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緬懷先輩的時節。
從去年清明至今,不知不覺間,中國科技精英的殿堂——科學院與工程院又有40位院士駕鶴西去。他們書寫了一代人的傳奇,于共和國的科技史上留下了足跡,也讓后人增添了無限的思念。
在40位已故院士中有18位工程院院士。其中嚴東生既是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的院士,也是科學院化學部的院士,是40人中唯一一位兩院院士。
像嚴東生這樣的一人身兼兩院院士的,在中國只有區區30名。這與工程院的成立相關。
1994年6月,中國工程院成立。工程院第一批院士是經過提名、協商和遴選,由籌備領導小組提出100人左右的擬聘名單(其中有30名工程背景較強的中科院學部委員),報請國務院批準后以工程院名義聘任。這30名中科院學部委員(后稱院士)就成為僅有的兩院院士。他們成為兩院院士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先在某一院評上院士,然后又到另一院評上了院士。他們是工程院聘任的。
作為我國無機材料科學技術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1980年當選為中科院學部委員(院士)的嚴東生就是這30名兩院院士之一。早前逝去的王選、朱光亞、王大珩、閔恩澤、張光斗、錢學森、師昌緒等都是兩院院士。
在18位逝去的工程院院士中,98歲的嚴東生是最年長者。其他“90后”還有:余松烈、陳士櫓、石屏、曾慶元、劉大鈞、譚靖夷、盧良恕、趙國藩;“80后”有范立礎、胡壯麒、劉建航、馮宗煒、梁應辰、崔國良、熊遠著;超過70歲的有牛憨笨、呂志濤。平均年齡88.6歲。
兩院逝去的40位院士中,中科院院士陳能寬是唯一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學家。時年76歲的陳能寬因在原子彈、氫彈的研制和在爆轟物理、炸藥工藝與炸藥物理化學、特殊材料冶金、實驗核物理等學科領域的研究和組織領導中作出了重要貢獻而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這是極其崇高的榮譽。
40位已故院士中有22位中科院院士,他們平均年齡89.5歲。其中過百歲的有王世真、蔡啟瑞、任新民,“90后”有徐采棟、梁思禮、胡宏紋、陳能寬、王守覺、李蔭遠、張樹政、薛社普、徐祖耀、謝學錦,“80后”有張本仁、黃志鏜、游效曾、趙爾宓、蘇鏘,超過70歲的有劉應明、陳達、張家鋁。再往下就是54歲的高山了。
中國地質大學教授高山,長期致力于地球化學研究,在大陸地殼成分、殼幔交換作用以及激光剝蝕等離子體質譜微區分析研究方面取得了有國際影響的系統創新成果。他的開拓性和基礎性研究工作,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和國際相關領域的發展。2011年他當選中科院院士時僅49歲,成為地礦系統最年輕的院士。對于高山的逝世,中國地質大學金振民院士曾賦詩哀悼:“高山此去無高山,天妒英才不復返。悲痛憂傷誰能知,流水高山知我情。”
高山離世,乃中國地球化學界的重大損失。他與其他已故院士聚集天國,共同期待著事業的繼承者圓上他們的科技強國夢。
據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消息,2024年10月11日15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東校區理化大樓東三報告廳召開全校教師干部大會。會議宣布: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央候補委員常進院士(844校友)履新接任中國科......
“機器人”自動巡園、機械手采摘蔬果、從耕牛秧馬變遷到無人農場……9月29日,華南農業大學校長薛紅衛聯袂院士專家,為學生帶來一堂又“土”又“潮”的“思政第一課”,帶領學生走進華南農業大學水稻機械化博物館......
9月27日,人社部網站發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信息。其中,任命沈洪兵、郭燕紅(女)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任命沈洪兵為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免去王賀勝、于學軍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職務,免......
9月27日,國防科技大學聯合湖南省人民政府、軍事科學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二屆國防科技高地論壇主論壇在長沙舉行。論壇現場。王昊昊攝論壇由國防科技大學牽頭發起......
9月27日,香港中文大學宣布,校董會在當天舉行的會議上一致通過聘任盧煜明為香港中文大學的第九任校長,任期為五年,自2025年1月8日起生效。據介紹,盧煜明1963年出生于香港,是著名分子生物學臨床應用......
·必要多樣性是破解多樣化算力需求下計算系統結構性失配的根本路徑,必要多樣性+超穩定機制才能產生適應不確定性場景的能力。高性能計算被譽為計算機科學工程的皇冠,9月24日,在全國高性能計算學術年會在武漢召......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院長吳一戎9月21日表示,中國空天信息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新階段,迫切需要推動空天信息領域的高質量發展。以“匯智空......
作為我國水聲工程學科奠基人和水聲科技事業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楊士莪帶領團隊為我國萬里海疆裝上“千里眼”和“順風耳”,為祖國筑牢堅不可摧的“水下長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
編者按:“災難面前,唯有責任……”伴隨著周喆直緩緩道出這句臺詞,行星發動機依次點火,地球擺脫正在膨脹的太陽流浪向遠方。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系列中的悲壯一幕雖是虛構,對于太陽的力量卻并未夸大絲毫,她只消......
編者按:十五年后回訪,徐星的辦公室還是初見的樣子:擺滿化石的三面貨架、放著顯微鏡的工作臺、放滿專業書和恐龍模型的書柜、電腦桌……就連他本人也一如往常,溫和儒雅、一身利落,只有兩鬢間的星點白發暴露了些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