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8月5-6日召開的“貴細藥質量控制熱點問題及質量安全評價方法”會議上獲悉,中藥質量等級標準研究正加速推進,目前已經中國中藥協會批準,并于7月25日公布了團體標準立項公告。
藥材質控引關注
近年來,大宗中藥材人工種植快速發展,中藥材生產水平不斷提升,技術水平顯著進步,但整體仍以千家萬戶的分散經營為主,集約化程度低,規范化、規模化的生產比例不高,產地加工粗放落后,與中藥工業和中醫藥事業快速發展不相適應,也無法引入智能制造。
隨著民眾健康意識和養生保健需求的增加,貴細藥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其質量安全問題也愈發突出。市場上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摻雜使假的問題直接影響了相關藥品和保健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嚴重損害了公眾健康和經濟利益,也阻礙了中藥產業和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
“以《中國藥典》為主體,部(局)頒標準和各省市中藥材標準為補充的質量標準體系雖已比較完善,但均為‘最低限’,也就是最低標準,產品內在質量與外在價格沒有科學客觀的衡量標準,導致優劣難辨、等級不分,優質難以優價。”承辦會議的康美(北京)藥物研究院總經理樂智勇如是說。
中藥質量標準是保證中藥發揮臨床療效和安全的重要基礎。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藥標準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果德安曾指出,目前中藥質量控制標準仍缺乏深入的基礎研究,在選擇含量測定成分時存在“捏軟柿子”現象,多數標準沿用化學藥的質控模式。
會上,多位專家圍繞沉香、冬蟲夏草、牛黃、三七、川貝母、石斛、何首烏、參類及膠類產品等的鑒別方法和質量控制技術等進行深入交流。
與會人士坦言,由于中藥材過度使用,野生資源再生能力弱,栽培藥材發展緩慢,許多藥材品種的供給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出現短缺甚至接近枯竭,摻假摻偽藥材進入中成藥生產環境的問題日益凸顯。因此,除了須依據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檢驗方法,還應推廣采用先進的分析儀器及手段方法,重視中藥質量控制,加強相關標準研究,特別是中藥材及飲片等級標準的研究,為中成藥的安全、有效奠定堅實基礎。
研究質量等級標準
業內人士指出,中成藥的質量與安全問題也是引發相關機構重提中藥材質量等級標準研究的原因。“如按法定標準檢驗的結果看,中成藥總體質量狀況‘良好’,但探索性研究檢驗所揭示的問題則表明,總體質量一般,均提示中藥行業亟需構建全產業鏈的質量風險管控體系和質量安全評價體系。”
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藥民族藥檢定所所長馬雙成在會上透露,中國中藥協會中藥質量與安全專業委員會聯合中藥種植、加工、質量研究、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專家,研究制定了“五十種常用中藥材及相關飲片和配方顆粒質量等級與認證標準研究及建立”項目方案,旨在提高行業水平,規范行業發展,進而提升行業公信力。“力爭在5年時間,每年完成10個品種。”
據介紹,項目從常用的50種中藥材入手,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中藥民族藥檢定所與中國中藥協會中藥質量與安全專業委員會牽頭,聯合相關地方藥檢所、大型骨干生產企業、重點科研機構、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等單位,從種植、采收加工、飲片生產、配方顆粒生產的各個環節開展研究,規范種植方式,提升種植水平,規范飲片和配方顆粒的生產工藝流程,規定關鍵的工藝參數,推動藥材采收和初加工、飲片及配方顆粒生產的標準研究及制定,提煉形成一批與質量和安全密切相關的技術規范和質量等級標準,進一步形成優質綠色中藥品牌的認證標準,力求推出一批代表優質綠色的中藥品牌。
不難看出,上述研究的完善還有助于增加相關中藥品種的附加值,構建符合市場實際情況的質量等級與認證標準。樂智勇表示,項目從中藥產業的根本入手,緊抓中藥的質量與安全,填補了中藥質量等級標準及質量等級認證標準方面的空白,對于整個中藥產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也符合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在馬雙成看來,該項目開啟了中藥研究的新局面,從整體控制,從源頭控制,根本上解決中藥質量多年來存在的標準制定越來越嚴、產品質量沒有提升的困境。
本草是中藥的統稱,泛指以植物為主的天然藥物,它們組成了成千上萬種中成藥和經典名方等。近年來,中藥在治療各類疾病中展現出的特殊療效引起了業界關注。日前,在一場主題為“本草物質科學與臨床醫學”的香山科學會......
著名中醫學家,國醫大師,中國共產黨黨員,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朱南孫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2月20日晚8時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
天津已經成功打造了六大海河實驗室,這些實驗室以國家戰略和天津需求為導向,目標是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一體化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這些實驗室不僅致力于科技創新,更關注如何將科技成果應......
隨著科技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高校教學質量要求也相應提升。在這一背景下,多功能實驗室的出現為實驗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多功能實驗室不僅打破了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更為學生提供了先進且多樣化的實驗教學途徑。這類實......
《科創板日報》11月20日訊(記者鄭炳巽)經過前3天的鏖戰,2023年醫保國談終于來到最后一天的“終局之戰”。據《科創板日報》記者現場了解,在國談第四天,涉及的談判品種以罕見病用藥及中成藥居多,全天預......
2023年11月9日,由陜西省科技廳主辦,中共咸陽市委、咸陽市人民政府、陜西中醫藥大學承辦的秦創原·現代中醫藥發展論壇在咸陽成功舉辦,咸陽市政協主席李曉靜出席,省科技廳副廳長王軍、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劉......
河北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印發2023年度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創新專項(定量化標準化研究)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技局,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各國家高新區管委會,省有關部門,有關單位:為深入貫......
為促進我國中醫藥科研領域廣泛交流,全面提升中醫藥科研能力,加快推動中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以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助力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經研究,我會定于2023年11月5日在江西南昌召開“第三屆中醫藥科創大......
關于下達2023年安徽省中醫藥科技攻關專項項目的通知皖科社秘〔2023〕284號各有關單位:根據《安徽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皖科黨〔2023〕3號)、《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安徽省中醫藥科......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于公布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調整情況的通知”,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艾鐵民主編的《中國藥典中藥材及原植物志》,作為增補項目圖書納入“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出版規劃”。此次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