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院士因病醫治無效,于2016年7月10日17時整在沈陽不幸逝世,享年87歲。
胡壯麒院士1929年8月31日出生于上海。歷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高溫合金與特種鑄造研究室主任、快速凝固與非平衡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職。
胡壯麒院士長期從事高溫合金和亞穩材料的研制及其它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研究,為我國科技和國防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發展了一系列性能優異的新材料, 包括高溫合金、定向結晶和單晶合金、金屬間化合物和亞穩材料, 先后獲國家部省級各種獎勵十余項,其中“發動機配套的多孔氣冷鑄造一級渦輪葉片的研制與推廣”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胡壯麒院士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凝固技術》、《亞穩金屬材料》、《金屬材料半固態加工理論與技術》等著譯作13本。胡壯麒院士2003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4年被中國金屬學會高溫合金學術委員會授予杰出貢獻獎。
胡壯麒院士十分重視人材培養,60多年來桃李滿天下,為我國材料科技領域培養了大批科技骨干人才。
胡壯麒院士一生熱愛祖國,并用他畢生精力實現著科技強國的崇高理想。他治學嚴謹務實、目光敏銳,為人淡泊名利、謙虛正直,他的高尚品德和獻身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胡壯麒院士的不幸離世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重大損失,也是我國材料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損失。
遵照胡壯麒院士遺愿,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會和告別儀式。生前好友、學界同仁等欲致唁電、唁函,請于2016年7月12日前聯系治喪工作小組。
我們沉痛悼念胡壯麒院士,深切懷念胡壯麒院士。
胡壯麒院士千古!
胡壯麒院士治喪工作小組
【礦床地質學家#常印佛院士逝世#】#光明追思#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礦床地質學家,安徽省原地礦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技術顧問常印佛,于2024年4月27日因病醫治無效,在......
“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一定要踏踏實實搞研究,不斷提高小麥品質,為農民增收做點實事……”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物遺傳育種學家程順和一生致力于小麥研究,被譽為“南方麥王”。盡管獲得過大量獎項......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慶云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3月2日21時3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4歲。陳慶云先生是我國有機氟化學開拓者......
我國著名高溫氣體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原副所長吳承康研究員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25日21時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吳承康先生是我國彈頭燒蝕防熱研究、低溫等離子......
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晶體與結構化學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中國共產黨黨員唐有祺先生,因病于2022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冀勝,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陳冀勝,1932年7月出生于天津市。195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獲學士學位。解放軍防化研究院技術一級、文職......
澎湃新聞記者從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會方面獲悉,2022年9月23日,華南理工大學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佑啟在香港逝世,享年88歲。張佑啟校友是華南理工大學優秀人才的杰出代表,被學術界公認為有限元法的先驅者......
變壓器制造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工業大學教授朱英浩,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9月1日在沈陽逝世。朱英浩,1929年5月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寧波。1952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曾任沈陽變壓器有限......
中國工程院院士、坦克車輛設計專家、教授級高工王哲榮,因病于5月31日晚21時50分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86歲。王哲榮,1935年10月5日出生,河北省高陽縣人。1962年畢業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一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周又元,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周又元,1938年7月生于上海,196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