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訊 2016年7月13日,由上海分析儀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上海化學試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辦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及化學試劑支撐項目(在滬項目)2016年度交流會暨科學儀器、化學試劑頒獎活動”在上海青松城大酒店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了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副司長吳學梯、上海市科委基地處處長過浩敏參加,來自高校及科研院所、儀器及試劑生產企業的百余位代表參加了本次交流會。
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及化學試劑支撐項目(在滬項目)2016年度交流會暨科學儀器、化學試劑頒獎活動現場
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及化學試劑支撐項目(在滬項目)2016年度交流會暨科學儀器、化學試劑頒獎活動由上海市科委基地處張露璐主持,上海市科委基地處處長過浩敏為會議致辭。
上海市科委基地處張露璐
上海市科委基地處處長 過浩敏
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副司長吳學梯為本次會議帶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工作回顧與展望》的精彩報告。
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副司長 吳學梯
報告包括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發展現狀研判、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回顧、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工作展望三個方面。報告指出,我國儀器行業對世界發展的貢獻有待提高,我國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對科學儀器的需求迫切,我國已具備科學儀器設備自主研發的氛圍和基礎。
吳學梯介紹,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建立第三方評審機制,技術與非技術評審并重。尊重企業自主決策,支持企業成為項目實施的主體,自2011年起,企業牽頭的重大專項就從25%上升至2013年的87%,其中非企業牽頭的專項也要求有企業和應用單位參與研發,為儀器開發成果的產業化奠定基礎。同時實行以探索實施后端資助的方式和彈性撥款制度的經費支持,增強市場意識和風險意識,提高經費使用效率。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的項目驗收正在探索異地評測的方式,注重日常測試結果。異地驗收改變傳統“不挪窩”的驗收方式,注重性能指標,重點關注可靠性和穩定性,注重日常測試結果,注重用戶反饋。
目前,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初見成效,開發了一批重要的通用科學儀器設備,支撐引領科技創新;服務國家安全,支撐國家重大需求;部分項目已形成產品,服務于經濟、社會和民生發展。
2014年12月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進一步明確科技部、行業部門、專業機構、項目單位等各方的責任和分工,借鑒前期工作經驗,建立更為完善的管理架構和更加優化的、符合儀器開發規律的管理機制。儀器專項被批準為2016年優先啟動的專項之一。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堅持定位不變、管理模式基本不變、加強經費監管的組織管理基本思路,以企業主導、產品開發為目標全面提升行業整體創新水平與自我裝備能力,全面推行異地驗收模式和驗收后評估,加強經費管理和保障資金安全有效。
隨后,承擔專項的參會企業帶來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及化學試劑支撐項目(在滬項目)的交流報告。
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教授級高工 殷傳新
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教授級高工殷傳新帶來《基于傳感網絡技術的環境監測儀器的工程化和應用開發》的精彩報告。
近年來,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已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安全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水污染的監測和治理已成為目前國家必須優先處理,重中之重的頭等大事。
殷傳新指出,本項目研究無線水質傳感器技術,研制具有傳感節點化功能的pH、ORP、電導率溶解氧和溫度檢測儀器(無線傳感器),構建基于傳感網絡的水質多參數監測系統,可以對水體水質進行評估。研究COD和氨氮的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研制具有移動終端節點功能的COD和氨氮便攜式分析儀器。研究在線自動滴定等儀器自動化技術,研制具有智能終端型節點功能的全自動滴定儀。研制氣相色譜儀關鍵部件和全自動氣相色譜儀分析系統,必要時增加水質監測的參數種類,提高水質評估的能力。
上海通微分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閻超教授
上海通微分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閻超教授帶來《毛細管電動微分離技術的進展及在藥物和生物分析中的應用研究》的精彩報告。
本項目研制可變激光誘導熒光檢測器、微型蒸發光散射檢測器、微流電化學檢測器以及質譜檢測器聯用接口等關鍵部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以加壓毛細管電色譜和定量毛細管電泳系統為核心分離手段的全自動高效微流電色譜分離分析系統,定量毛細管電泳儀引入納升級液相色譜進樣閥,研制電隔離槽,配備多功能檢測器,并形成批量生產能力;在生物醫藥、食品安全、現代農業和生命科學領域進行應用開發;建立3種藥品質量控制方法,食品中危害物分析方法10項,提供轉基因產品分析方法2項,癌癥代謝物檢測方法2項;同時提供專用的分離介質,實現儀器的專業化。
目前,上海通微分析技術有限公司已完成5項企業標準的建立,已建立年產200臺套高效微流電色譜等分析儀器產品的生產線,截至2015年底已完成高效微流電色譜系列產品銷售近1000萬元,各類衍生產品銷售2000余萬元。項目執行期內累計完成高效微流電色譜系列產品逾500萬元,大項目衍生出各類典型小特市場產品,已實現銷售額2000余萬元,市場前景樂觀。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曹成喜
上海交通大學的曹成喜教授帶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雙向凝膠電泳成套設備技術開發與應用的研究”》的精彩報告。
該專項已于2016年2月1日在北京進行異地驗收。項目期間成立伯楷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無菌車間;吸引產業化資金413.7萬元,實現306萬元的銷售和技術服務收入;六一PAGE系統已投產銷售,總產值621.27萬元,銷售收入352.06萬元,安得森的6種蛋白染料試劑盒已銷售161.6萬元,合計共1089萬元產值。項目期間申請ZL53項,已獲授權17項,申請軟件著作權7項,共發表論文95篇,其中1區16篇,2區43篇。
上海屹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陸昊婷博士
上海屹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代表陸昊婷帶來《2013年度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多用途樣品前處理儀器的開發和應用”》的精彩報告。
本項目以量大面廣的食品、藥品、環境等國家標準檢測方法為基礎,對多用途樣品前處理儀器的聯用技術進行開發和應用,給予實驗室檢測以硬件支持,為準確的檢測數據奠定基礎,提升分析檢測能力。
多用途樣品前處理儀器包括前處理基礎功能模塊、功能聯用模塊、聯用工作站軟件,實現前處理儀器新技術的國產化和產品高端化,打破進口產品壟斷。
創新點包括雙區域恒溫PID溫控設計,上部夾層密閉水浴加熱,底部半導體加熱冷卻,提供定容準確性;高靈敏紅外液位傳感器,裝載于高精度傳動裝置上,實現多點動態定容;自準式對中的萃取池定位及密封結構便于用戶徒手安裝的同時保證了萃取池在高壓下的密封效果;三軸分液機構實現自動的溶液溫度轉換、壓力轉換、溶劑類型轉換、稀釋濃縮等功能。
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王世立博士
來自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代表王世立帶來《高通量優選儀器開發及應用——進展及成果匯報》的精彩報告。
高通量優選儀器是用于活細胞性能參數快速檢測的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高端通用科學儀器。能實現每月上萬個活細胞的高通量快速檢測;自動進行多種性能參數實時數據采集;在數據庫軟件和應用優選模型輔助下,對檢測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指導相關研究和生產,獲得最佳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王世立指出,該項目中高通量優選流程包括變異菌株、菌落成像、樣品處理、OD檢測、光譜檢測、多尺度參數檢測、優選結論,其檢測技術包括模式識別、動態OD檢測、吸收光譜/熒光光譜/化學發光、pH檢測/DO檢測/呼吸商檢測。
目前該項目已包括培養基分裝、單克隆挑選、動態檢測培養、液體處理、多模式光譜檢測、非接觸多參數微反應儀等儀器開發進展。
國藥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副總、教授級高工 顧小焱
國藥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副總、教授級高工顧小焱帶來《基礎科研用化學試劑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示范》的精彩報告。
該項目由國藥試劑牽頭,12家試劑行業核心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等組成。
共性關鍵技術亮點:
1、耐熱改性材料單體的合成工藝技術:采用“一鍋法”合成步驟簡單,避免了中間體的提純,最大可能降低了合成操作強度、物料損失、三廢排放,同時可以節約生產場地,為有市場價值的產品后續工業化提供了降低成本的生產工藝,該工藝易于工業化連續生產,產率高。
2、高壓重結晶技術:利用加壓下物料的液、固相變規律,進行分離精制,除雜后得到高純度晶體。
3、萃取精餾技術:將萃取與精餾技術整合,利用各自的特征進行高純度試劑的制備。
4、格式試劑工藝創新:通過對原料的純化,溶劑無水處理,形成針對有機堿金屬試劑的原料,生產過程控制,得到高活性濃度、質量穩定的產品。
5、結晶技術工藝創新:采用自然降溫方式間歇結晶過程平均粒徑的變化趨勢和最終結晶產品的粒度分布,考察了結晶操作條件對結晶動力學的影響,結晶操作條件對間歇結晶過程晶體成核和生長有重要的影響。
6、電化學除雜技術:構建無機鹽類提純專用電化學除雜裝置,通過電極電位的控制,選擇性除雜。
顧小焱指出,2016年下半年將繼續開展20種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到2016年底完成不少于50種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并針對研究內容的3000個品規,進行部分產品的中試及產業化生產。其中項目ZL、論文等完成率達到70%,企業標準制定達到50%。7-8月將迎接科技部對項目進行的中期檢查。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項目代表(現上理工) 曾和平教授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牽頭的項目代表曾和平教授帶來《高精度光梳成像分析儀應用與工程化開發》的精彩報告。
該項目儀器面向重要科學問題——分子精密光譜與精密測量,包括高精度高靈敏分子光譜(寬波段+高精度、光譜+成像)和多體相互作用精密測量(分子結構及變化、超冷分子調控)。高功率放大的長期穩定性研究將進行功率穩定性、偏振穩定性、光譜穩定性、機械結構穩定性、脈沖選擇穩定性、光束指向穩定性、逆向光隔離穩定性、單元器件批次穩定性等技術研究。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研究所 曹俊誠研究員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研究所代表曹俊誠帶來《基于太赫茲技術的新一代危險品分析檢測儀器開發》的精彩報告。
基于太赫茲技術的新一代危險品分析檢測儀器開發項目由上海高晶影像科技有限公司牽頭,中科院上海微系統研究所、上海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共同合作,并獲得天津市公安局、上海交通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應用單位的支持。
該項目瞄準公共安全和反恐等國家重大需求,研發能識別危險品的光譜和成像聯動多功能太赫茲分析檢測儀器,加快發展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太赫茲科學儀器的研制與生產能力,并使之成為應用于公安、國家安全和科研部門的科學分析儀器。
該項目的應用系統及樣機包括THz成像儀、全光纖THz成譜系統、THz安檢系統、THz成譜成像分析檢測儀。開發出門式THz安檢儀,具有無輻射傷害、穿透性強、主動成像的特點,可有效探測陶瓷刀、工程塑料手槍、有機炸藥等,達到國際一流的2.5cm高分辨率,實現3秒/幀的快速實施呈現,無需對現有安全通道進行改造。
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建鋼
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建鋼帶來《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實施光譜儀器及部件工程化開發》的精彩報告。該項目名稱為《高性能光譜儀器關鍵元器件與部件的應用及工程化開發》,由上海光譜儀器有限公司牽頭,中國工程院莊松林院士任項目負責人,共獲得1.35億元項目經費。
高性能光譜儀器關鍵元器件與部件的應用及工程化開發的項目成果包括研制28臺新儀器,22臺新裝置,38件關鍵部件,17個操作軟件,建立8個研發基地,獲得91項ZL,7套軟件著作,完成46篇論文,培養31位碩士,6個企業標準和49套工裝工藝,實現14套質量和可靠性保障方案,建立6個產業化基地,目前已銷售4165臺產品,年產量達21267臺,年產值達4710萬元。
該項目的工程化成果解決了儀器可靠性問題,解決崗位對員工技能的依賴,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零部件生產的一致性、互換性,保證產品的可靠性。
上海理工大學 朱亦鳴教授
上海理工大學的朱亦鳴教授帶來《太赫茲波譜與影像技術及其應用》的精彩報告。
太赫茲是頻率位于遠紅外光與毫米波之間的,處于微波電子學和紅外光子學交叉、過度區域的一種波動,是被公認為有重要科學價值和巨大應用前景的頻率窗口。
太赫茲波覆蓋了多數物質的指紋譜,THz光子能量與生物大分子的轉動能量,半導體微結構特征能量相近,THz波與物質相互作用有豐富內涵。太赫茲波的生物安全性高,THz光子能量低,不會對生物組織產生電離,適合于活體檢查。THz的高精度成像和無損檢測能透過常見紡織品、包裝材料可用于安檢、反恐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陸峰教授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教授陸峰帶來《薄層色譜-拉曼光譜聯用儀的開發與應用》的精彩報告。
薄層色譜-拉曼光譜聯用儀可用于藥物檢測、食品安全、環境、化工、公安等領域,目前薄層色譜-拉曼光譜聯用儀已進入階段性開發成果,完成首臺薄層色譜-拉曼光譜聯用儀及其藥品快檢支撐系統,并建立多項應用方案,包括中成藥摻雜違禁化學成分應用、糖尿病人尿液SERS檢測等。
在本次國家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及化學試劑支撐項目(在滬項目)2016年度交流會暨科學儀器、化學試劑頒獎活動上,舉辦了2016“相宜本草杯”科學儀器創新·貢獻獎、“E7杯”化學試劑創新·貢獻獎頒獎儀式。上海科學儀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馬蘭鳳擔任本次頒獎儀式的主持人,冠名企業相宜本草公司副總裁呂智博士上臺致辭,上海分析儀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領導鄭浩然宣布2016年科學儀器創新獎、科學儀器貢獻獎、科學儀器新人獎的獲獎名單。上海化學試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領導顧小焱宣布2016年化學試劑創新獎、化學試劑貢獻獎、化學試劑新人獎及上海化學試劑聯盟2016年“試劑碩博士優秀人才獎”獲獎名單。
上海科學儀器、化學試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 馬蘭鳳
相宜本草公司副總裁 呂智博士
上海市計算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教授級高工 鄭浩然
2016年科學儀器創新獎
2016年科學儀器貢獻獎
2016年科學儀器新人獎
2016年化學試劑創新獎
2016年化學試劑貢獻獎
2016年化學試劑新人獎
上海化學試劑聯盟2016年“優秀碩、博士獎”
5月25日,2024年科學儀器開發者大會在青島隆重召開。大會以“創新點亮未來”為主題,聚焦科學儀器研發應用,為開發者搭建全新交流平臺。本次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主辦。鋼研......
5月25日,2024年科學儀器開發者大會在青島隆重召開。大會以“創新點亮未來”為主題,聚焦科學儀器研發應用,為開發者搭建全新交流平臺。本次大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主辦。鋼研......
5月30日,國內知名的數智化科技創新服務機構“八月瓜科技”在線發布《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以專利信息為核心指標,依托“創新大腦”1.88億條全球專利數據、知識......
培訓背景1)幫助華東地區承擔科技部“十四五”“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大專項(以下簡稱“儀器專項”)的單位了解項目實施方案及年度指南提出的第三方測試、可靠性與技術就緒度相關要求;2)研討......
2024年5月29日,大規模儀器更新驅動科研創新與產業升級主題研討會暨2024ANTOP頒獎盛典在北京順義館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北京順義館)隆重舉行。在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的大力支持下,“AN......
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國內科學儀器上市公司創新能力如何?2023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聯合中國科學院情報研究所開展“科學儀器公司創新實力研究”,以年收入超億元的上市科學儀器公司為研究對象,主要從以下4......
5月23日至26日,第一屆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遼寧丹東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綠色技術專家組、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以及遼寧省分析測......
當前,高端科學儀器正在向高精度、高分辨、自動化、智能化、多模態等方向發展,體現出技術驅動、需求牽引、學科融合、高頻正向迭代等規律,對科學研究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我國科研裝備自主創新需求更......
5月22日,2024重慶國際友好城市合作大會開幕。重慶市與西班牙塞維利亞市簽署了《重慶與塞維利亞市締結友城協議》,并簽署了《重慶塞維利亞科技創新合作意向書》。兩地將在創新及科技領域的合作與交流方面,實......
“實現原子級分辨率的核心器件是這個qPlus傳感器,它是我們自己手工做的,可以看到上面的膠痕還不太規整。”5月23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輕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臺負責人江穎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