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布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6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低速增長,2017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預計達到44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1%,呈現“兩升一降一平穩”的發展格局。
報告指出,2016年,煤炭消費比重下降約2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消費比重分別提高1.4個百分點和0.3個百分點。同時報告預測,2017年,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消費仍保持增長,其消費比重將升至6.7%和14.8%;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繼續減少;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保持穩定。報告認為,非化石能源快速發展是我國能源結構改善的主要驅動力,其對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提高的貢獻率約為64%。
值得關注的是,交通與建筑用能成為2016年我國終端能源消費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報告預估,2016年我國終端能源消費約為32.3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約2%,其中交通用能約為5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3.9%,建筑用能約為5.2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7.0%。這反應了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加速升級,國內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繼續增強。
能源消費結構的持續優化也得益于我國能源替代的發展。報告指出,我國交通領域“以電代油”發展迅速,成為2016年能源替代發展的亮點;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建筑體內能源替代穩步發展;但是,在工業領域“以氣代煤”進展緩慢。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徐小東表示,影響我國能源替代進程、阻礙消費結構進一步調整的主要阻力來自于能源價格,尤其是天然氣的價格。天然氣價格中,配氣環節價格居高不下阻礙了天然氣終端價格的進一步下降。因此建議2017年在降低終端氣價、因地制宜制定能源替代方案、加大污染懲處力度和加快淘汰低效鍋爐等方面采取相應措施。(完)
中國國家能源局30日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能源消費繼續回暖,供給質量不斷改善,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能源轉型持續推進,主要指標好于預期。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李福龍在當日舉行的發布會上......
圖片來源于網絡氫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占比至少將達10%。氫能將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成為我國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11日,由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中國氫能聯盟)舉辦的“2018年......
翟剛毅在青藏高原進行考察受訪者供圖科學精神在基層創新提出復雜構造區“逆斷向斜控藏模式”和“古隆起邊緣控藏模式”——這段外行人讀起來很拗口的話,是翟剛毅近年來最自豪的成績單。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
“調整能源結構,加大節能力度和考核”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之一。能源消費結構是否合理,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判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的重要指標。“富煤”“少油......
近日,京津冀三地聯合印發《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三地將共同推進壓減燃煤工作。行動計劃除了明確北京的目標任務,即2020年平原地區將基本實現“無煤化”外,還明確了河北、天......
目前,中國的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149GW(1GW=100萬千瓦),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77GW,規模均居世界第一;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超42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產品研發生產基地和應用市場,實現年節......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發布的《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6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低速增長,2017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預計達到44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1%,呈現“兩升一降一平穩”的發展格局。報告指出......
“我國的能源結構應該多元化一些,現在的問題是太依賴于煤炭。”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包為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自己關心的話題是能源。包為民稱,自己經過調研發現,煤炭化石能源如今在我國能源結構中......
中國社科院能源安全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世界能源發展報告指出,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能源消費增速繼續放緩的大環境下,全球天然氣儲量、產量繼續穩定增長,消費增速有所回升,供需進一步寬松,價格大幅下跌,總體依然......
2日,國家發改委和北京市政府在京啟動2016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暨北京節能宣傳周。國美、蘇寧、京東、天貓等企業在啟動儀式上聯合簽署“推廣節能產品、倡導綠色消費”宣言。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在啟動儀式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