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7-20 16:58 原文鏈接: 中大首席專家PLOS解析腫瘤miRNA

      7月18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首席專家馬駿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在國際著名遺傳學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題為“Overexpression of Mitochondria Mediator Gene TRIAP1 by miR-320b Loss Is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學術成果。這項研究新發現了一條miR-320b/TRIAP1途徑,對于鼻咽癌的致癌機制以及較差的臨床預后,提供了新的見解,并代表了鼻咽癌治療的預后指標和潛在治療靶標。點擊了解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的相關研究:中山大學Cancer res揭示鼻咽癌標記分子;中山大學權威腫瘤期刊揭示鼻咽癌關聯基因;中山大學首席科學家Nature子刊發表癌癥新文章。

      鼻咽癌(NPC)是東南亞最常見的頭頸惡性腫瘤,尤以中國華南地區為甚。大多數的鼻咽癌患者被診斷時已經為晚期,從而導致約30%的鼻咽癌患者治療失敗。雖然鼻咽癌是一種異質性疾病,放射治療和鉑類化學療法的結合仍然是標準的治療方法。因此,確定調節鼻咽癌發展的有效分子,對于開發新的治療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維持增殖信號和抵抗細胞凋亡是癌癥的典型特征。線粒體是細胞程序性死亡或凋亡的核心。參與線粒體網絡的蛋白質,可能調節著細胞凋亡通路。因此,闡明細胞增殖和線粒體凋亡的分子機制,為鼻咽癌治療挖掘潛在治療靶點,是至關重要的。細胞凋亡的TP53調節抑制因子(TRIAP1)是一個小的約 9-kDa的蛋白質,被TP53基因轉錄激活。據報道,TRIAP1可通過與熱休克蛋白70(HSP70)或抑制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抑制劑1(p21),而保護癌細胞免于細胞凋亡。最近的證據也顯示,TRIAP1以線粒體依賴性的方式參與細胞凋亡抵抗。然而,TRIAP1在NPC中的功能和臨床價值仍然未知的。此外,在腫瘤細胞中TP53通常是滅活的以逃避凋亡,從而表明可能存在其他機制調節TRIAP1表達,因此需要進一步的廣泛調查。

      MicroRNA(miRNA)是一類小的非編碼RNA,通過誘導mRNA的降解或抑制mRNA的翻譯,負調控基因的表達。重要的是,miRNA在多種生物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包括細胞增殖、細胞死亡和運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不同類型的癌癥中,miRNA是失調的,并作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該研究團隊在之前的微陣列研究中,在NPC中確定了反常的miRNA,一些miRNA影響細胞生長、增殖和轉移。然而,目前還不清楚的是,這些miRNA在NPC中是否維持它們的細胞凋亡的影響。因此,了解miRNA在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NPC致癌作用和侵襲性的根本機制。

      這項研究表明,TP53調節的細胞凋亡抑制因子(TRIAP1)在鼻咽癌患者中是異常表達的,并與預后不良相關。TRIAP1高表達可促進NPC細胞增殖,并在體內外抑制細胞死亡,而TRIAP1敲除可抑制細胞腫瘤發生,并通過誘導線粒體分裂、膜電位的改變,細胞色素c從線粒體到細胞質的釋放,而增強細胞凋亡。

      與該研究小組以前的miRNA數據和可用的生物信息學算法相交,miR-320b被確定和驗證為TRIAP1的一個負調節因子。進一步的研究表明,miR-320b的過度表達可抑制鼻咽癌細胞的增殖,并增強線粒體分裂和凋亡,而miR-320b的沉默可促進腫瘤的生長和抑制細胞凋亡。此外,TRIAP1修復可去除mir-320b誘導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作用。而且,對miR-320b表達的缺失,與鼻咽癌患者的TRIAP1過表達呈負相關。這種新發現的miR-320b/TRIAP1途徑,對于導致鼻咽癌發生和不良臨床結局的機制,提供了深刻的見解,并可能是鼻咽癌治療的預后標志物和潛在治療靶點。

    相關文章

    新發現|廈門大學發現全新鼻咽癌篩查和早診標志物!

    近日,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夏寧邵教授團隊發現全新鼻咽癌篩查和早診標志物,可明顯提升鼻咽癌篩查效能,提高鼻咽癌早診早治率。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國際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鼻咽癌是一種發生于鼻咽部的惡......

    鼻咽癌個體化診療方案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3月24日,中華醫學會發布2022年中華醫學科技獎獲獎項目名單。記者獲悉,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孫穎和唐玲瓏牽頭完成的“鼻咽癌個體化診療方案的創立與推廣應用”研究成果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醫學科學技......

    創新鼻咽癌放療“減毒”技術讓99%患者獲益

    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牽頭,聯合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共同完成了一項鼻咽癌放療的“減毒”新技術。該技術可有效降低咽縮肌等吞咽相關結構的照射劑量,在確保療效的同時,顯著改善患者的生......

    新研究有望使70%鼻咽癌患者獲益

    近日,《柳葉刀—腫瘤學》刊發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放療科教授馬駿、唐玲瓏團隊牽頭完成的一項鼻咽癌選擇性上頸部照射的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非劣性3期臨床研究。該研究發現,對鼻咽癌頸淋巴結陰性側采用選......

    減少鼻咽癌復發的輔助治療方案被發表

    鼻咽癌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近半數發生在中國。盡管大多數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標準治療(分支性同步放化療加或不加誘導化療)后可以達到完全臨床緩解,但復發風險仍然很高。無論是否使用誘導化療,約3......

    治療鼻咽癌新策略:藥物基因組學

    鼻咽癌是我國華南地區高發的腫瘤類型,但過往對其癌癥發生機制和分子分型的研究較少,因而在鼻咽癌的臨床治療中,尚缺乏有效的精準治療策略。化療和放化療是鼻咽癌治療常用的手段,尤其是對于中晚期或者癌轉移患者。......

    國內首個上市PD1抗體第2個適應癥獲批可治療鼻咽癌

    2月19日,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君實生物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第二個適應癥正式獲批,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二線及以上系統治療失敗的復發/轉移性鼻咽癌(NPC)患者。特瑞普利單抗是由君實生物自主研發,在國內上市......

    中外研究人員發現鼻咽癌預后分子新標記物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研究員貝錦新聯合國際研究團隊,率先完成了首個大規模鼻咽癌患者生存相關的遺傳學研究,發現RPA1基因變異與鼻咽癌患者總體生存期長短相關,并進一步研究了RPA1生物學功能,說明其可作為......

    自動化所構建局部晚期鼻咽癌智能臨床決策支持系統

    鼻咽癌是我國華南地區的高發癌種。在我國,新確診的70%鼻咽癌患者都已經屬于局部晚期,對于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美國NCCN指南推薦進行同期放化療(CCRT,chemoradiotherapy),或者在C......

    重磅|3篇Nature背靠背發表,科學家發現新型的致癌機制

    在所有真核細胞中,基因表達分三步進行,分別由RNA聚合酶(RNApolymerase)、剪接體(Spliceosome)、和核糖體(Ribosome)執行。首先,儲存在遺傳物質DNA序列中的遺傳信息必......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