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03-24 09:54 原文鏈接: 白春禮:保障一線科研人員科研時間不少于4/5

    白春禮:規劃“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

      中科院召開人才工作座談會

      3月17日, 中科院人才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座談會請來了16位來自不同研究領域、不同層次的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生代表,他們沒有任何行政職務。

      在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逐一聽取了與會代表對中科院人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并和與會代表就中科院和全國科技界人才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這是他在設立院長信箱,“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后,就人才專項工作“問情于一線科研人員”。

      座談會的代表中,既有來自中科院物理所和計算所的“千人計劃”入選者代表,也有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和動物所等單位的“百人計劃”入選者和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代表,還有來自一線的工程技術人員代表。他們的研究領域、職級甚至序列都各不相同,但在座談中,他們都以“中科院優秀文化、科研環境以及‘走在前列’的人才引進培養政策受益者”的角度,暢談了對中科院人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為科學家創造良好科研環境

      自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以來,中科院凝聚培養了近千名新一代科技領軍人物和科技尖子人才,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創新隊伍。

      截至2010年,7位在中科院各研究院所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獲國家最高科技獎;284名(次)中科院科學家成為國家重大科技計劃首席科學家或主要帶頭人;726位科學家獲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更率先啟動了“百人計劃”、“西部之光”人才計劃、“東北之春”人才計劃等。中科院還向社會輸送了大批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了一批高科技企業的創業者和企業家。

      白春禮指出,中科院人才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同時也面臨更大的挑戰,面臨國際同行的人才競爭、面臨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人才競爭,更面臨國家經濟轉型對科技人才的大量需求。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要把廣大科研人員的所思、所需、所憂,作為我們為科研人員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除了繼續創造條件,培養、引進、凝聚更多的優秀科技人才外,更要重點關注如何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好各類人才的作用。

      “我們應規劃森林,讓樹木自由生長。”白春禮強調,中科院的人才工作必須以人為本,要尊重人、關心人、信任人、發展人,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系統,并努力為“良種”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陽光”。中科院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做好科技工作者的“后勤部長”,必要時可以設專人負責,加強與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溝通和協調,著力解決科技工作者的“3H”需求,即在住房(Housing)、子女入學和配偶工作(Home)、就醫(Health)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讓他們能安心致研。

      保障一線科研人員科研活動時間不少于4/5

      出席座談會的代表集納了從助理研究員到研究員、從工程師到高級工程師等各個級別和序列的科學技術人才。在座談中,白春禮詳細詢問了每位代表參加科研活動的時間。

      他強調,“創新2020”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障重大科研成果產出和培養頂尖科研人才,這一目標達成的前提條件,就是保障科研工作者參與科研活動的時間。

      目前,科研人員參與科研活動時間減少是一個普遍現象。全國政協委員、中紀委駐中科院紀檢組原組長王庭大,在對全國4個領域11家科研院所的374位科學家調查后發現:44.1%的調查對象作研究的時間只占正常工作時間的1/2;16.5%的調查對象的科研時間只占工作時間的1/3甚至更少。另外,90.6%的調查對象認為,除科研外的其他工作時間主要用在爭取項目上。

      白春禮指出,申請科研經費花費時間較多,這需要在國家層面統一協調,不是中科院一家可以完全解決的問題。但我們除了向國家有關部委、管理部門提出建議和溝通協調外,更要從中科院自身實際出發,改革科研評價和項目管理辦法。讓廣大科技人員從不必要的考評等事務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心無旁騖地潛心鉆研,深入學術交流,騰出時間來少說多做,爭取使一線科研人員從事科研活動的時間不少于4/5。

      研究生教育要“育人為先”

      在座談會上,白春禮還就研究生培養工作和與會人員、研究生代表進行了交流。

      中科院培養了新中國第一位女博士,第一位工學博士,第一位雙博士;全國首批18位博士生,12位出自中科院;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獎結果表明:中科院用不到10%的博士招生名額培養了18%的優秀博士。

      白春禮從1996年開始分管中科院教育工作,他坦陳,中科院在培養研究生方面既有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學術氛圍等優勢,也有培養模式不健全、缺少校園文化氛圍等方面的劣勢。

      白春禮要求中科院科研人員和導師在研究生培養工作中要以“育人為先”。他強調,讓研究生參加科研活動,可以提高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研究生參與前沿課題的研究工作,有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是中科院的優勢所在。但我們不能把研究生僅僅當做“科研勞動力”,參加座談會的研究生代表對這方面的反映比較強烈。導師的責任是認真培養,使他們真正成為未來支撐國家經濟和科技的建設者。作為中科院科研人員和導師,要將育人工作和科研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和質量。

      在座談中,白春禮還和與會工程技術人員就科技支撐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工作進行了專門交流。

      他指出,作為國立科研院所,中科院還有一項任務是為構建國家科技軟實力服務,其中包括為國家培養科技管理、支撐人才。為此,我們要建立完善科學的科研評價評估體系。他鼓勵全院各級單位,向國際同行業科研院所、高校學習人才培養成功經驗,打造科技支撐系統人才吸引、凝聚、培養新模式。他強調,中科院要開辟體現科技人員和管理支撐人員不同特點的職業發展道路和評價體系,重視科技管理支撐隊伍的建設,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在創新實踐中成就事業并享有相應榮譽和待遇。

      面向國家需求 培養領軍人才

      最后,白春禮指出,作為中國科學技術的“火車頭”,中科院要面向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面向國家安全的戰略高技術領域,面向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公益性創新領域,調整科研項目布局,“抓大育小”,以重大原始性創新項目和解決國家急需的科技瓶頸問題、優秀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機制重大創新等工作來進一步凝練目標。

      白春禮強調,中科院各級領導要做好后勤工作,打造適合創新人才凝聚、培養的新環境,力爭在未來10年,培養出一批德才兼備的科技領軍人才、一批善于攻堅的科技尖子人才和在主要研究方向國際領先的學術帶頭人。不僅如此,中科院還要建立一批結構合理、動態優化的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一批具有戰略眼光和卓越組織管理才能的科技管理專家,一批技術精湛、愛崗敬業的關鍵技術支撐人才;同時也要有強烈創新意識和市場意識的科技產業化人才,來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相關文章

    科技部:4.45億鼓勵女性科研人員作為項目(課題)負責人

    近日,科技部發布《科技部國際合作司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等重點專項2025年度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據通知,“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2025年度第一批項目指......

    科研人員提出“人工設計病毒受體”的病毒研究新思路

    據武漢大學消息,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泰康生命醫學中心嚴歡教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以及華盛頓大學科研人員通過研究提出了“人工設計病毒受體”的病毒研究新思路,有......

    廣州市關于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等工作指引印發

    各有關單位:為扎實推進落實《廣州市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若干措施》,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州市關于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工作指引》《廣州市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操作指引》《廣......

    山西:進一步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

    《山西省科技廳關于落實進一步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有關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日前印發。《通知》列出9條具體措施,從減輕項目申報環節事務性負擔、提升項目管理服務水平、提高項目驗收效率、進一步強化結......

    山西9條措施解開束縛科研人員“細繩子”

    “山西省科技廳出臺9條措施,為的就是解決科技人員在科技項目、科研經費管理各環節跑腿較多、報銷繁瑣等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近日,山西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劉俊義告訴記者。不久前,《山......

    山西9條措施解開束縛科研人員的“細繩子”

    “山西省科技廳出臺九條措施,為的就是解決科技人員在科技項目、科研經費管理各環節跑腿較多、報銷繁瑣等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12日,山西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劉俊義接受采訪時說。9月1......

    山西9條措施解開束縛科研人員的“細繩子”

    “山西省科技廳出臺九條措施,為的就是解決科技人員在科技項目、科研經費管理各環節跑腿較多、報銷繁瑣等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12日,山西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劉俊義接受采訪時說。9月1......

    白春禮:深切悼念周光召同志

    文|白春禮(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原院長)8月17日深夜,驚悉周光召同志不幸去世的噩耗,頓時我心中的悲痛陣陣襲來,眼淚如同當夜的雨水直流而下,不能自已。我心潮起伏,思緒跌宕,與他相處的情景恍惚就在......

    國安部:一科研人員出賣核心機密,被執行死刑

    4月14日,國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眾號推出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重磅專題《創新引領·國安礪劍》上集,總結回顧總體國家安全觀提出十年來,特別是黨的二十大以來國家安全機關破獲的十個重大間諜案件。其中多起......

    首場部長通道直面熱點涉及糧食安全、科研環境等領域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舉行首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等4位部長亮相,回應社會各界關心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