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教授唐群委團隊和云南師范大學教授楊培志團隊聯合在德國最新一期科技期刊《應用化學》上刊發論文,闡釋可在雨天發電的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太陽能電池在暗環境發電效率低、甚至不發電,這一直是無法解決的難題。十多年來,國際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其研究,但仍未見明顯起色。”唐群委說。
不同方法研制的石墨烯性能有差異,且石墨烯的透光率并非100%,以至于正常光照時電池效率,比沒有石墨烯的電池效率有所降低,這在實際應用中并不經濟。
經過多個方案的比較,研究人員采用了楊培志團隊研制的石墨烯,在柔性太陽能電池上通過熱壓技術組裝完成了相關實驗,熱壓法是一種普遍采用的技術,是在加熱的條件下進行壓片制膜。但石墨烯薄膜與太陽能電池的合理耦合仍然是一個需要探索和創新的課題。因此,在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一定濃度的氯化鈉溶液模擬雨水,此太陽能電池實現了大約100微伏/滴的電壓和0.5微安/滴的電流輸出以及6.53%的光電轉換效率,使太陽能電池在雨天也可發電。
談及雨天發電太陽能電池的產業化之路,唐群委表示,從實驗室到工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他對該項目的應用前景保持樂觀。雨量充沛但太陽能資源不夠豐富的地區、酸雨多發地區以及島礁供電和海上航行等領域這項技術都能派上用場。
著眼更長遠的未來,唐群委說:“雨天發電太陽能電池不是最終目標,研發‘全天候太陽能電池’才是終極理想,未來的太陽能電池有望在任何天氣情況,包括白天、夜晚、陰、雨、霧、霾等下也能發電。”
有機太陽能電池作為新興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具有質輕、柔性、可大面積印刷等優勢。目前,得益于新材料的出現,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突破19%。然而,若要突破20%的光電轉換效率瓶頸,并實現有序的分子......
當地時間13日,《科學》雜志封面發表一項來自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成果,介紹了一種將甲脒碘基鈣鈦礦(FAPbI3)合成為超穩定、高品質光伏薄膜的方法。在85℃的溫度下,經過1000多個小時運行,FAPbI......
礦物樣品。圖片來源:杰夫·菲特洛/萊斯大學當地時間13日,《科學》雜志封面發表一項來自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成果,介紹了一種將甲脒碘基鈣鈦礦(FAPbI3)合成為超穩定、高品質光伏薄膜的方法。在85℃的溫......
近年來,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引起獨特的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究員包西昌帶領著先進有機功能材料與器件研究組,有效地提高了亞晶相的分子間作用強度和有序性,......
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溶液加工性和出色的機械靈活性等特點,因而受到關注。由于聚合物存在的長共軛分子骨架和大分子量使得微觀形態難以調控,限制了全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短路電流密度和填充因子。此......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徐雪青團隊與合作者,在界面缺陷鈍化機制與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新的研究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聯合俄羅斯科學院化學物理和藥物化學問題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鄭州研究院和美國路易斯安那理工大學微制造研究所等,在界面缺陷鈍化機制與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微電子學院特任研究員胡芹課題組,針對非鉛錫基鈣鈦礦半導體存在的自摻雜嚴重、缺陷密度高、非輻射復合損失大等問題,成功構建鈣鈦礦同質結,以促進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提取。這證明了同質......
科技日報記者吳長鋒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微電子學院特任研究員胡芹課題組,針對非鉛錫基鈣鈦礦半導體存在的自摻雜嚴重、缺陷密度高、非輻射復合損失大等問題,成功構建鈣鈦礦同質結,以促進光生載......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因優異的光電性能等特點,在新一代光伏發電領域頗有應用前景,已實現26%以上的光電轉換效率。然而,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結晶過程較為復雜。中間相的參與,如混合溶劑相和δ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