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8-16 14:45 原文鏈接: 基因檢測可以測出孩子的“洪荒之力”?別被忽悠了

          中國有60%的人把積蓄都花在生命的最后28天上。”這句話曾被網絡瘋狂傳播,因為它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無奈卻真實。

           這句話出自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作為基因產業的領軍人物,汪建想影響的是普通人對生命經濟的價值觀:“生命消費要往前移,生命需要和科技實現互動。”

           其實,并非公眾不想和基因科技互動,而是因為基因科技的普及度太低,普通人看它猶如霧里看花,更不要提用它來提前指導健康,建立信任的互動關系了。

           作為精準醫療的入口和基石,從2015年開始,基因測序更多的被媒體、政府和投資機構提起,但它距離公眾生活依然有點遠。為了縮短這個距離,第一財經近期推出專欄“基因濤略”,科普基因測序技術,勾勒基因測序行業版圖,記錄精準醫療的發展。

    基因濤略之一:

    基因檢測可以測出孩子的“洪荒之力”?別被忽悠了

          在奧運時間,游泳小將傅園慧的“洪荒之力”火遍了朋友圈,一時間大家都在“用盡洪荒之力”。有人說,傅園慧觸發了孩子們成為游泳健將的熱情。

          媽媽們也在想,如果一開始就知道孩子是不是有游泳的運動天賦,因材施教豈不是更好。于是,一種叫做“天賦基因檢測”的產品開始出現,一下子滿足了父母們對孩子命運“未卜先知”的愿望。

         天賦基因檢測,真的是一把開啟命運之門的鑰匙嗎?“基因濤略”的開篇就來科普一下時下流行的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哪些是靠譜的,哪些是忽悠你的。

    基因+互聯網=消費級應用

          基因對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神秘的存在。它是人體最基本的可復制片段,由A、T、C、G四種堿基以多種序列方式排列,是人的性狀表達的基本單位,基因突變也和一些疾病風險存在關聯。

          一個人的全部基因組包含約30億對堿基,相當于100個美國國會圖書館的藏書量。基因測序,就是用高通量測序儀等手段“讀”出這些堿基序列,而測序結果被專業人士解讀之后生成報告。

          在醫療領域,基因檢測可以用于孕前遺傳病基因排查,懷孕后可以做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新生兒出生后可以做遺傳代謝病、遺傳性耳聾等兒童期高發遺傳病檢測,腫瘤癌癥等基因檢測可以做到排查風險,指導用藥的作用。

          當然,這些基因檢測要進入臨床醫療應用需要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和國家衛計委的批準,真正推廣需要一段時間。

           近兩年,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公司,跳過醫療機構,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消費級基因檢測”。

           如 何定義消費級基因檢測?微基因CEO鄭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有人想知道自己是酒仙還是酒渣,咖啡因代謝能力怎么樣;運動基因方面,爆發力如何,耐力如 何;有人想進行祖源分析,比如自己的血統中南方漢族、北方漢族,少數民族血統占多少;還有一些遺傳特征方面,比如節食減肥的效果,深度睡眠,記憶力如何 等,總之就是想從科學角度更多了解自己,就來做基因檢測,但檢測結果并不用來作為疾病風險預測的指南,也不具有臨床診斷作用。”

            這些基因檢測不需要經過CFDA的批準,也不需要經過臨床試驗,只是在為人們提供一種科學了解自己的途徑。

           通常,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更注重用戶體驗,用戶足不出戶即可完成檢測。一般流程是用戶在互聯網或手機上注冊后,就能通過快遞拿到一份取樣盒,按照說明取唾液樣本郵寄給檢測公司,在相應工作日后就能在網上看到屬于自己的報告。

           如果說用于臨床診斷的基因檢測報告像“天書”一樣難懂,那么,消費級檢測的基因報告更簡單易懂,有些還用符合80、90后的網絡語言來生成。

           從價格上來看,消費級基因檢測更親民。比如,微基因提供的200多項檢測結果,只需999元,從肥胖和慢性病角度切入的基因貓,入門單人套裝的價格是299元。

           那普通人應該如何看待這份報告呢?鄭強說,消費級基因檢測提供的更多是一份生命數據,盡管會有一些重大疾病的易感基因預測,但因為結果需要和數據庫里的正常水平進行比對,多數公司都是初創,數據庫里的樣本量不夠大,所以,檢測結果的準確度需要進一步提升。

           言 外之意,有些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夸大了基因檢測的效力,一份基因檢測結果提示僅僅是腫瘤、癌癥等疾病的風險。一個人真正患病是遺傳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 果。一句話,消費級基因檢測更多是為了科學了解自己或僅僅娛樂而已,并不能當成一份醫療診斷報告。這是很多基因檢測公司在提供服務時可能誤導消費者的地 方。

    天賦基因檢測被評“不靠譜”

          在基因檢測發展的初級階段,一些公司在銷售產品時正是抓住了消費者對基因檢測不甚了解但對健康非常看重的心理,魚龍混雜的現象不可避免。

         一些公司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對基因檢測進行包裝,有些甚至夸大了基因檢測的作用。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市場上有機構以因材施教之名引導家長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如果不加分辨更容易被“忽悠”。

         在 淘寶搜索“基因檢測”,跳出幾百項跟基因檢測相關的商品,排名靠前的就是一家已上市的基因檢測公司提供的少兒天賦多元智能基因分析,價格高達六千多元,另 一家公司提供的少兒基因檢測價格接近一萬元。不過記者在這兩家機構宣傳頁面上暫時沒有發現列出檢測基因的位點,具體技術細節和天賦基因檢測的科學依據。

          一脈基因CEO郝向穩對第一財經記者說,有些基因確實和運動、記憶等能力相關,但是有這些基因,代表某種功能強,并不說明一定是這方面的天賦。

          微基因CTO陳鋼直接用了“不靠譜”來評價天賦基因檢測,他說,運動、音樂等學習能力,基因對這方面能力的影響確切有多少,目前的研究并不能支持基因檢測來預測天賦。

         “在中國,天賦基因賣得挺好,很多家長愿意去測,滿足了家長重視孩子教育和前途的愿望,如果一些家長對檢測結果無所謂,把他看成娛樂,那也沒問題,但如果因為結果對孩子定性,就走偏了。”郝向穩說。

    似 乎“天賦基因”炒得太火,以臨床醫療為主要業務的上市公司還主動發聲和天賦基因檢測撇開關系。比如,迪安診斷(300244)公開表示,基因檢測的科學性 需建立在大規模群體調查以及循證研究數據上。天賦是一種極為復雜的現象,不僅涉及多種基因協同作用,也存在基因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影響。迪安對基因檢測技術 在評價兒童天賦領域的應用持謹慎態度。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現階段的基因檢測市場有些像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整個行業都在尋找“殺手級應用”。有些公司切入減肥市場,有些則推出兒童防拐產品“基因ID”,產品售價在500元以內,或許有些家庭愿意嘗試給孩子做一個“基因身份證”。

            其實,不論臨床醫療市場還是消費級市場,距離公眾能理解基因檢測,樂意主動為基因檢測買單,都還有一段距離。鄭強表示,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一般先賣給聰明一點的用戶,高學歷人群,生物圈或者技術圈的人比較多,愿意嘗試新技術,一年銷售幾千個,盈利模式還在探索中。

           目前,資本看好的是基因檢測公司未來的市場空間,所以大多數消費級公司靠燒錢不斷融資開拓市場。現在的問題是,后天或許很美好,只是會有一些公司倒在明天晚上。


    相關文章

    西北大學(首屆)華大基因創新班詮釋校企合作

    2022年畢業季,2018級(首屆)華大基因創新班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成績。全班29名同學中,有24人保研或考研成功。其中20人分別保研至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

    國家發改委:加快疫苗研發生產,提高傳染病應對能力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10日消息,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動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助力疾病早期預防,加快疫苗研發生產技術迭代升級,開發多聯多價疫苗,發展新型基因工......

    年度盤點|2022年IVD10大發展方向

    01mNGS市場宏基因檢測市場已經有30多個玩家了,整體來講市場還屬于快速發展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后,宏基因檢測的臨床價值得到進一步的認可;雖然在技術上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宏基因的出現無疑是為......

    香港“火眼”實驗室將重啟

    近日,在香港馬鞍山體育館,多個氣膜棚頂正在搭建中,現場還可見許多印有“華大”字樣的儀器設備。據悉,為應對近來的新冠疫情,香港“火眼”實驗室正在重啟中。搭建完成后,全香港單日核酸測量可增加至30萬人次。......

    BTE第6屆廣州國際生物技術大會暨展覽會圓滿落幕!

    2021年9月12日,由中國蛋白藥物質量聯盟、廣東省生物產業協會、廣州醫藥行業協會、廣州市儀器行業協會、廣州市生物產業聯盟和振威國際會展集團主辦第6屆廣州國際生物技術大會暨展覽會(BTE2021)圓滿......

    華大基因:綜合臨床質譜解決方案的產品供應商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1年6月2日-4日,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美國臨床質譜學會(MSACL)、北美華人臨床化學協會(NACCCA)、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檢驗醫學專委會、上海市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檢驗......

    華大南開共建聯合研究中心!

    5月19日,南開大學與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在八里臺校區海冰樓正式簽署“南開大學-華大基因聯合研究中心”產學研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建聯合研究中......

    石磊:恒溫微流控基因檢測技術在動物源性檢測中的應用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0年9月22-23日,“第九屆中國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國際論壇(簡稱CFAS2020)”在江蘇南京召開。大會第二日圍繞農獸藥殘留檢測、快速檢測、重金屬及元素檢測等食......

    華大基因財報出爐:逆境中的成長業績呈現大幅度增長

    新冠疫情影響,市場對新冠病毒檢測的需求大幅增長,華大基因上半年經營業績實現同期大幅增長。8月26日晚間,華大基因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中期財報。財報數據顯示,華大基因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08億元,同......

    王永強:北美臨床化學家協會助力中國IVD產品走向世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自2020年開年以來,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在中國的迅速反應進程中,涌現了一批優秀的IVD企業,如華大基因、圣湘生物,他們不僅及時提供了滿足國內核酸檢測或抗體檢測的試劑......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