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2017年廣東省環保局會議在廣州舉行。記者從會議中了解到,今年廣東環保部門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全力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
會議透露,去年底開展的中央環保督察廣東階段性工作已圓滿完成。為強化生態環保責任落實,今年將分批對省內部分地市開展省級層面的環保督察,推進環保責任、各項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落實到位。中央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將作為省級環保督察的工作重點。
據悉,廣東省將在6個月內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落實。截至2月17日,全省各地責令整改6248家企業,立案處罰3346家,擬處罰金額1.38億元;公安機關立案偵查70宗,行政拘留37人,刑事拘留81人,約談1252人,問責684人。此外,廣東作為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省之一,將力爭4月底前出臺省級實施方案,6月底前完成環保垂改任務,年底前力爭完成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體制調整工作。
1.治氣
全省要基本淘汰黃標車
今年是國家“大氣十條”實施的終期考核年。會議透露,去年全省平均空氣質量達標率(優良天數比例)達92.7%,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PM2.5、PM10年均濃度分別為32微克/立方米、48微克/立方米,同比均下降5.9%,連續兩年達標。
省環境保護廳廳長魯修祿介紹,今年廣東大氣污染治理要求“穩”,力爭穩中有進,為全國城市空氣治理樹立標桿。具體目標是:全省AQI達標率、全省PM10和珠三角PM2.5年均濃度三項指標達到國家下達的考核任務;PM2.5已達標的城市要穩定達標;PM2.5未達標的廣州、佛山、肇慶、清遠、揭陽五市PM2.5年均濃度要下降3%以上。
今年,各地將全面開展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協同控制PM2.5和臭氧濃度。近期,省委、省政府將研究出臺更加強有效的18條措施,深挖大氣污染物減排潛力,科學、精準、系統地治理大氣污染。
會議透露,在機動車污染控制方面,廣東將加快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今年底前,深圳市要實現公交車純電動化,廣州、佛山等市新增公交車要實現純電動化,全省要基本淘汰黃標車。積極推動船舶、非道路移動機械和港口污染防治。
2.治水
對水質超標地區預警通報
監測顯示,去年廣東主要江河水質總體良好,水質優良率為80.3%,完成了90個黑臭水體整治。但在124個省控斷面中,仍有11個為劣Ⅴ類重度污染水質,練江、廣佛跨界河、茅洲河等重點河流水質仍未有根本性改善,全省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平均消除比例僅為37%。
對此,今年全省水污染治理要求“進”,具體目標是:全省71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比例要提高到81.7%以上,飲用水源水質要100%達標,喪失使用功能(劣于Ⅴ類)水體比例要控制在8.5%以下,揭陽市榕江南河東湖、東莞市東江南支流沙田泗盛兩個斷面要從Ⅳ類恢復到Ⅲ類,東莞市東莞運河樟村斷面要提升到Ⅴ類。
為達到上述目標,我省將推動實施“河長制”,強化考核督辦,壓實地方政府的治污主體責任。
其中,重點推進廣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練江、湛茂小東江污染整治,繼續推進石馬河、淡水河、深圳河、東莞運河、榕江等重污染流域整治,制定實施不達標水體達標方案,實行“掛圖作戰”,將排污口分布、重點整治項目建設進度、任務目標計劃與水質狀況變化整合成為電子數據庫和信息圖表,每月開展水質會商研判,對水質超標地區和工作滯后地區進行預警通報,確保水環境治理有明顯成效。
3.治土
各地市將簽治土“責任狀”
廣東省環保廳介紹,今年土壤污染防治要求“控”,確保土壤環境質量不再下降,不出環境安全事件。
記者從會議了解到。今年省政府將與各地市簽訂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落實政府主體責任。省環保廳要求,各縣級以上政府要在6月底前制定并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確定重點任務和工作目標。
此外,各地將抓緊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重點開展農用地、重點行業在產企業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和重點行業關閉搬遷地塊環境排查。抓緊建立土地用途改變及流轉中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估制度,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防范人居環境風險。要制訂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根據土壤環境質量狀況,以影響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問題為重點,梳理土壤治理修復地塊清單,明確重點任務、責任單位和分年度實施計劃,建立項目庫。9月底前,珠三角各地級以上市、順德區要編制完成本地區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其他地市提出本地區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工作目標、重點任務及其項目庫,報省環保廳備案;年底前,省環保廳要完成全省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報環保部備案。
韶關作為國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將鞏固和深化韶關大寶山、仁化董塘、汕頭貴嶼、清遠龍塘等重點防控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我省還將印發實施《廣東省“十三五”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以采礦、金屬冶煉、電鍍、鉛蓄電池制造、皮革制造、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等重點行業為重點,深化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重金屬污染治理。
據公開獲悉,日前遼寧省沈陽市和江蘇省宿遷市兩地生態環境部門對應通報了八家涉氣企業違法違規典型案例,《通報》逐一分析了案情簡介、查處情況、案例啟示。01遼寧沈陽案例一:晟興(沈陽)包裝有限公司未按照規定......
日前,廣東省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第一總指揮孟凡利、總指揮覃偉中簽發了2023年1號令——《關于全市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命令》(以下簡稱1號令)。這是自2019年以來,深圳市污染防治攻堅戰......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技術指南》系統梳理農藥制造企業產排污特點、污染預防技術和污染治理技術,將為農藥行業污染物排放標......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關于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
改性粘土應急處置赤潮正在作業中 海洋所供圖近日,生態環境部正式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中科院海洋所研發的“改性粘土應急處置赤潮技術”作為“推......
近日,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袁浩然主持的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污染防治與修復”專項“農村生活垃圾能源化與資源化清潔利用技術及裝備”項目進行結題驗收。專家組經過查......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畜禽加工研究團隊在動植物營養互作提高活性物質生物利用度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發表于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程鏡蓉副研究員、研究生......
三維多枝狀金納米顆粒用于免疫層析試紙條的原理圖。研究團隊 供圖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安全與健康研究中心吳清平院士團隊研究發明了檢測大腸桿菌O157:H7新型金納米顆......
近日,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員徐玉娟團隊成功構建不同階段采摘的茶枝柑皮樣品的風味指紋圖譜,揭示了茶枝柑皮香氣的動態變化及形成規律。相關研究發表于LWT-FoodScience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