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希胤課題組在豆科作物比較基因組學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植物生理學》上。
豆科作物是人類糧、油等食品的重要來源之一,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包括大豆、野生花生等10個豆科植物也因此相繼完成了全基因組測序,然而,目前缺少一個綜合性豆科植物比較基因組學研究平臺。
研究人員對10個豆科植物受反復多倍化影響的復雜基因組結構進行了層級解析,構建了基因組間的與多倍化事件和物種分歧事件相關聯的同源基因列表。研究發現,大豆最近加倍產生的重復染色體之間基因保留水平具有高度相似性,這一發現支持大豆可能有一個同源四倍體祖先。該研究揭示了不同植物的進化速率存在著顯著差異,并對豆科植物分化過程中的關鍵進化事件及其發生時間進行了重新測定。
2024年12月29日,華北理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師高雪飛在第一屆全國電子信息類專業高校教師智慧教學案例競賽上榮獲全國一等獎。高雪飛課程組的參賽案例《信號與系統“師-生-AI”創新性、交互式學習環境構......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康明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廣東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旗艦項目等項目的資助下,基于三種桫欏屬植物的全基因組重測序數據,在樹蕨保護基因組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中國廈門,2024年9月26日——全球基因測序和芯片技術的領導者因美納以“基因組學點亮腫瘤精準醫學未來”為主題,亮相第27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4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全方位展......
科技日報北京8月6日電 (記者張佳欣)DNA包含了維持生命所需的基礎信息。理解這些信息是如何存儲和組織的,一直是20世紀最大的科學挑戰之一。現在,借助GROVER這一基于人類DNA訓練的新型......
近日,一位名叫鄭雅婷的女生在多個社交平臺發文稱,她的碩士生導師、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楊某某將本來屬于她的論文第一作者署名占為己有。那是一篇發表于2020年6月的《分子遺傳學和基因組學雜志》(Mo......
近日,英國科研與創新署(UKRI)宣布,醫學研究理事會(MRC)、劍橋大學米爾納治療研究所(MTI)等聯合成立功能基因組學實驗室,作為英國卓越研究中心和國家資源中心,匯集英國生命健康領域學術界、產業界......
肺癌是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是所有肺癌亞型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為5%。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鮮明對比,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低。......
肺癌是全球癌癥致死的首位原因,而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總數的15%,是所有肺癌亞型中惡性程度最高、預后最差的亞型,5年生存率僅為5%。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鮮明對比,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手段單一,患者總生存率低。......
基因組學公司股票在2023年普遍下跌,遠落后于大盤。總體而言,基因組網前40名在2023年同比下跌了7%。與2022年相比,前40名暴跌34%。如果不是因為整體市場表現強勁,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
11月5日,南京師范大學國際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揭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羅杰·科恩伯格教授擔任中心首席科學家。這一“官宣”,讓百公里外的常州為之振奮:上月,由常州市政府、常州高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