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第九屆生物產業大會暨首屆“中國光谷”國際生物健康產業博覽會在武漢召開,本次會議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生物產業引領轉型”為主題,共設置了14個專業細分論壇,旨在為從事生物技術和生物產業的相關人員提供政策研討、學術交流、產品展示、項目合作、融投資對接的綜合性平臺。
5日下午,分論壇二暨第二屆體外診斷技術與臨床應用高峰論壇正式召開,在本論壇中,中南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宏灝教授做了精彩的演講,其中特別介紹了基因檢測對個體化醫學的推動作用。
基因檢測是實施個體化醫學不可或缺的必然手段
基因組計劃的實施和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以遺傳變異為基礎的個體化醫學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精準醫學、個體化醫學、分層醫學、靶向醫學、4P醫學、基因組醫學、藥物基因組學等名詞,都是表述應用基因、蛋白和環境等信息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醫學模式。對于精準醫學的多種表述,周宏灝院士說,“我們不要被各種關于精準醫學的名詞所困擾,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周宏灝院士強調,“個體化醫學必須是以個體的遺傳信息為基礎,個人的基因檢測成為了實行個體化醫學不可或缺的必然手段。”
基因檢測是一個復雜的全社會過程,涉及到了數據開放、新技術的建設等,同時它也是一個嚴格的過程,周宏灝院士表示,“如今我們利用GWAS等測序技術發現了大量的遺傳變異,但這些變異的真正臨床意義并未確定,所以我們說基因檢測需要嚴格的流程和綜合的管控。”
談及基因檢測的嚴格性,周宏灝院士仿照歐盟模式與大家分享了基因檢測的流程。
個體化醫學及基因測序在臨床上的應用
隨著科技進步,基于基因組學為基礎的技術逐漸被應用到臨床中。
“如今基于基因測序和個體化醫學已經在臨床上應用,主要表現為個體化藥物治療和個體化疾病管控。疾病治療在遺傳藥理學的基礎上,已有60多年的發展歷史,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也是大量臨床應用的結果,所以基因檢測和個體化醫療在疾病治療上應用比較早;但基因測序技術在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后才開始被應用于疾病的預測領域,起步本身就比較晚,再加上涉及到很多的倫理及法律問題,因此該領域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周宏灝院士說。
個體化醫學及基因檢測的臨床應用主要有診斷性檢測、預測性檢測、攜帶性檢測、產前檢查、新生兒篩查、藥物基因組學檢測及科研性檢測。
診斷性檢測是以精準鑒定疾病、幫助診斷和臨床決策為目的,例如,通過嬰幼兒肌酐激酶檢測能早期診斷杜氏肌營養不良癥;預測性檢測是以預測發生某種疾病的可能性為目的;例如,通過檢測BRCA基因可預測乳腺癌的風險,攜帶者檢測主要是為了查明疾病遺傳給后代的概率;例如,通過檢測CFTR基因的攜帶情況,預測患囊性纖維化的概率。
產前檢查是以檢查胎兒疾患狀況為目的,新生兒篩查是為了查明新生兒是否具有已知可引發發育異常和健康缺陷的疾患,藥物基因組檢測是為了選定理想的藥物治療和劑量,科研性檢測主要是以闡明疾病發生機理為目的。
基因測序與靶向藥物
對于普通藥物而言,通常在進入體內后僅有極少一部分能夠真正作用于病變部位。這是制約藥物療效、導致藥物毒副作用的根本原因。獲取具有像導彈一樣精準靶向能力的藥物是人類的一個夢想,也是藥物開發的終極目標。
“靶向藥物離不開基因檢測,近年來隨著基因檢測的應用,伴隨診斷的研究也越來越多,被FDA批準的帶伴隨診斷試劑盒的靶向藥物已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周宏灝院士表示。
“在臨床服務過程中,我們希望為早期尤其是第一次接受治療的病人提供全方位的、多位點的檢測,包括靶向藥物及化療藥物耐性基因的檢測,希望能一步到位,更快地主導病人的選藥過程”,周宏灝院士說。
導語:新冠感染后果,因人而異,與易感基因密不可分。目前,已知長新冠與200多種癥狀有關,包括嚴重疲勞、肺功能障礙、神經疼痛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困難。但是,導致長新冠發展的生物學機制仍不清楚。近日,科學家......
2月9日,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發布關于征集農業轉基因核酸快速檢測產品的通知,通知要求,征集的核酸快檢設備滿足可在田間完成全流程DNA提取、核酸擴增和檢測工作,包括試劑、裝置及設備等。此外,還要求產品......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10日消息,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助力疾病早期預防,加快疫苗研發生產技術迭代升級,開發多聯多價疫苗,發展新型基因工......
01mNGS市場宏基因檢測市場已經有30多個玩家了,整體來講市場還屬于快速發展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宏基因檢測的臨床價值得到進一步的認可;雖然在技術上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宏基因的出現無疑是為......
2021年9月12日,由中國蛋白藥物質量聯盟、廣東省生物產業協會、廣州醫藥行業協會、廣州市儀器行業協會、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和振威國際會展集團主辦第6屆廣州國際生物技術大會暨展覽會(BTE2021)圓滿......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9月22-23日,“第九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簡稱CFAS2020)”在江蘇南京召開。大會第二日圍繞農獸藥殘留檢測、快速檢測、重金屬及元素檢測等食......
近日,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報道稱他們首次成功地使用一種靶向治療藥物對一名出現腦部腫瘤復發的病人進行了治療。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CNI上。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BRAF抑制劑藥物dab......
新一代測序技術的出現,使得基因組數據以及新基因突變的發現呈現爆炸式增長。基因組學研究所面臨的挑戰不再是單純的數據產生,而是數據的解讀。基因組學的信息如果不能和臨床、表型的數據關聯,就不能很好地解釋復雜......
基因檢測可以理解為檢測生病的原因,而腫瘤標記物可以理解為檢測生病后的結果或程度。與疾病相關的基因如果發生突變,可能造成疾病產生,或增大生某種疾病的概率,但并非絕對。不論是否真的患病,都可能陽性,對未患......
窗外雪花飛舞,樓下檢測一線的同事們依舊忙碌,部門總結會的陣陣掌聲再次襲來。又是一年年末,銀豐基因已風雨兼程走過了第四個年頭。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2015年國家精準醫學戰略的確立,在這樣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