讓“公鼠懷孕”的話題引起廣泛爭論,讓科研的倫理問題再次受到......

    醫生群體如何陷入“道德困境”

    ●過去40年間,社會上的道德觀念發生了不小的改變,醫生這個職業也正在經歷世俗化即商業化的過程。●公立醫院開始企業化改革后,所得到的政府財政撥款不足總收入的10%,在“自負盈虧”和“放權讓利”的政策引導......

    全面取消學術論文發表要求應慎重

    去年3月,上海大學博士生柴某因論文發表沒有達到相關要求以致學位申請遭拒,于是柴某將上海大學告上法庭。今年3月10日,他收到了法院的一審判決書。法院判定,被告上海大學對原告柴麗杰于2018年11月提交的......

    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后中國批準設立倫理咨詢委員會

    在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引發全球爭議近一年之后,中國將設立一個國家委員會就科研倫理監管向政府提供建議。根據中國媒體的報道,國家發改委上個月底批準了建立委員會的計劃,委員會如何工作政府沒有披露多少細節。但......

    凈化科研生態要動“真刀真槍”

    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懲戒學術不端,力戒浮躁之風——這幾項工作任務出現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令人精神一振。近年來,隨著我國科研規模和實力的整體躍升,越來越多科研倫理問題暴露出來。特別是這一兩年,從韓......

    讓“賽先生”和“穆姑娘”攜手而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寫入要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科研倫理并不是新概念,但近年來因為基因編輯嬰兒、抄襲造假等事件,從廟堂到民間,大家對科研倫理的關注與日俱增。我以為,深入理解這個問題,應將其放入宏觀......

    讓“賽先生”和“穆姑娘”攜手而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寫入要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科研倫理并不是新概念,但近年來因為基因編輯嬰兒、抄襲造假等事件,從廟堂到民間,大家對科研倫理的關注與日俱增。我以為,深入理解這個問題,應將其放入宏觀......

    兩會期間,三個科技熱詞,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人民大會堂內,響起幾十次掌聲。圖片來源于網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領域有很多新提法:“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

    心理所揭示道德判斷的自我他人差異

    在大偵探福爾摩斯的系列故事之一《格蘭其莊園奇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福爾摩斯面對他千辛萬苦找到的兇手說出了這樣一段話,“Iamnotsurethatindefenseofyourownlifeyour......

    心理所揭示道德判斷的自我他人差異

    在大偵探福爾摩斯的系列故事之一《格蘭其莊園奇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福爾摩斯面對他千辛萬苦找到的兇手說出了這樣一段話,“Iamnotsurethatindefenseofyourownlifeyour......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