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意見”的落地,引發了制藥行業少有的大震動。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CFDA)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凡是2007年10月1日前批準上市并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化藥仿制藥須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
一致性,即仿制藥必須與原研藥在管理、中間過程、質量等方面保持一致,否則,患者用藥安全難以保證。
由于缺乏創新,中國化藥中95%以上均為仿制藥,質量參差不齊,極少出口至海外。而同為仿制藥大國的印度,其產品80%左右出口歐美,兩者差距可見一斑。
《意見》圈定289個仿制藥品種,涉及2萬多種藥物,幾乎所有制藥廠商均有產品需要做一致性評價,巨額支出不可避免。業內普遍估算,一次評價大約400萬-500萬元。
此外,以2018年底作為最后期限,時間十分緊張,據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從申報參比試劑,到處方工藝的二次開發,到BE備案和BE試驗,再到最后的評審審批,至少需要22個月左右。
“這僅是完成受理的時間,而不是最后評審通過的時間,而且是在一切都正常通過,不包括評價失敗、重新評審的時間。”上述人士說。
因此,《意見》下發的合理預測是,到2018年底,中國市場上將消失大量曾經耳熟能詳的藥物,一些實力較差的藥企也將被淘汰出局。
藥企陷入成本、時間焦慮
由于高昂的成本和緊迫的時間,藥企普遍陷入焦慮。
全國人大代表、亞寶藥業董事長任武賢此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一致性評價一個品種300萬元是友情價,500萬元是市場價。
有業內一機構細致解析了一致性評價的行情:原輔料采購50萬,結構確證和驗證10萬元(晶型、雜質、粒度),工藝驗證、動態生產、小中試生產10萬元,注冊及檢驗費25萬元,人力成本100萬元,BE試驗250萬元。
如果一家藥企有100種藥品做一致性評價,則需要為此支付5億元。
據insight數據,此次入選首批一致性評價品種批文最多的企業分別是上海醫藥集團、華潤雙鶴藥業、廣藥白云山醫藥集團、哈藥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復星醫藥,批準文號數量分別是505、211、200、144、132個。若2.67萬個品種都做一致性評價的話,預計花費1000億元。
BE緊缺,現壟斷
更為令藥企頭疼的還不僅僅是錢的問題,由于一致性評價試驗資源如實驗室、醫院的稀缺,常常出現找不到實驗室的尷尬。
在一致性評價生態鏈中涉及藥企、藥學機構、臨床CRO、BE基地、生物樣品檢測、數據統計等7方,環環相扣。其中,BE實驗這一環節讓很多企業“頭疼”。
去年7月22日開始藥物臨床實驗自查核查后,具備BE資格的醫院承接臨床實驗積極性不高,由于醫院承接臨床實驗掙的是床位管理費,但很多醫院床位都供不應求,醫院并不愿意增加臨床實驗床位。
據統計,目前具有BE資格認定有53家機構,平均大概20個床位,一年能夠承接的BE量在30個左右,以此計算,每年能夠通過核查不會超過2000個品種,三年能夠完成的品種只有6000個。而2012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涉及一致性評價品種約300個,2.67萬多個批準文號。
“臨床實驗機構短缺,BE機構也開始挑項目,甚至會拒絕一些項目。”一位上市藥企董事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另據某行業媒體報道,由于資源緊張,目前已經有藥企開始談壟斷醫院BE資源,雙方約定,該醫院只做這家公司一家的BE實驗,從文號上就擠壓競爭對手。
安徽萬邦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春蕾曾在某行業會議上用“焦慮”一詞來形容整個一致性評價生態鏈的現狀。
在上述數據核查風暴中,1622個品種80%以上撤回,企業申辦方、CRO、臨床機構、藥監部門都曾短暫陷入信任危機,國內BE試驗也被“全盤否定”。其中不乏大的上市藥企,甚至以研發著稱的恒瑞醫藥亦有投入上億的重磅品種主動撤回。
時間緊張,只有1萬個可迅速開展
即使有錢、有BE實驗室,也并不意味著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致性評價。至2018年底,共有30月的時間,十分緊張。
一致性評價分為研究和申報兩個階段,不考慮各因素干擾的情況下,預計研究階段用時16-20個月,申報階段用時6-8個月,企業要趕在2018年年底完成一致性評價時間非常緊迫。
“時間真的挺緊張,我們決定從三個藥品里選出一個來做一致性評價。”一位藥企負責人近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據悉,出于時間和成本考量,企業的應對之策大多為“取舍”。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負責人史立臣表示,藥企必須做出一個最優的選擇,因為到現在給藥企的時間確實不多了,而且還存在臨床試驗塞車等各種問題。
“不過,此舉可謂是仿制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未來醫藥行業的并購將加速。未來50%的藥品批文將會被淘汰。但這將有助于搶到賽道的企業迅速擴大市場。”
受此影響,業內人士測算,在289個評價品種的近2萬個文號中,考慮有太多劑型與原研不一致,能夠迅速開展評價的大約為1萬個文號。
不過,《意見》同時規定,自第一家企業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后,三年后不再受理其他藥品生產企業相同品種的一致性評價申請。這意味著,通過評價的藥企在某種藥物上具有三年壟斷期,對實力較強的大企業是一個利好信息。
淘汰低端產能
在業界看來,此次CFDA對藥企動“真格”,實際也是“無奈且必須”的舉措。
中國仿制藥質量參差不齊,影響患者用藥安全。國家食藥總局藥品認證管理中心處長李正奇曾撰文稱,國產仿制藥總體質量比原研藥相差遠,有的甚至是安全的無效藥。
國信證券估算,仿制藥規模近5000億元,在處方量中占比達95%。然而大量國產仿制藥粗制劣造、安全無效,行業毛利率不到10%,遠低于國際平均50%的水平。
據了解,CFDA曾于2008年組織過一次摸底抽查,選擇部分國產仿制藥與原研藥進行體外溶出試驗比較,發現國產仿制藥與原研藥體外溶出行為差異懸殊,無一能達到合格標準。
同為仿制藥大國的印度,其藥品制備體系及標準均按歐美國家設置,80%左右的仿制藥出口至發達國家。但中國的仿制藥極少能夠獲得國外市場的認可。
除此之外,中國的仿制藥事實上大部分占用文號,但并不生產。
國信證券援引相關數據指出,目前藥監局共批準了18.9萬個仿制藥品種,但實際生產銷售的批準文號只有4萬-5萬個,2/3的藥品文號是沒有實際生產的“僵尸文號”。
實際上,一致性評價并非僅是“中國特色”。
海安必生制藥CEO雷繼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在歐洲、美國、日本,藥企也都曾經歷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陣痛”,被視為“大清洗”的利器。
如20世紀70年代,美國歷時10年,淘汰了約6000種不合格藥品;1975年前后,英國對36000種藥品進行評價檢查;1997年,日本啟動“藥品品質再評價工程”,至今完成了約730個品種。經過“再評價工程”,三個國家都實現了仿制藥行業的升級,藥品質量、行業生態、工業價值都得到顯著提高。
業內普遍預測,中國也將借此契機,淘汰醫藥行業低端產能,加速行業兼并重組。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加劇行業的兼并重組。一些資金實力較弱的小企業如若有好的品種,可以尋求大企業的支持。”史立臣表示。
而在中德證券有限公司黃屹博士看來,“現在我國醫藥市場在全球是坐三望二的位次,但企業實力與跨國巨頭相去甚遠。美國前十強制藥企業約占市場份額的52.23%,我國醫藥前十強所占份額只有18%。CFDA已批準99867個化學藥品文號,監測到有銷售的批文只有40816個,占比40.87%,過半品種高度重復,活躍度不高。”
有業內人士以高血壓重點品種舉例稱,美國仿制藥整體占比為75%,我國原研藥整體占比是62%。國內市場,10家原研藥公司壟斷了94%原研藥市場,這些公司包括諾華、阿斯利康、輝瑞等等;共有350家企業在銷售高血壓仿制藥品,前15名企業僅覆蓋了55%的市場份額,這些企業包括施慧達、正大天晴、揚子江、石藥集團。
中國人民大學醫藥衛生行業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徐東基分析,中國醫藥行業從2013年開始就已經進入供給老化階段,產業要想發展,必須面對社會資本涌入與結構調整、產業形態調整、產業供給側結構重大調整。
國藥現代(600420)3月7日晚間公告,近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國藥集團致君(深圳)制藥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藥品補充申請批準通知書》,批準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
2021年05月2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103個藥品批準證明文件待領取信息,其中52個通過(或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包括9款首家。圖1:5月24日藥品批件信息數據來源:國家藥監局官網注:紅框內為通過一致......
一致性評價是目前醫藥行業相當熱門的話題,也受很多行業內外人士及企業等關注,那么,怎么通過查詢了解到藥品是不是一致性評價品種?品種的臨床試驗情況及怎么知道品種受理情況及品種的審批評進度情況?本文主要以“......
近日,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13款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其中,浙江惠迪森和山東潤澤的注射用頭孢呋辛鈉,北京泰德和南京健友的苯磺順阿曲庫銨注射液均為首家同時過評品種。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注射用頭孢呋辛鈉是廣譜的......
一、《國家藥監局關于開展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公告》出臺的背景是什么?答: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工作部署,國家藥監局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辦公室組織專家委員會......
3月9日,長江潤發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發布企業公告,其二級子公司海南海靈化學制藥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簽發的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該藥品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
3月9日晚間,廣濟藥業發布公告,公司產品維生素B6片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該藥用于預防和治療維生素B6缺乏癥,如脂溢性皮炎、唇干裂,也可用于減輕妊娠嘔吐。維生素B6又稱吡哆素,是一種水溶性維......
近日,齊魯制藥收到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卡培他濱片兩個規格(0.5g和0.15g)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批準該藥品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卡培他濱片國內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米內網數據顯示,20......
2月13日,百奧藥業按新4類申報的纈沙坦氫氯噻嗪片(CYHS1800102)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國家藥監局已經安排發出藥品批件。這是百奧藥業繼2月5日重磅首仿品種纈沙坦氨氯地平......
2月10日,齊魯制藥卡培他濱片(0.5、0.15g)通過一致性評價,為國內首家。卡培他濱片為抗腫瘤藥物,適用于結腸癌輔助化療,主要用于Dukes'C期、原發腫瘤根治術后、適于接受氟嘧啶類藥物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