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6-06 12:24 原文鏈接: 鄧子新:透視美國“國家微生物組計劃”

    作者近影

      2016年5月13日,美國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與相關政府機構和私人基金會共同頒布了一項新的美國微生物組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通過對各種不同環境中微生物生態系統的綜合研究,深入揭示微生物組的行為規律,促進對健康微生物組功能的保護和恢復。這個計劃首次把微生物研究提高到國家戰略地位,強化并聚焦了微生物在解決人類健康、環境保護、能源等重大問題方面的巨大作用,突出了微生物組研究“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以及“戰略先導性”的特點。這一重大舉措表明:微生物組研究已經成為國際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高地”。

      奧巴馬政府此前推出的腦科學計劃、精準醫學計劃和抗癌癥計劃都是圍繞人體健康展開的。然而可持續發展需要生態平衡發展,僅對人類健康的關注還遠遠不能滿足要求,是“治標不治本”。美國推出的“國家微生物組計劃”,不但會從嶄新的角度使人類對慢性病的病因和防治方法產生全新的認識,而且將廣泛、深刻地影響和帶動農業、能源、環境、海洋、氣候等學科和行業的發展。事實上微生物資源與人類、動植物基因資源、神經資源一樣,是各國必爭資源。

      美國聯邦政府已連續多年為微生物組研究投入經費。目前有超過12個政府部門參與支持微生物組研究,最近的投入又有增長。美國科學技術委員會在2015年發布的統計表明,美國政府對微生物組研究的年投入在2012年到2014年間翻了三倍,在這3年間總投入達到9.22億美元。這里面包括多部委的合作項目以及單一部門投入的項目。構成這種重視的一個重要的驅動力是美國越來越看清微生物在未來生物產業,尤其是高端生物制造業方面獨特而又巨大的潛力,這種潛能的釋放將帶來未來生物產業的革命。此次計劃相較于美國以往的微生物研究,有其突出的特點:第一是重視對跨學科研究的相關支持項目,如哈佛大學醫學院第二大附屬醫院——布列根和婦女醫院的Ann Romney神經疾病中心將建立微生物-腸道-大腦卓越中心;第二是加強共性平臺與方法的建立,如卡夫利基金會支持發展體內實時的成像、感知和操作微生物的下一代生命科學工具;第三是強調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各個高校研究所都設立了培養微生物學相關人才的機制或項目,以促進微生物組研究人才的儲備。

      “美國微生物組計劃”是在多年廣泛研究的基礎上,由國家適當投資,吸引社會各界投資而成的一個大科學計劃。但該計劃仍然缺少國家引導的主攻方向。我國的微生物組計劃既需要避免過于分散研究力量,又要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局面。要針對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例如,腸道菌群與糖尿病的防治、生物制造、環境污染等方向,依靠我們的體制優勢,集中兵力打殲滅戰,形成重大突破,進入領跑位置。

      鄧子新(上海交通大學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相關文章

    鄧子新院士:鄉村振興最核心的是要靠科技

    “鄉村振興最核心的是要靠科技。”鄧子新院士在接受武漢科技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是科技是要人去凝聚。形成凝聚力,要靠社會,靠科學家、企業家,能夠結合鄉村的實際需求、資源等各個方面進行匯聚......

    鄧子新院士話高考:我們是那個時代的受益者

    鄧子新1977年參加高考,1978年進入華中農學院(今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學習,1987年獲英國東英格蘭大學分子微生物學博士學位。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武漢生物......

    鄧子新:透視美國“國家微生物組計劃”

    作者近影2016年5月13日,美國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與相關政府機構和私人基金會共同頒布了一項新的美國微生物組計劃。該計劃的目標是:通過對各種不同環境中微生物生態系統的綜合研究,深入揭示微生物組的行為規......

    鄧子新團隊DNA骨架硫修飾研究獲新突破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鄧子新院士團隊對DNA骨架硫修飾生物學意義的研究又獲得兩項突破。聚焦核酸研究的著名國際學術刊物《核酸研究》(NucleicAcidsResearch)以特寫文章(Featuredar......

    鄧子新院士任武大藥學院院長

    7月28日,說,該學院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誕生,院士擔任院長。2009年11月20日,武漢大學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城市設計學院院長、藥學院院長;新上任院長任職期間在武漢大學全職工作(......

    鄧子新:抗生素產業資源與技術對接基礎與產業互動

    規模第一 創新不足記者:我國是抗生素生產和出口的大國,請您簡要介紹一下我國抗生素產業與研發現狀。鄧子新:抗生素大家都知道,尤其在醫藥方面,都知道它的用途,這涉及到我們大家的健康,但抗生素不僅......

    鄧子新院士《自然》子刊解析DNA第六元素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消息,2007年8月26日至30日在英國紐卡斯爾召開的第十四屆國際放線菌生物學大會開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教育部微生物代謝重點實驗室主任鄧子新院士做了題為“DNA大分子上一種新的......

    鄧子新團隊發現DNA第六元素硫

    找到對抗艾滋病新方法,新成果將發表于《自然—化學生物學》 DNA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科學界以往認為,它是由五種元素——碳、氫、氧、氮、磷構成的四種核苷酸序列。如今,上海交大科研人員發現了DNA......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