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勒醫學院分子人類遺傳學和分子細胞生物學副教授、本文通訊作者Chonghui Cheng博士說:“EGFR信號與多數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預后不良有關,厄洛替尼能通過抑制EGFR信號殺死癌細胞,但臨床顯示EGFR抑制劑受耐藥性影響治療效果有限。”
厄洛替尼能抑制EGFR信號,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細胞容易對治療產生抗藥性。部分原因是其他分子可以補償EGFR活性缺陷。越來越多證據表明EGFR和相關信號機制并不孤單。在許多癌癥中人們發現了CD44s分子,它似乎參與了EGFR促癌機制的維持,但功能還是個謎。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了CD44s幫助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EGFR信號激活的一種機制,”Cheng說。“在進行了一系列不同癌細胞的實驗室培養工作后,經鑒定細胞表面的CD44s能進入細胞阻止EGFR的消化,讓信號級聯反應持續下去,賦予細胞生存優勢。”
Cheng和同事們發現,CD44s不僅影響EGFR,還能影響其他關乎癌細胞存活的信號轉導通路。
“移除CD44s后,其他幫助癌癥生長的EGFR失活補償分子也會隨之減少,”Cheng說。
從治療角度來看,先去除體外培養的癌細胞(顯示EGFR信號參與的癌細胞系)的CD44s,再用厄洛替尼處理,癌細胞死亡率比單用厄洛替尼處理的對照組高。
“人們一直致力于EGFR受體和相關途徑的抑制劑開發,而我們的目的是尋找能促進已知抑制劑藥效的新途徑,消除CD44s就是一個可實現的好示范,” Cheng實驗室的研究生、文章共同作者Sali Liu說。“未來醫生和科學家治療癌癥的方式可能發生變化。例如,不再根據病人乳腺癌類型分類決定治療方案,而是根據具體讓癌癥生長的特定機制,不分癌癥類型,來選擇治療策略。”
拓撲異構酶I(TOP1,TopoisomeraseI)是一種能促使DNA放松并預防和消除轉錄過程中扭轉應力(torsionalstress)的重要酶類,然而,調節TOP1酶類活性背后的機制,目前研究人......
禁食與一系列健康益處有關。禁食信號如何引起蛋白質組的變化以建立代謝程序仍然知之甚少。2024年8月15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DavideRuggero團隊(博士后楊浩君為論文第一作者)在Nature在......
現代科學研究正不斷揭示飲食對健康的深遠影響,尤其是在癌癥預防和治療方面。2024年8月15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楊博士等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Remodellingofthetranslatom......
華南農業大學群體微生物研究中心教授崔紫寧團隊在銅綠假單胞菌III型分泌系統(T3SS)抑制劑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JournalofAgricultural......
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國際分子科學》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從一種常見于人類皮膚上的細菌——結核硬脂酸棒狀桿菌中,發現了一種有前景的酪氨酸酶抑制劑,可起到安全美白皮膚的效果。紫外線照射會導......
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研究人員從一種常見于人類皮膚上的細菌——結核硬脂酸棒狀桿菌中,發現了一種有前景的酪氨酸酶抑制劑,可起到安全美白皮膚的效果。這項研究發表于新一期《國際分子科學》雜志。紫外線照射會導致黑色......
一種新型基因回路能消滅耐藥癌細胞(視頻截圖)。圖片來源: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癌癥治療中,臨床醫生不知道何時、何地以及哪種耐藥性可能會出現,這讓他們落后于狡猾的癌細胞一步。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韓國蔚山科學技術院5月31日表示,該機構化學系研究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研究論文,闡述了一種利用水分解生成活性氧殺死癌細胞的新方法。研究組在實驗中注意到,癌細胞膜氧化時,會產生細胞焦亡過程。細胞焦亡......
韓國蔚山科學技術院5月31日表示,該機構化學系研究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研究論文,闡述了一種利用水分解生成活性氧殺死癌細胞的新方法。研究組在實驗中注意到,癌細胞膜氧化時,會產生細胞焦亡過程。細胞焦亡......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研制出一種載藥3D打印薄膜。其由含有特定劑量抗癌藥物5-氟尿嘧啶和順鉑的凝膠制成,可殺死癌細胞,顯著降低復發率,并能最大限度減少傳統化療的毒性。相關......