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招辦主任于涵透露,今年,該校在京招生計劃將和去年持平,新增工程物理專業(能源實驗班)和目前頗受關注的日本福島核輻射事件相關,關注能源安全,該專業學生將全享保研機會。此外,今年的開放日恰逢百年校慶,校方為考生準備了百年清華名師大講堂等活動。
目前,具體招生政策以及招生計劃尚未確定。4月1日,于涵表示,若生源條件好,清華會在實際錄取中有大幅的擴招。“去年公布的在京招生計劃為243人,實際錄取超過了300人。”
此外,于涵透露,對于獲得自主招生同時又享有其他加分政策的考生,加分疊加不能超過40分,且政策加分不能超過20分。對于在自主招生協議中,取得了相關加分分數,又注明前三志愿保證的考生,于涵提醒,一旦通過自主招生加分提檔,考生不再享受專業保證。
今年,清華將開辦一個能源實驗班,即工程物理專業。于涵介紹稱,該實驗班依托清華在理工科和管理學科上的優勢,所學內容有關能源的長期利用和使用安全問題,“與當下大家最關心的日本福島核泄漏問題相關。”
據介紹,該專業只設一個班的編制,全國招生30多人,在京招生計劃尚未確定。作為實驗班,該班的每個學生都會有到世界一流大學深造交換的機會,并百分之百獲得保研機會。
另外,去年投放的專業今年將繼續在京投放。
于涵介紹稱,去年清華所有文科考生,前五個志愿的專業滿足率達到100%,理科考生前五志愿的專業滿足率為99%。今年,清華仍按照100%-120%的比例提檔,承諾只要體檢、政審合格,而且服從專業調劑就不退檔。他建議考生專業志愿安排要有一定的梯度。
此外,今年,清華專業錄取不受文理分科限制,文科生可以選擇建筑學等理科專業,理科生業可以去讀新聞等專業。若有此意向,考生可以在正常填報志愿后向招辦反映。一旦被錄取,清華將為這些考生安排面試。于涵稱,錄取時,提檔線根據考生所在的文理科劃定。
于涵說,近年來一模考試中,理科能達到全市前800名,入學可能性很大大。具體到區縣,海淀和西城理科前300多名,報考的可能性很大;東城前100名左右、朝陽前五六十名的可能性大。
清華文科招生人數較少,考生需和招生老師保持聯系。去年清華文科計劃招生18人,實收33人,預計今年招生計劃與去年相當。
清華新聞網8月20日電8月19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清華大學國家公園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北京舉行,校長李路明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關志鷗出席儀式,共同為研究院揭牌。李路明和關志鷗為研究院揭牌清華大學是國內最......
兩彈一星”元勛周光召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周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相繼發文悼念這位杰出的科學家。其中,北京大學新聞網8月18日發文介紹,周光召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1951年到北京大......
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種進展迅速且致命的肺部疾病,發病機理尚不清楚,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挑戰。前不久,我國科學家在這一領域取得重要突破:揭示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生的細胞和分子機制,并找......
構建更加通用的人工智能,讓模型具有更加廣泛和通用的認知能力,是當前人工智能(AI)領域發展的最大目標。目前流行的大模型路徑是基于“尺度定律”(ScalingLaw)去構建更大、更深和更寬的神經網絡,可......
8月14日,清華大學迎來3800余名本科新生。澎湃新聞從清華大學獲悉,2024年,清華大學通過高考統招、強基計劃、自強計劃、國家專項計劃等十余種招生類型,共錄取3800余名新生。其中,內地學生3500......
澎湃新聞記者從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方面獲悉,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榮休教授司久岳,因病于2024年8月10日不幸離世,享年70歲。司久岳長期在新華社工作,自2005年任教于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以來......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方璐教授課題組自動化系戴瓊海院士課題組另辟蹊徑首創了全前向智能光計算訓練架構研制了“太極-II”光訓練芯片實現了光計算系統大規模神經網絡的高效精準訓練該研究成果以“光神經網絡全前向訓......
7月14日,2024國際基礎科學大會開幕式及頒獎典禮在清華大學舉辦。六位科學家獲得2024年度基礎科學終身成就獎,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位列其中。一個月前的6月12日,姚期智接到總書記習近......
針對人大女博士生實名舉報導師王某某性騷擾事件,清華大學刑法學教授勞東燕在微博發文評論稱,希望這次的事件能成為一個轉機,改變高校乃至整個社會對性騷擾的鄉愿氛圍,并促進反性騷擾常態機制的建立。勞東燕講述,......
7月12日,著名天文學家、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首席科學家李菂教授,加盟清華大學天文系。在加盟清華之前,李菂教授是中國 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二級研究員。李菂教授從2008年起任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