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11-04 10:23 原文鏈接: 超過400公里的抗黑客攻擊量子密鑰分發首次實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陳騰云與清華大學王向斌以及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科研人員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超過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擊的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該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7, 190501 (2016)], 被選為編輯推薦(Editors’ Suggestion),并被美國物理學會《物理》雜志報道。該成果極大地推動了兼顧安全和實用的遠距離光纖量子通信的發展。

      量子密鑰分發可以為分隔兩地的用戶提供無條件安全的共享密鑰。從1984年第一個量子密鑰分發協議(BB84協議)提出以來,增加安全通信距離、提高安全成碼率和提高現實系統的安全性是開發實用性量子密鑰分發最重要的三個目標。

      近年來,中國科大潘建偉小組圍繞上述三個目標進行了原創性的實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國際領先的成果:2013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測量設備無關的量子密鑰分發[PRL 111, 130502 (2013)],徹底解決了所有針對探測系統的黑客攻擊,同年被美國物理學會評選為2013年度國際物理學重大進展;2014年,將測量設備無關的量子密鑰分發安全通信距離拓展至200公里[PRL 113, 190501 (2014)],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2016年,又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基于不信任中繼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PRX 6, 011024 (2016)]。不過,這些前期實驗結果的安全成碼率較低,嚴重限制了該量子通信技術的實際應用。針對此問題,清華大學王向斌小組提出了4強度優化理論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安全成碼率和安全距離。理論分析表明,該方法在典型實驗條件下可以將成碼率提高近兩個數量級,從而大幅度提高實用化水平。

      2016年,潘建偉小組進一步通過發展穩定的雙光子干涉技術和系統長時間穩定技術,采用王向斌團隊發展的4強度優化理論方法,結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尤立星研制的高效低噪聲超導納米線單光子探測器,成功地將測量設備無關的量子密鑰分發安全傳輸記錄拓展至404公里超低損耗光纖(由康寧公司提供)和311公里普通光纖距離,創造了光纖傳輸距離新的世界紀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同現實條件下,即使利用完美單光子源,BB84協議也不能在這么長的傳輸距離上得以實現。該實驗在207公里處的安全成碼率相比2014年的200公里實驗提高了500多倍,其中50多倍的提高來自4強度優化理論方法,而另外10倍的提高來自實驗技術的改進。實際上,該實驗在102公里的安全成碼率已經足以保證安全的語音通話,從而充分驗證了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的實用性。

      該實驗得到審稿人的高度評價,稱贊“該實驗為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通信最遠傳輸記錄”,“是一個杰出的成就”,“打破了BB84協議下單光子源的傳輸終極極限”。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門以及山東省和濟南高新區的支持。

    相關文章

    新的量子密鑰分發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傳輸速度

    科學家們精心設計了一個植根于集成光子學的量子密鑰分配(QKD)系統,允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輸安全的密鑰。這些初步的概念驗證實驗是向這種高度安全的通信技術的實際部署邁出的重要一步。QKD是一種成熟的技術......

    我國科學家實現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鑰分發

    日前,我國科學家通過發展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學量子態調控、高計數率超導單光子探測等關鍵技術,在國際上實現百兆比特率的實時量子密鑰分發,實驗結果將此前的成碼率紀錄提升一個數量級。此項成果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

    中國科大實現百兆比特率量子密鑰分發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徐飛虎等與上海微系統所、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單位的科研人員合作,通過發展高保真度集成光子學量子態調控、高計數率超導單光子探測等關鍵技術,首次在國際上實現百兆比特......

    科學家首次實現模式匹配量子密鑰分發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陳騰云等與清華大學馬雄峰合作,首次在實驗上實現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鑰分發。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量子密鑰分發基于量子力學基本原理,可以實現理論上無條件安全的保密......

    中國主導!量子密鑰分發這一國際標準即將發布

    10月19日,記者從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獲悉,近日由中國主導的《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要求、測試和評估方法》國際標準提案進入發布階段,預計于2023年正式發布。這是首個系統性規范量子密鑰分發(QK......

    中國科大實現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

    3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及其同事張強、徐飛虎等,通過發展設備無關理論協議和構建高效率的光學量子糾纏系統,首次在國際上實驗實現了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DI-QKD)的原理性演示,相......

    節點不必可信的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已實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韓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雙、銀振強、陳巍等,實現了抗環境干擾的非可信節點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全面提高了量子密鑰分發網絡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向實現下一代量子網絡邁出了重要......

    郭光燦院士團隊: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可實現高安全性

    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韓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雙、銀振強、陳巍等實現了抗環境干擾的非可信節點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全面提高了量子密鑰分發網絡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向實現下一......

    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可實現高安全性

    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韓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雙、銀振強、陳巍等實現了抗環境干擾的非可信節點量子密鑰分發網絡,全面提高了量子密鑰分發網絡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向實現下一......

    南京大學提出量子密鑰分發新協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4/477956.shtm近期,南京大學團隊提出異步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協議,打破了碼率-距離限制,將城際......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