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信群中流傳“市面上用來泡茶的干玫瑰花,有八成被硫磺熏過”,報道稱,被硫磺熏蒸過的玫瑰花,會有部分因氧化形成的二氧化硫附著在玫瑰花上,進入人體后可形成亞硫酸鹽,長期喝被熏過的玫瑰花會危害身體健康,有致癌的風險。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7年第3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組織有關專家解讀。
一、玫瑰花作為藥材對人體具有一定功效,也可以作為食品——代用茶來食用
根據衛計委關于批準DHA藻油、棉籽低聚糖等7種物品為新資源食品及其他相關規定的公告(2010年第3號)指出,允許玫瑰花(重瓣紅玫瑰)作為普通食品生產經營。在2015年版《中國藥典》中,玫瑰花為薔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將開放時分批采摘,及時低溫干燥而得。具有行氣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不調,跌撲傷痛效果。玫瑰花作為食品——代用茶時,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供銷合作行業標準代用茶》GH/T 1091-2014中對代用茶定義,即采用除茶(Camellia sinensis L.O.kunts)以外、由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可用于食品的植物芽葉、花及花蕾、果(實)、根莖等為原料,經加工制作、采用類似茶葉沖泡(浸泡或煮)的方式,供人們飲用的產品。
二、用硫磺熏蒸玫瑰花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
硫磺是我國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對食品具有漂白、防腐等功能。按照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的規定,硫磺允許用于熏蒸水果干類、蜜餞涼果、干制蔬菜、經表面處理的鮮食用菌和藻類、食糖、魔芋粉等食品類別。被硫磺熏蒸過的食品,允許有一定的二氧化硫殘留,上述允許熏蒸的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殘留量從100mg/kg到900mg/kg不等。
玫瑰花茶屬于GB2760食品分類系統中的茶制品(包括調味茶和代用茶)類,按照規定該類產品中不允許使用硫磺進行熏蒸。用硫磺熏蒸玫瑰花的行為屬于食品添加劑的違法使用,監管部門應該加強監管。但同時也要考慮到硫本身是自然界的元素之一,玫瑰花作為食品也有可能有一定來自于自身或者環境的二氧化硫殘留本底,因此需要結合生產過程中的監督管理確定是否有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三、玫瑰花無論作為藥材還是食品,均有相應標準規定其二氧化硫的限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增補本中規定:除11種中藥材(山藥、牛膝、粉葛、天冬、天麻、甘遂、天花粉、白及、白芍、白術、黨參)工藝上必須用二氧化硫熏蒸的,其殘留量不得超過400mg/kg外,其他未經熏蒸但考慮到本底存在的中藥材及飲片,其二氧化硫殘留量規定不得超過150mg/kg。FAO/WHO也規定“草藥及香料中二氧化硫殘留量不得超過150mg/kg”,因此,玫瑰花如作為藥材,應符合150mg/kg這一限量標準。此外,玫瑰花作為食品雖然在加工過程中不允許使用硫磺熏蒸,但是由于玫瑰花存在本底帶入二氧化硫的因素,行業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供銷合作行業標準 代用茶》 GH/T 1091-2014標準,其中規定:玫瑰花作為代用茶,其二氧化硫含量應不超過100 mg/kg。目前,玫瑰花作為代用茶還沒有統一國家標準來限定二氧化硫的含量。
四、二氧化硫是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是由攝入量決定的
食品中無論使用硫磺還是亞硫酸鹽類作為食品添加劑,最終都會以殘留二氧化硫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人體通過食用含有殘留二氧化硫的食品而攝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進入體內后生成亞硫酸鹽,并由組織細胞中的亞硫酸氧化酶將其氧化為硫酸鹽,通過正常解毒后最終由尿排出體外,因此少量的二氧化硫進入機體可以認為是安全無害的。
根據國際權威的食品添加劑風險評估機構JECFA(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的安全性評價認為,二氧化硫的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為0.7 mg/kg bw。因此,以體重為60公斤左右的成年人為例,即使終其一生每天都食用含有二氧化硫殘留的食品,只要每天攝入體內的二氧化硫不超過42 mg就應該是安全的。當然,這種評估是以一種長期穩定攝入作為評價基礎的,如果偶爾一天二氧化硫的攝入量超過了ADI,也不必過分擔心。
從生產的角度,使用硫磺熏干玫瑰花,會造成顏色漂白而變淺,并有二氧化硫的氣味,后期還要除味、加香。這樣造假成本會增加很多。但如果有證據證實確實用硫磺熏玫瑰花,則應按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處理。二氧化硫若攝入過量,就會破壞消化道和呼吸道,使器官的黏膜受損,并產生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長期過量攝入二氧化硫則會引起慢性中毒,破壞人體內酶活力,影響對鈣的吸收。
因此,專家建議:一是食品生產企業要嚴格遵守相關標準法規,若企業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確有必要使用沒有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應按照正常途徑進行申報。食品生產企業應嚴格遵守GB2760規定的使用范圍使用,在達到預期效果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的使用量,并在標簽中規范標識。若企業在食品生產過程中確需使用沒有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或使用未允許在生產的食品類別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可按照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并根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管理辦法》、《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申報與受理規定》等相關規定準備安全性評估和工藝必要性的資料,按照程序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使用。二是消費者不要過分追求產品的外觀特性,應理性購買食品。由于二氧化硫等食品添加劑具有漂白等功能作用,個別食品生產經營者為了迎合消費者過度追求外觀等非理性選擇習慣,超范圍、超量使用這些食品添加劑。因此,建議消費者理性消費,不要過度追求食品的感官特性,應該從科學和自然的角度去理解食品成分和感官質量。
聯合國大會在2018年設立了“世界食品安全日”,每年的6月7日是聯合國規定的“世界食品安全日”這項活動是由世衛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共同推動發起的。今年的主題是“食品安全:未雨綢繆”。......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指導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完善〈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的通知》,發布食品安全風險管控清單33個,涵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集中用餐單位食堂等食品生產經營業態,以及乳制品、嬰幼......
記者6月1日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從2023年12月起,在國務院食安辦指導下,市場監管總局聯合教育部、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開展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聚焦校園食品安全問題的痛點、難點、堵......
端午節前,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開展粽子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檢,抽檢結果顯示粽子產品總體質量安全狀況良好。本次專項抽檢共抽檢粽子及原材料糯米450批次,重點覆蓋超市、糕點店、小......
記者5月31日了解到,市場監管總局近期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000批次樣品,檢出5批次樣品不合格。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有關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已組織開展核查處置。監督抽檢不合格食品具體情況如下:一、微......
記者6月1日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從2023年12月起,在國務院食安辦指導下,市場監管總局聯合教育部、公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開展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聚焦校園食品安全問題的痛點、難點、堵......
校園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牽動億萬家庭和諧穩定,人民群眾關心關注,不斷提升校園食品安全水平,切實保障在校師生飲食安全,是老百姓期盼的實事好事。民心所向即為工作導向,自2023年......
食品安全無小事。校園食品安全是校園衛生與健康工作的重要一環,更是一項關乎國家長遠未來的工程。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發布修訂的《食品經營許可審查通則》(以下簡稱《通則》),提出嚴格重點領域許可審......
5月6日晚10時30分,北京海淀疾控發布情況通報稱,對“醉愛”時尚餐廳工作人員、環境和食品進行樣本采集和全面檢測,檢出部分樣本呈諾如病毒陽性。綜合判斷,此次事件系因諾如病毒感染導致的急性胃腸炎。目前,......
為深化校園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加強學校食堂有害生物風險隱患防范治理,5月7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四川省學校食堂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指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