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環保部、科技部聯合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初步構建我國環境污染物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理論體系,夯實符合我國國情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國家環境基準體系,新建一批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和科學觀測研究站,科技人才隊伍規模穩步擴大,科技人才的國際國內競爭力顯著提高”。
“規劃”提出了一系列需要研制或突破的儀器設備。
在水環境方面,“規劃”要求針對水質及水生生態系統監測及預警技術開發的重大需求,開展自動分析流路、定量檢測等關鍵技術研究。研發常規水質分析儀器的小型化設計、快速移動式在線檢測集成裝置和以質譜儀為中心的在線水質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儀器等。發展以梯度擴散薄膜(DGT)技術為基礎的新型原位水環境監測方法以及新型生態風險評估模型和流程。開展水環境監測技術和設備集成研究,綜合集成我國水生態環境監測技術體系。研究海洋生態系統監測關鍵技術和方法。
在大氣環境監測方面,“規劃”要求根據大氣細顆粒物變化特征、形成機理,研發大氣細顆粒物多參數和便攜式在線分析系統,實現大氣細顆粒物質量濃度、粒徑譜、化學成份的一體化快速測量。開發大氣細顆粒物氣態前體物的立體分布監測技術,形成前體物立體分布監測成套技術與裝備,研發煙氣中低濃度氣態污染物及顆粒物采樣監測技術和設備。針對氣體中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的監測和預警,研制適用于空氣和廢氣的具有多元素同步監測能力、靈敏度高、性能穩定的新型重金屬在線監測儀器和配套設備,研發工業廢氣樣品采集及前處理新裝置、大氣揮發性有機物在線監測設備、惡臭氣體預處理技術和在線監測設備和多組分氣體在線及便攜式分析儀器等。
在土壤和地下水環境方面,“規劃”要求針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問題,研發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高精度、多功能樣品采集和專用監測儀器,建立基于傳感器、遙感技術和生物標志物的土壤及地下水環境監測方法,強化衛星遙感技術應用。研發小型化土壤重金屬現場監測設備。開展污染場地修復后長期監測方法研究。
在新型污染物監測技術方面,“規劃”要求研究典型環境污染物的識別與風險評價技術,建立痕量污染物形態分析、同類物識別、異構體分離的分析技術系統與設備,研制適合新型污染物環境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量化表征的儀器。研究基于指紋特征光譜的有機有毒污染物快速分類監測方法與技術,建立有機有毒污染物指紋光譜庫。
3月9日下午,行健不息——清華大學“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在清華大學開幕。該展覽展出了“十三五”期間清華大學涌現出的38項創新成果,涵蓋新型能源、基礎物理、生命健康、地學環境、冬奧專項、公共安全、機械......
前篇主要匯總了“十三五”前期“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理想情況,本文主要包括了“十三五”中期立項情況。2018年“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擬立項情況:序號項目編號項目名稱項目牽頭承擔單位項目負責人......
3月4日12時,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據張業遂介紹,本次大會5日上午開幕,11日上午閉幕,會期6天半......
天和飛天、“奮斗者”號入海、北斗衛星組網、時速600公里磁浮列車成功下線……你是否熟悉這些大國重器?你是否記得那讓人心潮澎湃的一幕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
近期,正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吸引著公眾的目光。數千項“十三五”期間重大科技成果集結于此,彰顯科技讓生活更美好的無窮魅力,盡展創新促進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強勁脈動。科技部統計數......
“水質分析有獎答題大比拼”活動是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水質分析的相關專業知識。本次活動特精選色譜相關豐富知識題庫,開啟知識挑戰!參加的小伙伴均有機會挑戰自我贏大禮!最終成績前八名獲獎,及每輪分享數前3名獲......
2月26日,在今年兩會到來之際,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面支撐新發展格局新聞發布會。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表示,“十三五”以來我國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全社會研發投入從2015年......
1月21日,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舉行。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在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圓滿完成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
‘十三五’規劃提出,期末千人注冊研究生數達到2人,目前已超過2人;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今年將達到300萬人;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占比達到60%左右,目前已經超過了60%。‘十三五’期間授予博士......
——訪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劉倩研究員光譜技術已邁過百年歷史長河,中國的光譜分析技術亦可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今日中國的光譜技術已從國際上“跟跑”躍升到部分領域領跑的地位。在這背后,老中青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