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是一種中國古人發明的,通過輪流吃進單張牌同時打出單張牌,比拼誰先“胡”牌(拼出某個特定組合的牌型)的博弈游戲。其核心規則在于選手吃進牌的時候,不僅要考慮進牌對自己的牌有益,而且更要考慮其后打出的那張牌不能有利于對手。這樣的規則往往導致選手寧肯不吃進好牌,也不給對手放出好牌,否則往往點“炮”,導致對手先“胡”牌。
傳統觀點認為實現生長速率最大化是細菌適應不同營養環境,在種群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的進化法則。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得主Fran?ois Jacob曾經說“The “dream” of every cell is to become two cells”。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憶平課題組與美國、英國科學家的合作研究發現細菌對不同氮源的選擇及利用規律并不遵守生長速率最大化的進化法則,而遵循的是一個寧肯自己不吃進“好牌”,也不給對手放出“好牌”的“麻將規則”。
營養物質優劣通常是通過其支持細菌生長的快慢來衡量的。對于大腸桿菌來說,銨是最佳氮源,支持最大生長速率;而其它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等)屬于次等氮源,支持緩慢生長速率。為研究大腸桿菌對不同氮源“偏食性”的機理,王憶平課題組利用合成生物學方法對大腸桿菌基因組進行改造,構建了精氨酸運輸及分解代謝基因高表達的TCE-Arg菌株和谷氨酸運輸基因高表達的TCE-Glu菌株。發現上述工程菌株完全可以利用精氨酸和谷氨酸支持其快速生長,與野生菌在銨中的生長速率相當,從而證明氮源的優劣并不在于其能否支持細菌的快速生長;同時發現工程菌高效分解利用氨基酸所產生的碳骨架(如aKG等),并通過降低細胞內環腺苷酸的濃度,降低了細胞對環境中其它碳源的攝取和利用。這些結果再次印證了存在于細胞體內的碳、氮代謝調控系統之間的偶聯網絡關系。
進一步研究發現快速生長的工程菌并未使其在種群競爭中獲益。工程菌氨基酸代謝的增強導致銨作為“廢物”泄漏出體外,而銨作為優質氮源使共存的野生菌在氨基酸為氮源的環境中以相似的速率快速生長,抵消了工程菌的相對生長優勢。生長速率最大化對個體帶來的競爭優勢,完全可以因為營養物質泄漏給競爭對手所抵消。
大腸桿菌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通過其氮代謝調控系統中的兩個負反饋通路犧牲了其對氨基酸的最大化利用率,從而保證了銨的最大利用率。該研究揭示了氮代謝調控系統通過抑制細菌對環境中次等氮源的吸收利用,導致細菌大幅度犧牲其在次等氮源中的生長速率,從而達到細胞內優質氮源不泄漏的目的。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什么自生及聯合固氮菌在有氨基酸的情況下,寧可進行高耗能的生物固氮作用,也不高效分解利用氨基酸的一個普遍的并且非常奇怪的生理現象。這個發現對進一步理解生物代謝及其調控系統的作用機理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以“Deciphering the Principles of Bacterial Nitrogen Dietary Preferences: a Strategy for Nutrient Containment”為題于2016年7月19日在線發表在美國微生物學會頂級刊物《mBio》(DOI: 10.1128/mBio.00792-16)。該論文第一作者為王憶平課題組已畢業的博士研究生王吉龍,參與作者包括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閻大來博士,英國JIC研究中心Ray Dixon教授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憶平教授為該研究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蛋白質與植物基因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英國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研究基金會的資助。
近日,來自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SunghoonKwon團隊在Nature上發表題為Bloodculture-freeultrarapid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
科技日報北京9月3日電(記者張佳欣)美國海洋生物學實驗室和美國牙科協會福賽斯研究所團隊揭示了牙菌斑中最常見的細菌之一——棒狀桿菌的細胞分裂機制。這種絲狀細菌不僅會分裂,還會同時分裂成多個細胞,這一罕見......
韓國科學技術院研究人員首次利用細菌制造出一種具有熱穩定性的塑料,性質類似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相關研究21日發表于《細胞》旗下《生物技術趨勢》雜志。大多數用于包裝和工業用途的塑料......
“我家孩子從沒使用過阿奇霉素,咋也耐藥了?”今年8月初,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蓮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長李華向醫生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在兒科門診,患兒家長頻繁向醫生提出這個問題。事實上,不僅是兒童,很......
科技日報北京8月21日電 (記者張佳欣)韓國科學技術院研究人員首次利用細菌制造出一種具有熱穩定性的塑料,性質類似于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相關研究21日發表于《細胞》旗下《......
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記者張夢然)據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報道,該校團隊提出了一種利用細菌生產纖維素的新方法。這種方法遵循自然選擇的進化機制,使科學家能快速培育出數以萬計的細菌變種,從中選出能......
“微波爐里不是一個純凈、原始的地方。”這一最新發表的研究,有悖人們的常識。人們通常認為,微波爐里強大輻射足以殺死任何潛藏的細菌。8月8日,西班牙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微生物學前沿》(Frontier......
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與俄羅斯“矢量”病毒學與生物技術國家科學中心合作,開發出借助細菌清理油井的新技術。新西伯利亞國立大學技術轉讓和商業化中心副主任安德烈·薩夫琴科解釋說,該方法利用微生物學原理清除......
日前,媒體暗訪曝光福壽螺“偽裝”田螺產業鏈,引發廣泛關注。目前被曝光的加工廠已經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關停,不過消費者們還是難免擔心:為什么不建議食用福壽螺,萬一再有福壽螺混入市場,該如何分辨?南京人愛“......
據最新一期《微生物組》雜志報道,丹麥奧胡斯大學研究人員在格陵蘭冰蓋上發現一種巨型病毒。它生活在以微藻為主的冰雪表面。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巨型病毒以雪藻為食,可以間接減緩冰的融化。病毒通常比細菌小得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