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檢驗中,如果對檢測結果有異議,可申請復檢。由于食品的特殊屬性,在食品保存過程中,其菌相不斷變化,因此一直以來,微生物指標不得復檢是行業常識。但是2016年10月20日,國家認監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了第三批食品復檢機構名錄告,食品論壇網友發現新增復檢項目里居然有致病微生物指標。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微生物可以復檢了?食品伙伴網標法組對此問題從標準法規和技術角度展開分析。
首先,不論是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還是2015年的食品安全法,都未明確微生物指標可以復檢。但是在2016年10月剛剛公布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中,則明確規定,檢測結果顯示微生物指標超標的,復檢機構不得予以復檢。由于該條例尚未發布實施,其條文僅供參考,最終規定如何尚不可知。
其次,在食藥總局發布的食品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和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工作規范中均規定,檢測結果顯示微生物指標超標的,復檢機構不得予以復檢。
第三,在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4789.1-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總則》中規定,檢驗結果報告后,剩余樣品或同批樣品不進行微生物項目的復檢。
由以上規定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國食品中的微生物指標,如菌落總數、大腸菌群以及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指標都不可以復檢。
此外,食品伙伴網標法組研究了前兩批復檢機構名錄發現,第一批沒有明確致病微生物作為復檢項目,而第二批明確提到致病微生物作為復檢項目。此次第三批名錄則又明確了致病微生物作為復檢項目。
那么,復檢機構名錄中為何包括致病微生物復檢項目,是監管部門職責銜接漏洞,還是出于其他考慮,還是由于致病微生物的特殊性?這些疑問有待于監管部門和專家的進一步明確。食品伙伴網也歡迎同行人士和專家老師就此問題展開交流、探討。
中國計量大學俞曉平教授牽頭完成的“畜禽和水產品中高風險致病微生物精準識別和快速檢測技術研究”獲得2020年度市場監管科研成果一等獎。團隊研發的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和快速精準檢測的試劑盒、試紙條等,已應用于......
對于一種新發傳染病我們寧可嚴格一點“我們的出院標準太寬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張旃日前表示。最近,成都、武漢與廣東等多地出現了出院患者復檢呈陽性的情況,其中廣東14%......
據廣西食藥監局發布的2017年第49期總第119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報了2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八寶粥、調味品等。抽檢顯示,1批次廣西容縣活力飲料食品廠銷售的標稱北流市豐盛罐頭食品廠生產的“八寶粥”樣......
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跟市民的飲食安全息息相關,比如半熟的煎蛋里面可能存在沙門氏菌、五成熟的夾生牛排中可能存在致病性大腸埃希菌、魚生等生鮮海產品中可能會有革蘭氏陰性多形態桿菌,這些都可能會導致食用者不舒服......
截至目前全省監測哨點醫院增擴至417家,較去年增加了25家。食品監測點覆蓋全省100%縣級行政區域,監測環節覆蓋從農田到餐桌。食源性疾病監測哨點醫院較去年增加25家昨日遼寧省衛生計生委在省衛生計生監督......
在食品檢驗中,如果對檢測結果有異議,可申請復檢。由于食品的特殊屬性,在食品保存過程中,其菌相不斷變化,因此一直以來,微生物指標不得復檢是行業常識。但是2016年10月20日,國家認監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
在食品檢驗中,如果對檢測結果有異議,可申請復檢。由于食品的特殊屬性,在食品保存過程中,其菌相不斷變化,因此一直以來,微生物指標不得復檢是行業常識。但是2016年10月20日,國家認監委等四部委聯合發布......
課題研發人員在進行業務研討俗話說,病從口入。有時人們在外面吃飯鬧個肚子,最多去醫院,買點消炎藥就算了,根本不會想到這可能是由于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對于老百姓來說,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其實就......
近日,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在博客上發表了《誰是食品安全的頭號大敵》一文,就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性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詮釋。他在文中指出,相比于國人最關注的添加劑、防腐劑,食品......
新的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規定,可以隨機選擇復檢機構進行復檢。原修訂草案規定,對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委托的食品檢驗機構的檢驗結論有異議的,可以在公布的復檢機構名錄中“選擇就近的復檢機構進行復檢”。有些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