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主辦的第四屆基因編輯與臨床應用研討會將于2017年6月9-10日于上海召開。 本屆會議的主題為基因編輯對于疾病的精準治療。 對于基因編輯技術對于生命科學以及醫學研究領域所帶來的突破, 我們毋庸置疑。 但是未來如果基因編輯技術用于疾病治療, 我們必須考慮這一技術的安全性問題。
5月30日,在線發表于Nature Methods雜志上的一篇論文給備受關注的“魔剪”CRISPR“潑了盆冷水”。借助全基因組測序,研究人員發現,這一革命性的基因組編輯技術能夠引入數百種意想不到的突變到基因組中。該論文的發表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那么,CRISPR的這種“脫靶效應”究竟有多嚴重呢?研究稱,CRISPR能夠引入數百種意想不到的突變到基因組中。該研究的共同作者Stephen Tsang博士說:“我們認為這是至關重要的。科學界應該考慮由CRISPR導致的所有脫靶突變(包括單核苷酸突變和基因組非編碼區域的突變)的潛在危害。”
針對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與脫靶問題, 本屆會議我們邀請到多位嘉賓進行演講,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院長黃志偉教授, 美國Temple大學醫學院胡文輝教授, 清華大學藥學院譚旭教授,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永明研究員等, 深圳市醫學基因重編程技術重點實驗室黃衛人主任等,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與。
大會簡介
大會時間:2017年6月9至10日
簽到時間:6月8日 10:00-19:00,6月9日 7:30-9:00
大會地點:上海虹梅嘉廷酒店(上海閔行區虹梅2975號)
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研究員閆森/教授李曉江團隊首次將CRISPR/CasRx系統應用于亨廷頓舞蹈癥大動物模型的治療,并成功在多種疾病模型中驗證了其有效性。CRISPR/CasRx系統的成功......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基因編輯平臺——“最小通用遺傳擾動技術(mvGPT)”。這一平臺集成了基因精確編輯、基因表達激活與抑制等多重功能,為研究DNA功能原理、治療遺傳性......
南非更新了國家健康研究倫理指南,其中增加了關于可遺傳人類基因組編輯的新章節。研究人員對此表示擔憂。受精后5至9天、處于囊胚階段的人類胚胎圖。圖片來源:JuanGaertner/SciencePhoto......
近日,生物工程學院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因編輯與合成生物工程課題組劉嶸明教授受邀在生物工程領域國際權威Top期刊《生物技術發展趨勢》(TrendsinBiotechnology)發表題為“在工......
生物法合成NMN有新突破。據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消息,該所通過開發從頭合成途徑提高煙酰胺單核苷酸(NMN)產量,實現超過100倍的NMN產量提升。報道稱,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系統工程化改造大......
圖二甲雙胍逆轉靈長類多維衰老時鐘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21006、92168201、92149301)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員與曲靜研究員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
近日,引正基因宣布完成戰略融資,由戈壁大灣區旗下管理的AEF大灣區創業基金投資。引正基因是一家精準基因組編輯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基因編輯平臺型技術公司,專注基因編輯工具底層技術開發。公司開發的基于C......
科技日報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瑞士蘇黎世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聯合團隊通過設計小而強大的TnpB蛋白開發出一種變體。該變體修飾DNA的效率提高了4.4倍,成為一種緊湊、有效的基因......
蛋白質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執行著多種關鍵功能。利用外源性獲取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及體內實現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標記與功能調控,進而應用于生命機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療。然......
蛋白質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執行著多種關鍵功能。利用外源性獲取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及體內實現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標記與功能調控,進而應用于生命機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