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癥日(World Cancer Day)是由國際抗癌聯盟(UICC)于2000年發起,活動時間定于每年的2月4日,旨在倡導新的方法促進各組織間的合作,加快癌癥研究、預防及治療等領域的進展,為人類造福。2017年2月4日是第18個“世界癌癥日”。
如今,每年全球有820萬人死于癌癥,其中有400萬的死亡年齡集中在30歲到69歲。
根據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發布的《以藥物創新應對癌癥的挑戰》報告:中國2015年新發癌癥病例達429萬例,占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281萬例。中國所有類型癌癥的5年生存率在2015年預估為36.9% ,而美國在2012年就已達到70% 。
2016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制定了主題為“We can. I can.”的《2016-2018年三年抗癌計劃》,旨在探討個體(群體)如何減輕全球癌癥負擔,目標是確保更少的人患上癌癥,更多的人得到成功的治療,患者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
(一)抗癌,你能做什么?
《2016-2018年三年抗癌計劃》指出,抗癌路上,你可以做一下幾點:
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Make healthy lifestyle choices);
及早發現,拯救生命(Understand that early detection saves lives);
尋求支持(Ask for support);
恢復工作(Return to work);
控制癌癥進程(Take control of my cancer journey);
愛,被愛(Love, and be loved)。
(二)抗癌,我們能做什么?
《2016-2018年三年抗癌計劃》指出,普通公眾在幫助自己、家人及癌癥患者抗癌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激發行動,采取行動(Inspire action, take action);
預防癌癥(Prevent cancer);
讓我的聲音被聽到(Make my voice heard
);
創建健康學校(Create healthy schools
);
創造健康工作場所(Create healthy workplaces
)
創建健康城市(Create healthy cities
);
支持他人工作(Support others to return to work)
挑戰的看法(Challenge perceptions
);
提高癌癥護理的可及性(Improve access to cancer care);
改變政策(Shape policy change
);
建立一個高素質的員工隊伍(Build a quality workforce
);
建立癌癥控制的基金(Make the case for investing in cancer control)。
(三)7大“吃”出來的癌癥
俗話說:病從口入。有哪些癌癥是吃出來的呢?
肝癌
1、食用發霉的食物,食物常常被霉菌污染,并產生有致癌作用的霉菌毒素(如黃曲霉毒素)最容易受霉菌素污染的食品有花生、玉米、大米、高粱和花生油。
2、食用含致癌毒素的植物。如:含蘇鐵素的蘇鐵堅果,黃樟茶中的黃樟腦。
3、大量要飲酒可引起肝硬化,最終發展成肝癌。
4、患乙肝型肝炎的人同時接觸黃曲霉毒素更容易發生肝癌。
胃癌
1、喜食熏制食品的人易發胃癌。
2、經常吃腌制蔬菜和干咸魚可誘發胃癌,可能是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和亞硝酸所致。
3、攝入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較少的居民,胃癌發病率高。
4、每天喝兩杯牛奶可預防胃癌的發生。
結腸癌與直腸癌
1、膳食纖維攝入少。富含纖維的食品有:全谷類糧食、豆類、蔬菜、水果,卷心菜對預防大腸癌尤為明顯。
2、攝取動物脂肪多(主要是牛、羊肉脂肪)的人易患大腸癌。
3、通過各種肉類、蛋類、攝入的膽固醇多可能與結腸癌發生有關。
4、經常喝啤酒或其它酒精飲料的人,結腸癌發病率高。結腸癌與直腸癌多發生于40歲以上。
食道癌
1、既飲酒又吸煙的人發生食道癌的機會更大。
2、食物中微量元素鉬含量低的地區,食道癌高發。
3、膳食中新鮮的綠葉蔬菜和水果攝入不足,導致維生素A、維生素C缺乏,食道癌的發病率高。
4、以小麥、玉米為主食,鋅、鎂和煙酸攝入較少的地區居民,易發食道癌。
5、常吃腌咸菜和發霉的食品,攝入較多的亞硝胺類致癌物,誘發食道癌。
6、有喝熱稀飯、熱茶、熱咖啡習慣的人易發食道癌。
乳腺癌
1、高脂肪攝入多的婦女易患乳腺癌,這些脂肪主要來自牛、羊肉和其它肉類。
2、過度肥胖的人,乳腺癌的發病率高。肥胖的原因是復雜的,但其中攝食過多的主要原因。
3、纖維攝入低可使雌激素從糞便中的排泄量減少。血中雌激素含量增高,雌激素具有誘發乳腺癌的作用。
肺癌
深綠色和黃色蔬菜及水果攝入少,是主要的膳食因素。這些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源-β胡蘿卜素。吸煙是肺癌發生的重要原因,凡是由吸煙引起肺癌的人大多是那些同時維生素A(包括β胡蘿卜素)攝取不足的人。
膀胱癌
1、與肺癌的研究資料一樣,維生素A攝入不足與膀胱癌發生有關。
2、攝入糖精、咖啡和蕨菜可能誘發膀胱癌,但證據不確切。
(四)預防癌癥的食物
番茄:前列腺癌、乳腺癌
番茄中含有的番茄紅素能促進一些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細胞素的分泌,激活淋巴細胞對癌細胞的溶解作用。它又是很強的抗氧化劑,可殺死人體內能導致老化的自由基。研究表明,攝入適量的番茄紅素可降低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癌癥的發病率,并對胃癌、肺癌有預防作用。
紅薯:結腸癌 乳腺癌
紅薯中含有一種叫氫表雄酮的化學物質,可以用于預防結腸癌和乳腺癌。
胡蘿卜、南瓜等蔬菜:肺癌
胡蘿卜、南瓜等蔬菜中的胡蘿卜素則能夠通過清除體內自由基,預防肺癌的發生。綠色蔬菜、紅色蔬菜中含有的類黃酮類化合物能顯著增強體內巨噬細胞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也有較強的抗癌功效。
甘藍類蔬菜:胃癌
甘藍類蔬菜中含有的硫甙葡萄甙類化合物,對于人體內一種能起到解毒作用的酶,具有誘導作用。經常食用,可預防胃癌、肺癌、食道癌及結腸癌的發生。
大蒜:結腸癌
大蒜經常食用,可使患結腸癌的風險降低30%。
茭白、芹菜等:大腸癌
茭白、芹菜等是富含纖維的蔬菜,進入腸道后,可加快其中食糜的排空速度,縮短食物中有毒物質在腸道內滯留時間,促進膽汁酸排泄,對預防大腸癌極為有益,普通人每天要吃一斤。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有近20億人超重或肥胖,從1975到2016年,全球肥胖率翻了近3倍,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導致的死亡高達280萬。實際上,肥胖不僅會導致生活不便、運動能力下降,還會增加糖......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開發出一種用于激發任何熒光傳感器的新型光子技術,其能夠顯著改善熒光信號。通過這種方法,研究人員可在組織中植入深達5.5厘米的傳感器,并且仍然獲得強烈的信號。科學家使用許多不同類型......
科學家展示了一種新的癌癥疫苗,可阻止腫瘤對疫苗誘導免疫攻擊的防御反應。初步結果表明了這一疫苗在小鼠和非人靈長動物中的效力和安全性。這一臨床前結果可為進一步測試確定臨床適用性鋪平道路。相關研究5月25日......
5月25日,《科學進展》在線發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教授陳福祥團隊與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教授JunYan合作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揭示了特殊免疫細胞γδ......
通常癌癥患者在接受治療后體內都會殘留少量的腫瘤細胞,被稱為微小或分子殘留病灶(MRD)。雖數量微乎其微,但仍有“死灰復燃”的可能。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血液腫瘤患者治療后監控MRD已成臨床共識。而有關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在結直腸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種癌癥類型中,細菌也是腫瘤組織本身的組成部分。這些細菌往往以較低的生物量寄生在腫瘤組織中,其菌群特征與癌癥風險、病理類型和治療反應相關。......
控制腫瘤對免疫治療耐藥的細胞過程仍然知之甚少。2022年3月25日,博德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張鋒團隊在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題為“CRISPRactivationscreen......
5月10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獲悉,該所生物高分子課題組系統總結了血管阻斷劑在癌癥治療中的獨特機制和進展,并全面描述了血管阻斷劑遞送系統和所取得的進展,為減少納米藥物對EPR......
以前主要針對西方人群的研究報告了乳制品消費與某些癌癥的對比關聯,包括與前列腺癌的正相關以及與結直腸癌和絕經前乳腺癌的負相關。然而,來自中國的有限數據表明,癌癥發病率和乳制品消費水平與西方人群存在顯著差......
2022年4月26日獲悉,哈佛醫學院研究團隊在《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文章。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全基因組檢測方法,能夠在整個癌癥基因組中識別點突變、小片段插入和缺失等體細胞突變事件,但不包括其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