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文名字叫艾思本,意思的‘思’,書本的‘本’。”
5月31日上午,在北京國二招賓館,一位頭發灰白、懷抱筆記本電腦的老人出現在了采訪室門口。剛剛落座,他就字正腔圓地用中文介紹自己的名字。他就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艾思本(Richard Lawrence Edwards)。
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艾思本作為中科院外籍院士參加了大會。
“中國領導人的眼光讓人印象深刻”
“我很激動,也非常榮幸。”談起參加大會的經歷,艾思本提高了聲調,似乎還未從激動中平復過來。
更令艾思本激動的是,中國領導人對科研工作的重視。“中國領導人的眼光和決策讓人印象深刻。”艾思本說,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將創新視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他允許科學家自由暢想、大膽假設、認真求證。
艾思本表示,綠色科技是未來中國可以與世界密切合作的領域,發展綠色科技不僅影響中國,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63歲的艾思本還非常看重青年科研者的力量。他發現年輕科學家正作出越來越大的貢獻。“年輕研究者學知識很快,他們是科研的主力軍。”
其實,艾思本與中國之間的故事,遠不止一場大會。近20年來,艾思本為中國25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約100位研究者提供了關鍵技術和實驗條件,無償測樣12000余個。
“與中國相知相識是自然的過程”
艾思本有著中國血緣。他的母親是一名中國人,出生于廈門,后赴美國生活。她在耶魯大學教授漢語,并在那里遇到了艾思本的父親,結成了一樁跨國姻緣。
艾思本的父母給他們的4個孩子分別取名“思華”“思美”“思本”“思德”。父母的中國情懷讓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了解中國。對我而言,與中國相知、相識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艾思本說。
1992年,在明尼蘇達大學任教期間,艾思本招收了一名中國學生,隨后與其介紹的其他中國人成為了好朋友。隨后他和中國科研工作者一起合作,開始接觸中國科研并逐漸融入其中。
“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父母的影響到科研領域的合作,我發現我已經和中國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艾思本笑著說。
“我與中國科研團隊是互補的”
艾思本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是在1980年。對比今昔,艾思本雙手并攏、側首沉思。“不論是科技發展還是生活水平,中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艾思本說,隨著國際交往的密切,中國科學家們變得更加自信大方。
有一件事情,讓艾思本至今回憶起來依然興奮。1999年,南京師范大學的一位教授主動找到他進行科研合作。最終,艾思本與中國科研團隊共同確定了高分辨率洞穴石筍的新紀錄,成功延長了現代氣象觀測記錄。
數年來,艾思本一直與中國科研團隊有著緊密的合作。“我與中國科研團隊是互補的。我提供測年技術以及培訓相關人員,中方合作者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見解,他們給了我很多啟發。”艾思本將與中國科研團隊的合作視為“美妙且愉快的”。
在與中國科學家的合作中,艾思本感受到了文化差異撞出的火花。“中美科學家非常不同,美國科學家更注重個體的發展,中國科學家更有齊心協力精神,這是文化差異,也是文化互補。”
采訪結束,艾思本走出房間,采訪室外的會議室座無虛席,中外科學家們正在熱烈討論。艾思本眼神堅定地說:“我期待中國的未來,愿與中國同行!”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4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是我國面向國際科技創新和國際人才交流的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
4月17日,由湖南光召科學技術基金會、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和湖南師范大學共同主辦的“厚德載物,求真創新”第四屆光召論壇在湖南師范大學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岳良,湖南......
4月15日,由廣東省科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團省委和云浮市政府聯合主辦的第38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云浮市伊頓實驗學校舉行。本屆大賽以“創新·體驗·快樂·成長”為主題,共吸引省內......
3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發布新能源裝備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技術榜單,通過“揭榜掛帥”方式組織全國范圍的優勢創新資源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內蒙古發布新能源裝備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掛帥”技術榜單據......
3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發布新能源裝備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技術榜單,通過“揭榜掛帥”方式組織全國范圍的優勢創新資源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內蒙古發布新能源裝備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掛帥”技術榜單據......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航天中認成立十周年高端技術論壇,以“國產及智能時代下的軟件質量與安全”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宏科等專家學者,圍繞科技創新、軟件質量保障等話題建言獻策。會上,廖湘......
為鼓勵河南省各類創新主體積極爭取國家資源,牽頭承擔更多國家重點科研項目,河南省公布“組織申報2022年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獎勵資金”的通知。通知要求,申請單位須為河南省內注冊的獨立法人單位,獨立或牽頭承擔......
關于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擬立項項目清單公示的通知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等文件要求,現將上海市2023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676.shtm中新網南寧2月26日電(記者楊陳)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外國專家局)26日在南寧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