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耶魯大學一項動物實驗顯示,寨卡病毒可能會在雌鼠體內,主要是陰道里存在并增殖數天,并經陰道擴散、感染胎兒大腦,給胎兒造成傷害。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雜志上。負責研究的耶魯大學教授巖崎明子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項發現對女性可能具有重要意義,而不僅僅是孕婦。陰道是寨卡病毒增殖并可能傳染伴侶之處。對孕婦而言,寨卡病毒的陰道傳播可能對發育中的胎兒產生很大影響。”
寨卡病毒通常通過蚊蟲叮咬傳播,但最近一些研究證實,這種病毒也能通過性行為傳播,不過人們不清楚病毒是否會在女性陰道內復制。為此,巖崎明子等人利用小鼠進行觀察,小鼠通常不太容易感染寨卡病毒,研究人員通過基因工程手段培育出對寨卡易感的小鼠。
研究顯示,即便在正常小鼠的陰道里,寨卡病毒也能存在并復制,最多可達4到5天。“這是這個研究最讓我們意外之處。”巖崎明子說。
他們還發現,寨卡病毒在陰道里比在其他感染部位更容易增殖。
此外,研究人員還觀察了陰道感染寨卡病毒對胎鼠的影響。結果在正常小鼠中觀察到胎鼠發育減緩與大腦感染情況,而在轉基因小鼠里觀察到寨卡病毒在胎鼠中增殖失控,導致自發性流產。
去年以來,寨卡病毒在巴西等美洲國家持續肆虐。絕大多數寨卡病毒感染者癥狀溫和,但公眾主要擔心寨卡病毒導致新生兒小頭癥。目前尚無針對寨卡病毒的有效治療方法和疫苗。
寨卡病毒是一種主要由媒介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等)傳播的黃病毒。近日,南方醫科大學教授陳曉光團隊研究發現寨卡病毒而非登革病毒-2可以通過血餐和人工尿液感染騷擾阿蚊,被感染的蚊子可以通過叮咬將寨卡病毒......
蚊媒病毒是以蚊蟲作為傳播媒介的病毒的統稱,其中寨卡病毒、登革病毒在內的多種病毒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嚴重威脅。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揭示蚊蟲傾向于叮咬病毒感染者從而造成疫病加速傳播的機制,相關成果在《Ce......
寨卡病毒是一類蚊媒傳播病原,感染孕婦可引起新生兒小頭畸形。2015-16年寨卡疫情成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目前尚無獲批疫苗。寨卡病毒與登革病毒的抗原性接近,屬一個超血清家族。最新的人群隊列研究發現,......
得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分校的醫學研究人員首次表明,對懷孕的小鼠進行單次更高劑量的疫苗接種可以安全地保護她和她的胎兒免受寨卡病毒的感染。相關結果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上。......
得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分校的醫學研究人員首次表明,對懷孕的小鼠進行單次更高劑量的疫苗接種可以安全地保護她和她的胎兒免受寨卡病毒的感染。相關結果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上。......
Zika等傳染病的傳播取決于許多不同的因素,包括環境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等。近來,很多研究希望預測寨卡病毒在全球和局部水平上預測寨卡病毒的傳播風險,但是仍然沒有很好地理解傳播的時空格局。最近,來自Goe......
眾所周知,開發能夠適應不同病毒復制機制的藥物將極大地提高不同類型傳染病的治療手段。在一項新的工作中,坦普爾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表明,利用現有藥物來治療其它類型病毒性疾病實際上是可能的。坦普爾的研究人員......
2019年8月27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金俠課題組和王海坤課題組合作研究論文“ZIKVinfectioninducesrobu......
寨卡病毒(ZIKV)等黃病毒科病毒在全球廣泛流行,引起較大危害,而目前尚無批準的特效藥物和疫苗用于防治。ZIKV的囊膜蛋白(E蛋白)在病毒感染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一個理想的抗病毒靶標。在天然病毒粒......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瞄準傳播寨卡病毒蚊子唾液中的一種蛋白,減少了小鼠的寨卡感染率。這項發現指出了針對寨卡病毒和類似的蚊媒病毒疫苗開發策略。研究發表在《NatureMicrobiology》。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