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9-22 14:14 原文鏈接: 美國科學家DianaWall:為土壤“代言”

       一個寒冷的春日清晨,DianaWall正在嘗試一件通常被用于在高爾夫球場上挖洞的工具,并且難掩內心的興奮。她的團隊總是利用更加費勁的辦法采集土壤及其寄居有機體的樣本。“這是一根完美的巖芯。”當Wall的學生將一個布滿微小蛔蟲的樣本裝入袋子中時,她說道:“你好,線蟲!”

      Wall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土壤生態學家和環境科學家。她來到這個位于校園以東約1小時車程的地方,為其最新試驗收集數據。Wall和同事正在一片草地上創建一場模擬干旱,采用的方法是將臨時遮蔽物覆蓋在上面。他們希望,捕食線蟲將會死去,或者進入一種假死狀態,從而使以植物為食的寄生性線蟲主宰生態系統。“植物將如何應對干旱?”Wall懷疑。

      幾十年來,她一直在詢問并回答類似問題。在泥土中隱藏的生物多樣性方面,Wall已成為最有名氣和最直言不諱的專家之一。她研究了全球幾乎每個角落的土壤及其“居民”,并且對南極有著特殊的偏好——自1989年起,幾乎每年都會到訪南極。正是在那里,Wall和同事作出了一項里程碑式的發現,證實作為地球上最干旱的地區之一,南極土壤并非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是一片不毛之地,而是很多動物生命的家園。

      以同樣的銳意進取精神挑戰正統說法,還幫助Wall在一個女性曾經極為罕見的領域不斷前行。“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撞到了玻璃天花板,并且非常沮喪。”她說,“而如今,我欣喜地看到南極和其他研究領域出現了如此多的女性。”

      執迷生物學

      今年72歲的Wall看上去精力無限。高大而瘦削的她講話很快,并且在描述土壤中從線蟲到大量微生物的眾多有機物時會加快語速。Wall強調的是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如何提供被人類認為理所當然的服務:過濾水、穩定土壤、改善空氣質量,以及實現使作物得以生長的營養物質的再循環利用。

      Wall認為,身為生物學老師的母親激發了她一生執迷于生物學。Wall在肯塔基州列克星頓長大,并在位于其家鄉的肯塔基大學獲得植物病理學博士學位。1972年,她前往美國西海岸從事線蟲學博士后研究。

      起初,加州讓Wall深受震撼。“對我來說,真是大開眼界,因為我從未跨過密西西比河。”最終,Wall喜歡上那里,并且在未來2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成為她的家。

      Wall獲得了一系列資助,從而使她的研究能持續開展下去。她深信,土壤微生物比大多數研究人員意識到的更加重要。“起初,我只是相信它們與眾不同,并且等著被證明自己是錯的。”

      走進南極

      Wall最初關注的是沙漠和干旱農田中的線蟲,并且在南加州、新墨西哥州和密歇根州開展了大量研究。到上世紀80年代,她開始尋求理解物種對生態系統影響的方法。“如果你想闡明一種植物性寄生蟲如何影響根部或者捕食者,怎能將土壤中除寄生蟲以外的一切東西排除掉?”

      Wall嘗試用化學物質殺死物種,但這也傷害到她想要研究的東西。隨后,一位同事建議Wall到一些沒有植物、食物網相對簡單的地方開展研究。“我想了很多地方。”Wall介紹說,“最終,我們選擇了南極。”

      她和來自新罕布什爾州達特茅斯學院的同事RossVirginia決定在靠近美國麥克默多研究站的一系列無冰盆地——麥克默多干谷收集樣本。這些山谷沒有降雪或降水,因此濕度非常低,以至于研究人員發現了幾千年前進入此地的海豹的干尸。此前,研究人員在夏季有水流過的冰水河附近發現了線蟲和其他生命,但專家認為,占據山谷大部分區域的干旱土壤是貧瘠的。

      當Wall和Virginia最初一次到訪干谷時,在直升機返回接他們前,其僅有6個小時采集樣本。他們在約65%的樣本中發現了線蟲。“我簡直不敢相信。”Wall說。最終,他們證實生命能在最不宜居的地下環境中茁壯成長,從而表明大多數生態系統此前遭到忽視。

      Wall在每個野外考察季都會返回干谷,除了1992年。那一年,她沒有獲得為科考行程提供的資助。為表彰這項長期開展的研究,美國地質調查局將那里的山谷以Wall和Virginia命名。

      他們在南極的研究同Wall此前作出的關于線蟲如何應對美國西南部極端干旱狀況的發現相一致。在奇瓦瓦沙漠,Wall和同事證實,這些蠕蟲依靠低濕休眠:它們會排出體內的大部分水分,并且暫停新陳代謝活動。Wall介紹說,線蟲最終看上去像圓形干麥片——麥圈。

      當她前往南極時,Wall和同事發現,干谷的線蟲利用相同機制應對那里的干旱狀況。

      土壤“大使”

      今年8月,作為一項預防土壤腐蝕、提升土壤健康的全國性努力的一部分,Wall在白宮同其他專家以及政策制定者探討了土壤問題。這一最新場景展示了過去15年間她開始越來越多地承擔起一種角色——將土壤健康帶到全球舞臺。

      隨著Wall的研究事業蓬勃發展,她承擔起更多的領導職位。1993年,Wall成為美國生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并在1999年成為美國生態學會主席。到那時,管理這些機構的經歷使其更具雄心壯志。“我過于關注南極研究。”Wall說,“我認為自己應當做更多事情。”

      于是,她開始參與并主導一些在范圍上更加全球化的努力,比如從2001年起擔任“國際生物多樣性觀察年”的主席。該計劃資助的是在全球突出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研究項目。2011年,Wall共同發起成立了“全球土壤生物多樣性倡議”機構。展望未來,Wall想把關于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樣性的數據同應對大規模環境挑戰的全球政策融合起來。而目前,她正和同事探討在美國啟動一項大型試驗,以闡明土壤、生物多樣性和健康之間的關系。“環境和物種保護是非常過時的想法,土壤保護也是如此。不過,直到今天,這兩個概念才被放到一起討論。”Wall表示。

      在為土壤“代言”的同時,Wall還是科學界女性的一面“旗幟”。當她剛開始從事研究時,其所在領域并沒有太多女性典范。在Wall頭幾次到訪南極時,她穿著男性的長款內衣和靴子,并且在缺少馬桶的軍用飛機上忍受了8個小時的飛行。

      上世紀80年代末,Wall在申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終身職位時最初遭到拒絕。而Wall和其他人都認為,這一決定同她的性別有關。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北美氮研究中心主任JillBaron表示,Wall從那次被拒中恢復過來的方式正是其性格的象征。“她進入這個如恒星般閃耀的領域。”Baron說,“并且一直在努力確保該領域的其他年輕女性不會再次經歷那種事情。”

    相關文章

    生態環境部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24年6月5日,生態環境部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正式發布《2023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用全面翔實準確的監測數據客觀反映了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狀況及變化情況,全方位展示了2023年全國生......

    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積累與微生物代謝能力密切相關

    通常,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累積水平被認為受到其比表面積和吸附位點等物理化學性質的限制。微生物殘體是礦物結合態有機碳的主要組成物質,其形成和積累與微生物代謝過程緊密相關。然而,微生物代謝能力如何調控礦物結......

    第十八屆POPs論壇分會:聚焦農藥環境效應及風險評估

    2024年5月17日,《關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生效二十周年之際,第十八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暨化學品環境安全大會(第十八屆POPs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召開。本次論壇設有大會報告......

    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獲突破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科研團隊近日在干旱區綠洲農田土壤碳庫與養分儲量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該研究不僅揭示了荒漠開墾后農田土壤碳庫和養分庫在長期耕作措施下的變化模式,還提出了促進綠洲農業可......

    海岸帶互花米草入侵研究獲進展

    互花米草是原產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來迅速入侵中國海岸線。其中,約93%的入侵區域為泥灘地。通常認為,互花米草入侵對濱海濕地造成負面影響,但對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尚不明朗。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

    研究者對旱區土壤這一維度分布格局有了新認識

    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育課題組,以西南干旱河谷沿緯度梯度(23.2–32.3°N)分布的自然灌叢作為研究對象,探索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化學計量的緯度分布格局。相關研究成果發表......

    保護性種植促進喀斯特食物網結構維持與能量流動

    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恢復成效顯著,但是該區人口壓力較大,經過幾十年保育恢復的生態系統仍面臨被再次開墾利用和土壤退化的風險。土地利用變化會對土壤微食物網產生強烈影響,以往研究通常采用時空替......

    秸稈投入有助于土壤有機碳多碳庫形成

    區分植物源和微生物源有機碳是確定土壤有機碳庫形成的關鍵。在施肥的農田生態系統中,土壤有機碳的形成、周轉和積累受肥料類型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調控。不同肥料投入有可能改變土壤微生物對其利用策略,從而......

    環境相關,該院發布23種儀器采購需求

    為進一步有效推進廣東省地球關鍵帶(土壤)污染歸趨與風險防控實驗室(一期)建設,提升土壤、地下水污染物環境歸趨與風險防控能力,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擬購置一批實驗建設有關的設備,開展土壤、地下水等環境介質......

    2024年治污攻堅怎么部署?27省工作重點匯總

    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潛力等因素,錨定了2......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