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殲20殲擊機
7月6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研發中心與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11所簽署了關于合作開展“組合動力飛行器技術”研究的協議,開始在“組合動力飛行器”這一尖端領域協同攻關。
火箭院組合動力飛行器技術研究中心設計師楊旸介紹:“‘組合動力飛行器’是集成渦輪發動機、沖壓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等多種動力的飛行器。如果使用‘組合動力飛行器’開展載人航天活動,普通人即使沒接受過航天員的專業訓練也能上太空。”
普通人上太空,這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不過,在我們的印象里,航天員執行飛天任務前,必須進行多年的嚴苛訓練……為什么乘坐“組合動力飛行器”,就不用訓練了呢?
“目前,各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使用的都是單一的火箭動力。火箭‘力氣’大,加速快,技術相對成熟。但也正是因為加速太快,航天員的身體要承受超過體重數倍的過載。因此,航天員大多選自身體素質極高的殲擊機飛行員。不但如此,他們還要再進行復雜而漫長的訓練,才能勝任航天飛行任務。”楊旸說:“而‘組合動力飛行器’由于集成了多種發動機,可以在起飛時使用飛機常用的渦輪發動機或小推力的火箭發動機,當飛行器達到一定速度后再使用需要初始速度的沖壓發動機,最后在大氣稀薄的地方點燃火箭發動機,實現入軌。這樣就變火箭發動機‘單手搏擊’為多種動力‘組團太極’,從而實現緩慢加速,使過載降低到普通人也能承受的范圍。”
楊旸介紹:“‘組合動力飛行器’在大氣層內使用渦輪發動機、沖壓發動機,這樣就可以使用大氣層中的氧氣進行燃燒。而各國現役載人火箭在大氣層中還要攜帶沉重的氧化劑,兩者相比,效率高下立判。同時,‘組合動力飛行器’可以像飛機一樣,在普通機場水平起降,既能使航天發射不再‘挑剔’發射場的條件,又為飛行器的可重復使用奠定了基礎,使航天活動的成本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小火慢燉’的‘組合動力飛行器’告別了傳統載人火箭‘開弓沒有回頭箭’的悲壯,即便加速中出現問題也能穩穩地飛回來,使載人航天活動的安全性得到質的提升。”
楊旸說:“能載人航天,肯定也能發射衛星。不過,由于‘組合動力飛行器’的集成度高,技術難度極大,所以實現實用飛行尚需時日。此前,美、歐等國已開展了大量的研究、試驗工作,我國以火箭院為代表的科研機構、高校也正在這一領域發力。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這些未受過嚴苛訓練的普通人也能乘坐中國的‘組合動力航班’飛向太空。”
2016西工大新聞網7月8日電 7月5日和6日,我校黨委書記張煒攜科學技術管理部和航天學院等相關單位一行十余人,先后赴航天科工二院和航天科技一院調研,就學校與科研院所在科研合作和人才培養等方面事宜進行溝通交流。學校副校長宋保維、科學技術管理部部長岳珠峰和航天學院院長唐碩等相關領導陪同。
在航天科工二院,院黨委書記馬杰對張煒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馬杰首先簡要介紹了二院的發展現狀與取得的成果,同時詳細介紹了未來“十三五”的發展規劃。馬杰表示,在人才培養方面,西北工業大學這些年來一直支持航天科工事業的發展,為二院培養輸送了近500余名優秀的校友,其中10多位已經成長為副總師以上領導,為二院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科研方面,學校“十二五”期間與二院簽訂了50多項科研合同,為二院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和型號研制等方面,提供了大力的技術支持。此外,二院科技管理部門針對與學校下一步的合作,梳理出明確的技術需求和合作意向,對下一步雙方科研的深度合作充滿期望。張煒首先對二院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高度肯定了雙方長久以來形成的良好伙伴關系,并對學校下一步繼續加大與二院的人才培養與科研合作提出明確要求。在人才培養方面,張煒要求在高層次人才,尤其在博士及博士后培養方面,學校要加大與二院聯合培養的工作力度。在科研方面,張煒認為雙方還有很大的合作空間,要求學校科研管理部門下一步要加強與二院的科研溝通和交流,發揮學校基礎和前沿研究的優勢,開展有組織、持續性的科學研究工作,爭取“十三五”取得更大的成果。
在航天科技一院,副院長王國慶代表院方對張煒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同時參會的還有航天六院代表。王國慶首先系統介紹了一院“十二五”的發展情況,隨后回顧了與我校在人才及科研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我校為一院輸送了近400多名校友,其中30多人已經成為院本部和下屬廠所的高層領導或總師。科研合作280多個項目,是一院與高校合作最深入的單位。我校航天學院針對一院的情況,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未來合作的若干領域,尤其在火箭組合發動機研制方面,預計未來“十三五”大有作為。最后,在一院、學校和六院領導的見證下,唐碩代表航天學院與一院研發中心和航天六院11所,聯合簽署組合動力飛行器技術攻關合作協議,實質性地推動我校與一院和六院的科研進一步深度合作。
科研事業單位要不要打破原有的體制,一直是全面深化改革中頗具爭議的話題。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提出,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近年來雖出臺有針對科研事業單位的激勵政策......
中科院成都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科信息”)7月28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中科院轉制科研單位中首個整體上市企業。資料顯示,中科信息是由創立于1958年的中國科學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于2001......
日前,國家糧食局發布消息稱,我國將鼓勵和支持龍頭企業與科研單位構建多種形式的糧食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充分發揮中央糧食企業和地方骨干糧食企業的主導作用,聯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單位圍繞產業鏈構建科技創新鏈。根......
資料圖:殲20殲擊機7月6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研發中心與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11所簽署了關于合作開展“組合動力飛行器技術”研究的協議,開始在“組合動力飛......
資料圖:殲20殲擊機7月6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研發中心與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11所簽署了關于合作開展“組合動力飛行器技術”研究的協議,開始在“組合動力飛......
資料圖:殲20殲擊機7月6日,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研發中心與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11所簽署了關于合作開展“組合動力飛行器技術”研究的協議,開始在“組合動力飛......
近些年,一批諸如廣州科技和信息化局系統科研單位頻發貪腐,引發各方對科技經費投入方式的廣泛關注。而事實上,過去數年間,全國科研經費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于科技研發的,60%都用于開會、出差等。(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