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從2010年的1697.7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3072.3億元,年均增長12.6%,占全市GDP比重達到13.4%,居于全國首位。“十三五”期間,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將力爭達到15%左右,形成發展速度與質量、發展規模與效益相統一的“高精尖”文化創意產業體系。
近日,《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發布會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召開。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余俊生出席發布會,并就《規劃》的相關內容進行解讀。
挖掘放大區域優勢做大產業格局
余俊生介紹,“十二五”時期,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向優勢區縣集中,東城、西城、海淀、朝陽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承載區域。
“十三五”期間,文化創意產業將從集約發展向均衡發展實現跨越。各區利用比較優勢,形成區梯次演進,有序銜接的發展格局。
“例如,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著力發揮文化科技資源優勢,重點發展軟件信息服務業、文化傳媒業、動漫網游等以‘互聯網+’為特征的高精尖產業形態。大興區(亦莊)充分利用首都新機場帶動輻射效應,重點推進設計服務、新媒體等產業發展。”余俊生表示。
增加示范園區數量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從2006年認定第一批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開始,十年來,北京市認定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或園區有30家。
去年,北京市發布了首批“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園區”名單,中國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清華科技園、星光影視園、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4個園區入選。
余俊生表示,“十三五”期間,北京要進一步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質量和內涵。“今年要在規范性管理、政策性創新,以及服務企業方面,對優質園區進一步做認定,提升園區服務質量,擴大示范園區數量。”
扶持小微文化企業
北京文化要素資源薈萃,文化消費潛力巨大,必須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加速形成人才、資本、版權等各類要素高效配置、競相涌流的生動局面,吸引“高”“精”“尖”文化企業和人才到北京創業創新。
為此,《規劃》提出,要加強重點企業的培育。余俊生表示,接下來,北京將在做優、做強國有骨干企業的同時,重點支持民營領軍文化企業進一步壯大,研究制定小微文化企業孵化培育計劃,扶持發展一批小微文化市場主體,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
此外,北京將繼續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繼續完善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從企業注冊、場地租賃、創業指導、技術研發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服務。
推動京津冀文化消費一體化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層面,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怎樣布局?對此,余俊生表示,京津冀地區文化創意產業有很高的關聯度,在區域經濟的交流與合作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三地文化產業的資源條件、優勢領域和優勢環節來看,北京是京津冀文化產業發展的龍頭,在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化旅游資源及品牌優勢方面非常顯著,新興文化產業發達,文化創意人才等要素資源也非常豐富,占據了內容制作及展示傳播等市場,能對周邊區域形成巨大的輻射作用,帶動刺激文化中心發展。”余俊生說。
余俊生表示,天津具有深厚獨特的津派文化底蘊,河北省存在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資源,京津冀三地文化產業已經初步形成了產業分工的梯次,資源互補性較強,市場腹地空間較大。
“下一步,北京市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立足三地的比較優勢,以優化區域分工和產業布局為重點,重構文化創意產業鏈條,推進要素資源的多項流動,推動文化消費市場的一體化進程,理順體制機制,完善促進政策,搭建共建共享的產業促進平臺,推進區域文化產業融合和資源共享,實現三地的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協同發展。”余俊生說。
此外,余俊生還表示,北京的文創產業要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不僅要走向京港澳,還要走向世界,發展文化貿易,推動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輸出。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3.7%的平均增長水平;對世界經濟......
財聯社7月18日電,上海市統計局18日發布數據,上半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19349億元,同比下降5.7%。經濟是一個有機系統,短期的、外部的沖擊過后,就會回歸原先的增長趨勢。沖擊越大,反彈就越強烈。不過......
盡管美國就業市場異常火爆,工資上漲加快,但是美國一季度GDP意外負增長。這是新冠疫情導致美國短暫衰退后,美國經濟增長最疲弱的一個季度。美國商務部4月28日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美國實......
疫情沖擊之下,一季度各地經濟交出了怎樣的答卷?經濟版圖又有哪些變化?截至4月27日,除了吉林、新疆、西藏外,其余28個省份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GDP數據。2022年28省份一季度GDP數據。中新財經......
3月9日下午,行健不息——清華大學“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清華大學開幕。該展覽展出了“十三五”期間清華大學涌現出的38項創新成果,涵蓋新型能源、基礎物理、生命健康、地學環境、冬奧專項、公共安全、機械......
前篇主要匯總了“十三五”前期“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理想情況,本文主要包括了“十三五”中期立項情況。2018年“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擬立項情況: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牽頭承擔單位項目負責人......
二○二一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完成GDP增長8.1%前三季度為企業研發減稅3333億元3月2日,科技日報記者從權威部門獲悉,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22項量化指標任務悉數完成。這些指標不僅關......
3月4日12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據張業遂介紹,本次大會5日上午開幕,11日上午閉幕,會期6天半......
記者從教育部召開的全國教育財務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我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連續九年保持在4%以上。“十三五”時期,教育財務工作取得歷史性成績,五年來,保障發展的水平更高了,促進公平的措施更......
天和飛天、“奮斗者”號入海、北斗衛星組網、時速600公里磁浮列車成功下線……你是否熟悉這些大國重器?你是否記得那讓人心潮澎湃的一幕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