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王臨虹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胡永華教授團隊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了我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最新流行病學數據。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0.9%,糖尿病前期流行率為35.7%,我國糖尿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JAMA. 2017,317:2515)
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
此次調查顯示,2013年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0.9%,略低于美國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12%~14%)。
不過,研究者指出,該研究采用的是201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提出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即空腹血糖值≥126mg/dl、口服糖耐量試驗2 h血糖≥200mg/dl或糖化血紅蛋白(HbA1c)≥6.5%。
如果采用2013年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和口服糖耐量試驗2 h血糖),則2013年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0.4%。
研究還發現,2013年的糖尿病前期流行率為35.7%,據此估算,我國有3.881億成人為糖尿病前期(男性和女性分別為2.004億和1.877億)。
其中,糖尿病前期的定義為空腹血糖值100~125mg/dl、口服糖耐量試驗2 h血糖140~199 mg/dl或HbA1c為5.7%~6.4%。
此外,分析發現,糖尿病患病率在老年人群、男性、城市居民、經濟發達地區居民以及超重和肥胖人群中更高。糖尿病前期流行率在老年人群、農村居民、超重和肥胖人群中更高。
研究還發現,中國超重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更高(15.4%與8%),這與既往研究中亞洲人群在相同BMI水平時糖尿病風險更高的發現一致。如果使用亞洲的 BMI 劃分標準,則可以看到中、美超重人群中的糖尿病患病率更相近。
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小幅提高
研究顯示,2013年,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僅有36.5%的人已知自己患病,32.2%的人正在接受治療。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49.2%的人血糖得到有效控制(HbA1c<7%)。
雖然患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治療控制率與2010年(分別為30.1%、25.8%和39.7%)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相對較低。
分析顯示,老年人群、女性和城市居民的患病知曉率和治療率更高,但就治療控制率而言,年輕人群和城市居民更高,不同性別、BMI和經濟水平人群之間無明顯差異。
藏族和回族糖尿病患病率
顯著低于漢族
研究還發現,和漢族相比(14.7%),大多數少數民族的患病率更低(滿族除外),其中藏族和回族人群的患病率最低,分別為4.3%和10.6%。
藏族和回族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率也較低,分別為31.3%和31.9%。而滿族糖尿病前期流行率(43.4%)則顯著高于漢族。
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與漢族人群相比,藏族人群患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風險分別降低58%和23%,回族分別降低27%和22%。
文章指出,藏族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前期流行率較低的可能原因包括:較低的體質指數、較高的身體活動水平、特殊的飲食習慣以及高海拔地區生活等。
中國慢性病以及危險因素監測研究是2013年開展的一項全國性橫斷面研究,本研究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98個縣(市、區),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方法,抽取17萬余名18歲及以上成人進行了調查。
研究者說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慢病中心主任王臨虹教授
為我國糖尿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王臨虹 教授
該研究報告了我國糖尿病流行的現狀,并比較了中美以及當前與既往的糖尿病流行差異。研究顯示,我國糖尿病患病和糖尿病前期流行狀況仍令人擔憂;而且,糖尿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雖然較2010年有所改善,但仍顯不足,提示我國在對糖尿病患者的發現、規范管理以及有效控制等方面,亟需進一步加強,尤其是對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工作。
目前社會環境的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遺傳等因素,特別是膳食不合理、缺乏體育活動、煙酒成癮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人群超重和肥胖比例逐年上升,這些都是引發糖尿病上升的危險因素。針對目前嚴峻的糖尿病形勢,國家應更加完善相關政策,提高公眾對糖尿病防控的認知,改善增加體力活動的社會環境,提高基層、社區的慢性病防治能力,關注職業場所的健康管理福利等等。對于個人防控措施,在生活方式上,注意膳食平衡,加強體育運動,將BMI保持在正常的范圍,戒煙限酒。35歲以上的人應盡量每年檢測血糖,如果有抽煙、喝酒、不注意鍛煉等高危行為,有家族遺傳病史及肥胖的人群,更應盡早關注自己的血糖水平。
該調查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方法規范、質控嚴格、數據質量較高的具有全國和省級代表性的慢性病危險因素調查。該研究結果將為我國慢性病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為糖尿病相關科學研究提供參考。
專家連線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賈偉平教授
客觀反映我國糖尿病流行現況
賈偉平 教授
該調查覆蓋地區廣且樣本量大,客觀反映了我國糖尿病流行的現實情況。研究顯示,根據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2013年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為10.4%,較2010年的9.7%有所升高,但增長的態勢有所減緩。然而,由于中國人口眾多,糖尿病患病人數超過一億。因此,我國糖尿病的防控形勢仍十分嚴峻。
在這次調查中還報道了多個民族的糖尿病患病率,與漢族相比,少數民族的患病率相對較低,尤其是藏族和回族,這可能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生活方式等有關,然而這些少數民族的患病率之后是否會升高,還需要以后的調查結果來確定。
該研究中,糖尿病患病知曉率、治療率和治療控制率都比2010年有所改善。尤其是糖尿病治療控制率,已接近50%,這與我國糖尿病防控政策落實到位、公眾健康意識提高有很大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病知曉率只有36.5%,而63.5%的患者是通過篩查發現的,這提示在人群中及時篩查、早期發現糖尿病的重要性。研究尚顯示,糖尿病患病知曉率和治療率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農村,老年人群高于年輕人群,因此,要進一步加強對男性、農村、年輕人群的篩查和教育。
長夜漫漫,你在熬夜的時候是否經常餓意襲來,這時候點一頓夜宵美美的吃一頓,簡直是人間一大爽事啊。但是,你當下是快樂了,殊不知,你的健康危害卻正在增加了。本來熬夜對身體已經是一大kill了,你在熬夜的同時......
香港大學(港大)20日公布,港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甲福明(二甲雙胍)有助抗老化。港大醫學院表示,甲福明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線藥物,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甲福明除了可穩定......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糖尿病級別的葡萄糖濃度,會在1小時內強烈破壞p53的穩定性眾所周知,糖尿病是癌癥的風險因素。無論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都會增加許多類型癌癥的風險。然而,糖尿病促進癌癥發......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影響全球超過5.4億人。隨著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之后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大因素。在中國,成年人有超過1.14億糖尿病患者,占全世界糖尿病患者......
早在20世紀20年代,研究人員就發現癌癥患者的尿液有甜味。起初,醫生們很困惑,但他們很快意識到這是血糖水平升高的結果。“這是我們了解癌癥患者的第一件事,”副教授LykkeSylow說。尿液散發出的甜味......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一項研究預測,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與2021年相比將翻一番,達到約13億人,各國患者都會有所增加。研究報告本周發表于英國《柳葉刀》雜志。據路透社22日報道,美國華盛頓大學健......
目前全球約有5.3億人患有糖尿病;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超過一倍,達到約13億人,發病率接近10%,遠超目前6%的發病率。全球糖尿病患者數量的快速增長已經成為幾乎所有國家衛生健康體系的的巨大負擔......
6月6日是第28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活動主題為“關注普遍的眼健康”,重點關注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兩個重點人群,聚焦近視等屈光不正、白內障、眼底病、青光眼、角膜盲等重點眼病。“得了糖網怎么辦?“,”眼......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旨在引起人們對防治高血壓的重視。高血壓是一種基礎原發性慢性病癥,也是糖尿病常見且重要的合并癥之一。高血壓不僅會增加糖尿......
腎臟疾病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的、不可逆轉的并發癥。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算法,利用遺傳標記提前數年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會發展成腎臟疾病,這可能為早期診斷和治療這種可預防的疾病提供一種方法。根據世界衛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