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拔最高引力波觀測站近期在西藏阿里地區破土動工,建成運行后可首次實現北半球地面原初引力波觀測,帶領我國原初引力波研究進入國際前沿,同時促進我國低溫超導亞毫米波探測技術的發展。
阿里地區行署副專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首席研究員姚永強6日告訴記者,阿里項目全稱為“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測實驗”計劃,規劃包括阿里1號和阿里2號兩部分,阿里1號的建設地點位于阿里地區行署所在地獅泉河鎮以南約30公里。
阿里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之一,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氣候干燥,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與天文臺基礎設施,是北半球原初引力波觀測最理想的地方,備受天文學家的青睞。
據介紹,阿里1號是指建在海拔5250米的一臺原初引力波望遠鏡,可得到目前最高精度的北天區原初引力波極化數據。阿里2號是在海拔6000米以上地點建設的望遠鏡陣列,可進一步拓展觀測頻段,提高觀測精度。科學家將力爭在2021年之前實現阿里1號觀測運行,并取得第一批科學成果。
該項目由國家高能物理所牽頭,國家天文臺、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國家天文臺獅泉河觀測站、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藏大學等單位參與建設,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等部門的資金支持。目前阿里項目已申報總投資1.3億元。
姚永強介紹,阿里項目建成后,將與南極極點觀測站、智利阿塔卡瑪沙漠觀測站一起,成為國際原初引力波探測的三大基地,從而推動我國引力波探測技術的發展。
2016年初,美國研究人員宣布探測到了黑洞合并產生的引力波,引起國內外社會廣泛關注,成為人類科學探索史上的重大突破,極大地推動了阿里項目的啟動。
2024年6月12日至14日,自然科學基金委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高技術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引力波探測”重點專項2024年度項目中期檢查會議。會上,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基礎研......
尼瑪扎西。受訪者供圖“我是沐浴著新西藏的陽光,在黨和國家培養下成長起來的藏族知識分子。國家和社會需要時,我不上誰上?”尼瑪扎西平和的語氣中帶著堅定。立足西藏數十載,中國工程院院士、西藏大學......
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牽頭的七所英國大學聯盟將開發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該項目獲得了英國研究與創新基礎設施基金700萬英鎊的支持。該聯盟包括伯明翰大學、卡迪夫大學、格拉斯哥大學、樸茨茅斯大學、南安普頓大學、......
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牽頭的七所英國大學聯盟將開發下一代引力波探測器。該項目獲得了英國研究與創新基礎設施基金700萬英鎊的支持。該聯盟包括伯明翰大學、卡迪夫大學、格拉斯哥大學、樸茨茅斯大學、南安普頓大學、......
隨著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改則縣古姆鄉5G基站近日建成開通,西藏所有鄉鎮實現通達5G,通信“數字天路”正激發雪域高原更多生機活力。記者從西藏自治區通信管理局獲悉,截至目前,西藏信息通信行業在5G建設方面投......
西藏,從不缺少信仰與執念。正如那些虔誠的信徒不遠萬里,一路磕長頭來到大昭寺朝拜,只為完成一生的心愿。同樣,也有這樣一群醫務工作者,他們不顧高原反應,克服身體的種種不適,從祖國各地匯聚西藏,參與到“西藏......
基于現有地球軌道高精度星地/星間測距、測月系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引力波實驗中心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利用引力波軌道共振效應,實現超大質量雙黑洞并合引力波信號有效探測的高度可行方案。該方案整合現有測距、測......
項目編號:54000023210200015746項目名稱:西藏大學學科建設能力提升計劃項目青藏高原多源固廢資源精煉與循環利用研發中心(二)預算金額:280萬元(人民幣)小型低電壓透射電子顯微鏡采購1......
有一種東西,你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它,但你周圍的一切,包括你自己的身體,都因它慢慢地縮小和擴大。這是穿過我們星系的引力波產生的奇怪時空扭曲效應。經過15年的數據收集,現在,科學家們第一次“聆聽”到了在宇宙......
“中國天眼”(FAST)再度迎來重大突破。利用FAST觀測數據,我國脈沖星測時陣列(CPTA)研究團隊發現納赫茲引力波存在的關鍵證據,表明我國納赫茲引力波研究與國際同步達到領先水平。相關研究成果6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